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梦,我来看
小鱼儿宗旨:不故弄玄虚,不弄虚作假,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分享,用梦的角度去领略各种神奇的世界,思索梦的一切。
筒井康隆小说《盗梦侦探》—— 一家精神病研究所,治疗师千叶敦子,天才科学家时田浩作,共同研发和使用“PT仪”,千叶敦子运用仪器,化身梦侦探,帮助患者找到隐秘病根,颇有成效,然而仪器遭到偷盗,各种阴谋迭起,大战来临,现实和梦境交织,地狱和天堂已无界限,正常与癫狂不分昼夜.....

这是一本有趣又让人不太想多看的小说,内容不详谈,单纯就本书对梦的想象来开说一点想法:
- 梦的规律
“梦通常都很短,但是其中都凝聚着很多信息,相当于艺术短片一样,清晨的梦则像是一小时的娱乐大片。”——帕布莉卡观看梦境,帮助能势龙夫分析时候的解释
无论是艺术短片,还是娱乐大片,都局限紧缩在一个时间段中,或长或短上演各种戏码。
简单科普一个小术语——REM(Rapid Eye Movement)。人的睡眠包括几个阶段,其中一个阶段叫作REM睡眠。字面意思是眼球快速运动。人在REM睡眠阶段常会做梦,伴随有眼球快速运动。REM阶段通常出现在快醒来时。
小编认为,真实梦境的时间,清晨的确会多些,更容易被捕捉和回忆起,而对于一些只要入睡就有梦的朋友来说(比如午睡、小憩等),眼球的快速运动论,需要更多的科学证实,不能单纯以发生时间和神经反应而以偏概全。

- 梦的逻辑
书中这场人神无忌的大战,帕布莉卡依靠梦的自由和无理性赢得战争,简言之:梦中才有的逻辑,天马行空,幻化万千。
帕布莉卡知梦而控梦,真实的控梦:大部分是依靠固有的习惯逻辑和尽力的想象力而随心所欲。所以存在一定的认知度限制,但程度亦很精彩,神秘的幕后编导就此加大功放效果,展现神奇的感官世界。
本书第二章是一整场壮阔的控梦游戏,依赖于无限潜力的人脑意识。关于控梦在此不多言,以后有机会再详述。

帕布莉卡利用PT仪,观察患者的梦境,探究能指和所指的异常结合方式,去除白昼残留部分,分析患者内心潜意识,作为治疗手段。其中一个理论依据是弗洛伊德--白昼残留(day residue):“梦是人在白天活动时产生的潜意识转化而成的情境”。
真实梦境而言,白昼残留是基础和部分,一切梦才刚刚拉起序幕......
- 千叶最爱的男人是谁?
不论是书还是电影,千叶的感情线不容忽视,聊聊这个八卦俗气的问题,很多人会说这是作者特意安排的美女配野兽,不能总是才子佳人,筒井康隆在书中末尾,安排千叶和时田幸福走在一起。
时田曾经自卑的认为,从小就被人以美女配野兽来羞辱他,两人一起共事多年,面对美丽的千叶,他不敢想,即使面对千叶的表白,他还是会说:“是因为暗的看不清我的脸,你才能和我接吻。”
千叶认真的表白:我其实很不喜欢你这样子好几百斤的大胖子,一点自制力都没有的,不单是讨厌,而且还有点瞧不起,脸长得也不好看,要是结婚的话,长相再怎么不般配,好歹也得有个限度吧,这些事情我都想过,可是我还是喜欢你,喜欢得不得了”。
对,只是喜欢,喜欢时田的单纯善良,还有才华。
千叶面对极富魅力的能势和粉川,完全没有把持内心的欲望,相当潇洒和直接,应该是欣赏时田的才华和简单,依赖能势的安全感,激情于粉川,是因为作为帕布莉卡而无所顾忌么?
千叶爱的只是自己而已。(估计也要归咎于作者刊登的小说是在女性向杂志?)

- 自我苏醒方式
书中用药物或自我苏醒装置,在PT仪前以一种不稳定的姿势入睡,以达到浅睡眠状态深睡眠,无法自我醒过来时候,书中有一种颇为变态的方法,美其名曰:梦律。梦中的不当羞耻行为会让他们两个因为罪恶感而苏醒,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的举止,会感觉更加羞耻而加快苏醒。
且不论书的变态梦律论,真实梦境的苏醒方式,小编认为有以下几种(欢迎补充):
- 自然苏醒
- 不稳定姿势等外因苏醒(睡前喝水,冷醒,物理环境不稳固等)
- 噩梦惊醒
- 自我控制苏醒

- 想说原著:结了个尾
“玖柯一直在等这个瞬间,他将自己所具有的全部梦之力瞄准时间的逆转,等待着。利用想要返回过去的梦的性质,他要在特定的时间里让梦苏醒,他成功了,但也耗尽了身体与精神的力量。”
看完第一遍,恍恍惚惚的小编我,完全没注意到是怎么结束战斗,倒着翻页翻段,才发现结尾以一个酒吧招待蓄力发动时间逆转而结束了整场艰苦的战斗?!结尾太匆忙,我并无意去解读筒井康隆的真实意图,对于真实梦境而言,梦中的逆转可以存在,当内心不满意这个过程、结尾,可以有意或无意识的逆转一个时段的事情。(很多人会认为控梦属于清醒知梦意识状态,无意识也是可行的)
- 梦的预测
书中关于能势梦中朋友卖菜预测他会去做销售,粉川依据梦中的火灾情境,作为破案的新线索。
现实中,很多人会依赖并相信,希望梦会给予预示,古今往来,不胜枚举,对神秘的好奇和掌控欲,贯穿人类历史,更不提利用梦又何其之多呢?(鸡生蛋,蛋生鸡)
对于梦的心境需顺其自然,理性来说,生活不能时刻借助它去指导自己的路,感性来讲或多或少受其影响亦无可厚非,毕竟它让我们看到了,看到它的喜怒哀乐,亦或是我们自己的喜怒哀乐。
我们凝视梦,梦也在凝视我们。

- 原著与电影
电影《红辣椒》是改编自小说《盗梦侦探》,那就稍微提几句之间的对比:
- 人物:原著本身比电影人物关系复杂,恋爱关系也复杂。
- 内容:原著偏重于理论分析,尤其是日本人对情欲的放纵, 电影简单明了,对于梦的内涵,表现形式颇为精彩。
- 结尾:原著是两位酒吧招待大放异彩结束战斗,然而感觉太过匆忙,就像烟花绽放,刹那熄灭,让人有点不知所措。
电影特有的视觉和音乐冲击,原著的人物刻画和丰富内容,各有优缺。小编一家之感言电影改编略高于原著,事实访谈中,作家本人也承认与此。
事实是:面对波澜壮阔的梦境,不得不承认筒井康隆超脱的想象力和对于梦的理解。

书翻了几遍,每次落在海苔便当那里,都要停留一会:饭食最下面铺着一层薄薄的米饭,上面是一张浸透了酱油的海苔,然后又是一层薄薄的米饭,再来一张海苔。。。。如此反复几次做成海苔便当。
每次读一遍,就像吃过一遍,甚是想尝一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