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群15》121—125 万事如意
121.耳塞
为了午睡不被孙阔吵醒,我戴上了晓乐以前给孙阔买的防噪耳塞。我不知道这个耳塞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类似泡沫和橡皮泥,长得像蘑菇,你可以先把蘑菇的伞柄捏扁、塞进耳道里,然后它会膨胀开来,把耳道塞得铁实。而蘑菇的伞面刚好盖住了耳道的出口(讲到耳朵,有一天我看到外耳叫耳郭,不是想当然的耳廓,有点让人吃惊的,也许就是“城郭”的“郭”同样的用法吧,但我觉得写成耳廓也没事)总的来说,隔音的效果是很好的,手机的闹铃声都听不见了。耳道里一开始有异物感,马上就会适应,因为那个耳塞的材料是很轻柔的。这样,体外的声音听不到了,你听到很多体内的声音,心跳、鼻息,张开嘴巴腮关节突然发出巨大的刺耳的咯的一声,仿佛金属磕碰了一下骨头可以说是金属。这时,在耳塞的影响下,你不免沉浸在自身之中。
2019.5.16
122.他人
前天我把《四类奇才》看完了,这是一本古代伊朗人写的书,我觉得他写得异常简朴、充实,当然有些内容不太着调,但是像我们这样的人,肯定更关心写法,有时不管内容的对错。看了这个特点明显的著作之后,我忍不住去检查了一下当天的句群,写得是不是不够简洁朴素,是不是多有缀字赘词,是不是写得不够诚实。我们就是这样的,看到别人好的地方调整自己,又从别人的看法里确认自己的样子,别人是学习的材料和镜子。
2019.5.16
123.万事如意
听说这个世上有如意树,吃了树上结的如意果,你就会万事如意。那么这棵树在哪里?
2019.5.16
123.论当下我看到的翻译
刚才,偶然看到鲍勃.迪伦的两句歌词“I was so much older then,I'm younger than that now”被翻成了“”昔日我曾如此苍老,如今才是风华正茂”,我不知道为什么不能翻成“过去我老得多,现在比那时年轻”。原文都是很简单的用词。我感觉当下的语文使用者有个误解,歌词、诗句要“文雅”“诗意”,这也是语文教育失败的一个结果。恰恰要忘了朴素和忠实原文。有一次看一本摇滚歌词,译者也是摇滚中人,但译得惨不忍睹,记得把月亮缺了一块意译成了天狗吃月亮。我忍不下去了。我们这个国家是虚伪、矫饰的,但我们要倡导朴素、诚实的文风。
2019.5.16
124.灰衣女子
中午我骑车进小区时,又看到那个穿着一套灰色运动服的女子。印象中,每次看到她都是穿着这套衣服,但冬天应该会冷夏天会热,下次我留意一下是否也穿别的衣服因为印象不太可靠。她穿着一双蓝色的澡堂里常见的拖鞋,脚指甲也该剪了。她神情正常,二十多岁,干干净净的,能暴露她精神可能有问题的就是总是穿着同一套衣服、脚过脏。她像一个健步者一样在附近街区的人行道上快步走着。我希望以后人类有两个发展,1更理解、包容她这样的人,不要打扰她的生活,2发现她的病因,帮助她融入人群,因为根据我的经验,有些不一样的人也是想和人群接触的,他们会觉得孤独。
2019.5.16
125.老人
今天早上,我去吃早饭时看到,菜场门口坐着一个穿着红色绒裤的老人,那裤子看上去很厚。所以我不免有点伤感,要么他老得腿寒要么他老得不知冷热,有一天我也可能这样。
201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