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今早分析化学实验——关于数据造假的问题
上周做了碘量法测定硫酸铜中的铜含量的实验。在滴定铜的时候,老师讲错了实验的终点。按道理应该在淀粉的蓝色消失以后立刻停止滴定,此时溶液呈浅黄色,老师却说应该继续滴定,直至溶液呈白色,这就意味着滴定过量,而且会过量很多。 今天早上我收实验报告(我是实验课代表),特地看了同学们的数据,所有人的结果竟然都在理论值附近…… 我真是无语。 我们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有人提前看了实验视频,便没有再听老师讲课,所以也没有被误导;可剩下的大部分人肯定是按老师说的做的。结果出现了异常情况,没有人提出质疑,却一个个不约而同地修改了自己的数据。 作为一个学生,我自然为老师的不负责任感到愤慨;可仔细想想,会是这样的结果,不也怪自己吗?明明知道这个老师不靠谱,做实验的时候也感到了异样,却没能保持独立的判断,没有及时追究问题的原因,不然,实验怎么会失败! 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我又为我们的高等教育感到悲哀。一个高考,让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当然,没有人能否认它在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上发挥的作用,可我也看到了,应试教育之下,无数的学生被考试一叶障目。明明处在花儿一般的年纪,他们却没有时间,也没有心力去观察自己、细细成长。只能在无尽的焦虑之中,等待那个最终审判的到来。 而步入大学以后呢,好多人因为从来没有体会过学习的乐趣,便得过且过,能放松就绝不难为自己。我不禁心生疑问,我们的高等教育啊,你究竟要何去何从呢?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