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生存报告
查看话题 >上海的罗曼蒂克

上海开埠一百七十余年不变的灵魂,是洋气。连时钟滴答走的,也是摩登的脚步。
这座城市被称为魔都。浦西由西洋文化栽种,抹不掉小资生活的优雅;浦东是政策哺育的宠儿,张扬着时代弄潮儿的欲望。上海,一头连着世界,一头连着广袤的腹地。
这是座不夜城,灯火璀璨,彻夜不眠,黄浦江吞吐着两千万外来者打拼的心,为浦东与浦西划开了一道体面的距离。写字楼里的精英白天涌向陆家嘴,晚上的地铁通往一个个睡城。坐一趟十号线,南京东路、豫园、老西门、南京西路、新天地……经过最金贵的街区,也经过幽静的法租界,罗曼蒂克消亡了吗?不,在上海,处处是罗曼蒂克。
上海的女性必须用“精致”来形容。她们都是轧马路的摩登女郎,民国月份牌挂历上,旗袍仕女朝你甜甜糯糯地笑着,烫发挽起,阴丹士林蓝旗袍流露曲线美,印在烟盒上、火柴盒上、饼干盒上,比商品更抢手。即使在吃不饱饭的战乱年代里,家家户户也挂着这种月历牌,如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有种不肯向世俗妥协的时尚。
上海是全国的时尚教科书。今年的维秘大秀在这里华丽开幕。袅袅婷婷的身影,穿梭在洋气的老洋房里,逼仄的弄堂里,能够在时尚界独占鳌头,上海女孩们时时刻刻都在做功课。她们分得清《小时代》里女主角用的是Fendi哪一款包,也对电影里明星的口红色号了然于胸。据说都市女性们现在的礼节是,夸对方好看,她会自然地报出口红色号。
没有理由不爱上海女性的风格。她们或许虚荣,但是对美的极致追求,足以让她们站在鄙视链顶端。简单又高级的高级的黑白灰打造陆家嘴女性的摩登感,一抹烈焰红唇撑起她们事业上的气场。17岁的张爱玲领到第一笔稿费时,买给自己一支蜜丝佛陀枚红色的唇膏。从民国起,上海女性就继承了这独一无二的别致韵味。
上海的精致不仅体现在摩登女性身上。下了班,随便找家小馆子吃面,店主不会因生意小就怠慢,筷子上的段子、墙上装饰的旅行纪念品……大有一番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气势,处处体现着主人的匠心。要是你被司机载到一个酒店,戴白手套的保安会从旋转门里走出来,毕恭毕敬地把你的行李提到前台。上海将欧美人留下的文化发挥得十分纯粹。
喜茶来自于人民广场,这附近还有几家朴茶、丧茶、电灯泡茶、浮生若茶……小小的茶铺都各有特色,小清新,性冷淡,少女心满满,随时准备被哪个明星光顾然后爆红网络。店主不少都是还未走出校门的90后,琢磨透了让年轻人失去抵抗力的招式。这里有全国最会玩的年轻人,迪士尼开张的国内第一个内陆城市便是上海。
上海的年轻人也是真爱排队,排队是他们的独特趣味,掏心掏肺、在所不惜地为一杯奶茶、一块糕点等两个钟头,是上海人的仪式感。他们将日常生活变成一件礼物,等到花儿都谢了,才排到一杯黑金钻芝士奶盖茶,或者是刚从纽约舶来的Lady M蛋糕。再用网红滤镜一调色,就是他们喜欢的“in”。
他们提着的战利品,是他们市井生活中的一颗糖。这种仪式感经得住时光淘洗,让上海小男人们顾家又琐碎,让上海女人们实惠又不失风情。百年来,这种仪式感经历了许多变种:华尔兹交谊舞、的确良衬衫、唱片机、上海牌手表……不变的是上外地人来上海,首先去东方明珠摆拍。三大地标则是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他们还有三个魔性的名字,叫做注射器、开瓶器和打蛋器。要是你为面试的年轻人指路,其余描述都是苍白无力的。这些人挤人的景点并无特殊海派风情,要是想去寻找《色戒》、《花样年华》或是《长恨歌》的情怀,或许武康路是劈情操的圣地。
萧伯纳到中国时也为武康路倾倒,“走进武康路,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觉美妙极了。” 这条路原名福开森路,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鳞次栉比,道路两侧摇曳着梧桐疏影,望着间或在身边掠过的石库门弄堂,眼前就会浮现出波澜壮阔的近代史。这条路紧邻李鸿章的丁香花园,与宋庆龄故居相望。仿佛你随便问个路,就能问到一个名人后代。人文气息浓郁的艺术画廊、幽香的葡萄酒店、别致的花店、洋气服装店、文艺咖啡店……不少都用法文命名,遗留着法租界的印记。
在这条极具文艺气息的路上,许多张开遮阳伞的小店为时髦男女们供应着Brunch。北方人或许会对这讲究到矫情的生活方式表示不屑,可是焦虑的上海年轻人需要治愈。房价,外企,加班,哪一项不让现代人得焦虑症?一家精致主打咖啡和健康饮食的brunch店,有许多叫不上来的菜名,于是天然地把精致的上海人与外地人划清了界限。
打扮入时的女孩们一边惬意地享用brunch,一边聊着工作与感情,仿佛一出《欲望都市》。虽然都是上午十点左右吃,但吃brunch的人们是绝不愿意和广东早茶混淆的。那是中式小康生活和英式挑剔生活的区别。他们需要英式麦芬、培根、班尼迪克蛋、牛油果、薄煎饼,让别人享受自己的朋友圈。
沪漂的年轻人都对未来充满遐想。但留下来的只有少数人,他们逆袭成了新上海人。上海本就是一座移民城市,往上数三代,都没有豪门望族。打拼的年轻人都是纠结的,买房的念头在上海与老家纠结不已。有房的人是幸运的,大多数人,都是在灯火亮起时到公司下面的便利店,盒饭、饭团、关东煮填填饥饿的肚子。
有一百种爱上海的理由,也有一百种不爱的理由。读到过一篇“爱上海的24个时刻”,其中有一个回答是:
“当我离开的时候。”
-
亚纪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1-28 01: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