葉襄:一切皆有可能,黄伟达居然成功地新鲜酿制了茶叶!

已经不知道做过多少次的实验。
2019年初春,一个晴朗的午后,当黄伟达和葉襄嗅着刚完成发酵的茶,两人都感受到了森林的气息,开汤冲泡,举起玻璃公道杯,观察着每一道茶汤色泽,品饮感受每一道茶汤的变化时,当茶汤转向红宝石一般,鲜爽的之味弥漫在唇齿之间,甜润从喉部一直渗透在舌体的每一个角落时,他俩举起茶杯,碰了一下,以示庆贺。
实验从六年前就开始着手了。
黄伟达是生物工程专家。他从本科开始就被公派到日本大阪大学留学,而后在那里的蛋白质研究所攻读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师从酶学大师 Horio Takekazu(堀尾武一)。在那个时代,很多公派留学的人选择定居在国外,但是黄伟达却选择回国,回到母校复旦大学任教。而后,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所工作。
以黄伟达的经历,怎么会做茶叶发酵实验?生物学家费时费力实验茶叶发酵技术和工艺,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这的确真实发生了。因为黄伟达的仗义行侠,他免费帮助葉襄,主导开发茶叶的发酵技术。
(此处允许省略几千字,下回分解机缘。)
在不断的实验过程中,俩人将自己发酵的茶定名为:鲜酿茶。所谓“鲜酿”,就是新鲜发酵的意思。“鲜酿”两字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普洱熟茶。
传统发酵技术,靠天吃饭,极有可能杂菌超标,方舟子抓住这点,屡屡怼普洱熟茶,履试履中。而茶叶界无力接招,高科技批量生产有益菌富集、口味上佳的普洱熟茶,成为一直以来难以突破的瓶颈。传统的市场空间中,将风味挂钩价格的“玄学阐释”更是让喝茶人“云深不知处”。

在一次次的实验过程中,黄伟达技术团队解决了梗在普洱熟茶发酵技术上的各种问题。不仅如此,黄伟达和葉襄发现,新研制开发的技术,可以让茶叶不经过晒干和高温处理,而是在茶叶的口感达到最佳点时,让其处于休眠状态,直接进行真空处理。
经过权威部门的检测,各种指标超过国家标准。
可以说,鲜酿茶,让美味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之上。
鲜酿茶完全不同与传统的普洱熟茶,胶体特性更为明显,能够让茶汤中的蛋白质与单宁更全面结合,入口即呈现圆润沁心的。
在实验过程中,拿激光笔测试,发现茶汤中的丁达尔现象比传统普洱熟茶或者红茶更明显。什么是丁达尔现象?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类似于这种自然现象,就是丁达尔现象。因为保鲜,细胞中的蛋白质没有发生变形,会部分跑到茶汤中,形成更强的丁达尔现象。
追求鲜,是中国人的餐饮习惯之一。通过发酵达到食物的鲜美,是常用方法。尝鲜是一个时间性的问题,太早停止发酵,味道会失之寡淡,时间过了,则会有衰败之味。要让发酵在某个最佳风味点上停滞,才会又鲜又美。目前来讲看,只有我们的鲜酿茶做到了。
传统的普洱熟茶需要经过晾干和高温处理,然后褪仓,至少两年。让茶叶中不鲜不美的味道自然散发。
而鲜酿茶,是一种现酿现喝的茶,彻底颠覆了原有对发酵茶的定义。
一切皆有可能,但是需要对的人在一起做对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