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暇的一点思考:关于两性平等
最近若干年,大众传媒的炒作和对社会舆论的不理智诱导,将两性平等问题不断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狂热地步。追求平等之时,不免有一些人将“女权”幻变为“女独”。这是可怖的。 男女两性自然不完全平等。这里的意思是,男权也罢,女权也好,达到一个绝对平衡是不存在的。很明显,男女在性机能所决定的普遍人格特质上,便产生阴阳两端。这不说明什么问题。只是说,我们所主张的平等,不应该是绝对意义的(绝对意义往往没有现实意义),而是在保证基本人权的前提下各取一个侧重。男阳女阴,这种朴素的生物性,才最反映自然理想状态的平等。 第二个意思是说,男权主义或女权主义,都是社会畸形的导向。两性相生相存,又相互制约,本来是一种和谐的稳定水平。但在地域和历史上,随意可观男权社会和女权社会的更迭(或指责、攻击、斗争),这种失衡,与其看作和谐状态的破灭,不如(宏观)视为一种积极的演进。即两性关系,既然无法完全平衡,则索性使单方面占据上风。这里,占据上风的一方必要对另一方负起责任,形成一种道德的有待令式。也大致趋近康德“出自义务心”的形上哲学观。 我们否认男权社会,其实质并非否认男权,而是拒绝“男独”。后者有很多历史的原因在里面,并在可见层面造成了对女性的极大伤害(同样包括思想意志等心理层面)。但在逻辑上,这并不能成为反对男权的理由,男权并不一定贻害社会。换言之,坏的不是男权,而是无克制状态下任意滋长的男性专制思维。 所以我们的诉求是,男性应当出于义务心对女性负起责任,并对于这种朴素的伦理关系给予正直的爱护(包括尊重、礼让、保护)。成年男性应当克制私欲,为弱势群体提供人道主义支持。当然不否认,人性本具有令人憎恶的地方,但以这样的道德令式观照他人,观照社会,才不会被冲动的女权主义所激化矛盾。 革命必定痛苦,大肆宣扬女权有其树立旗帜的必要性。但女权若成为女独,将历史的(或现今仍旧存在的)男性专制错误重演一遍的话,实在矫枉过正了。
王虓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