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票的故事
《车票的故事》 今天要交申请教资的资料,把抽屉翻了个底朝天。又忍不住把大学四年攒的车票拿出来看了一遍。 数了数,43张。少了大一寒假从新疆回湖北的一趟,去南疆支教的那一趟,以及今年寒假从重庆回湖北的那一趟。 这样算来应该是48张。 一直到晚上了,我还在为这几张弄丢了的车票耿耿于怀。执念害人啊。 加了加,如果不算那5张的话,3873块。个人觉得已经很少了。因为几乎都是硬座,又用的学生证,可以算半价。 时间跨度从第一次2015年8月28号,到最近一次,2019年5月2号。那些你不记得的,车票会帮你记得。 中规中矩的几条路线是“汉口(武昌)——乌鲁木齐”、“乌鲁木齐——石河子”、“石河子——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汉口(武昌)”。 第一天下午五点多出发,第三天早上九点多到。沿途经过新疆、甘肃、陕西、青海、河南、湖北,三十多个小时,穿过无数个黑暗的隧道,慢悠悠晃到目的地。 一直如此。 从家回学校很舍不得,窗外的景色也很符合我的心境,越来越荒凉。从学校回家就不一样了,熬过长长短短的考试,箱子里装着要带回家的特产,欢天喜地,心里想着到武汉要见的人,路上的景色也豁然开朗,山清水秀。 我也坐着硬座去过别的地方,一个人去荆州,去北京,去西安,去重庆。 去荆州是去长江大学找余文洁,她说可以带我去苏州打暑假工。 去北京是因为苏州的事泡汤了,转头投奔北京的舅舅舅妈,现在也物是人非。 去西安是去找熊植棠,听说那里的大唐不夜城和羊肉泡馍不错。结果回来的时候路上没赶上火车,改签了站票回去的。 有“K”开头的,有“Z”开头的,有“D”开头的,有“T”开头的,有“G”开头的。最喜欢“D”和“G”开头的,最讨厌“K”开头的。它虽然名字叫“快”,却是这些绿皮火车里最慢的。 起初我喜欢坐硬座,尽管爸爸妈妈每次都让我买卧铺,可我宁愿委屈自己三十多个小时,把钱省下来去玩。因为这样可以和前后左右的男女老少聊天交朋友,听他们分享他们的故事,感叹不同的人生。我QQ里有一个分组叫“在路上”,几乎一趟车下来,这里面就要多很多人。 那时候的我,谈天说地,仿佛永远不会疲倦。 可我不知道,到后来我也会讨厌硬座车厢里的烟味。厕所里的臭味。泡面味。臭脚丫味。我不想再体察人生百味了。 我突然意识到有钱人的快乐。 有一次我终于下定决心买一次卧铺,结果一路上也没有一个人和我说话。我坐在靠窗的椅子上,我孤独寂寞冷了。 坐了这么多次硬座,最深刻的一次是来重庆实习,早上五点多起来打滴滴,新疆的五点,其实心里还是毛毛的,好在没有怎么样。 当时后知后觉,得知自己考研没戏,坐在候车厅,想东想西,哭的一塌糊涂。 我那个时候才发现,我原来是那么害怕孤独的一个人。说好的以后要一个人过,却再也硬气不起来。 我足足流了一天的眼泪。想一想就哭。我想这个六月过完,我就没有学上了,我要失学了。我马上要走入社会了。我不知道这是好是坏。外面的云朵好大好白,天好蓝好空旷,身边的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 我应该好好活着。我不能被打倒。 要是有这样一趟车就好了,它不知道从哪里始发,也不知道会在哪一站结束,只会永无止境地开下去。车上的乘客饿了就吃东西,累了就睡,冷了就像山洞里的猴子一样,互相拥抱着取暖。笑着,闹着,聊着漫无目的的话题。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永不停歇。 可是,怎么会有呢。生命是理不清开始与结束的循环往复。它是有始有终的,是有因有果的。 时间永远只是旁观者,而我们才是主导者。 我写到这里,不知道要怎么继续写下去。 也就请大家先看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