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意思的古琴课
某次去花鸟市场闲逛,看到一家喜欢的庭院,好奇进去观赏,看到正屋玄柜上摆着一张古琴,参观后加了店主微信,在朋友圈看到他发的一群艺术爱好者,围炉喝茶自在演艺,一个人吹箫一个人弹奏古琴,琴箫和鸣,乐耳的禅音绵长绕梁,和谐的艺术氛围和古朴典雅的琴音,使人心生向往。
昨晚经朋友推荐,去上了一节古琴课,真是一次有趣的经历。
提前十分钟到达上课地点,老师一家人正在用晚餐。老师起身告诉我,因为在珠海上班的原因,刚到家,父母等她一起用餐所以迟了些。一早老师没说明,所以我以一往的态度,扑约前一般准点早几分钟到达。
老师小小的个子,年纪很轻,外表普通不起眼,原来刚从大学毕业三年,在珠海从事幼教工作,只有周末回家休息时才教学生古琴。
师母年龄大概五十不到,看上去年轻有气质,她起身为我倒了杯白开水,让我坐在茶台前观赏一下。表示谢意后,请她们先继续用餐,我随意就好。
这间铺面的设计好有古韵,是我平时喜欢的味道,墙面设计基本以书画古琴为主,琴桌琴台、中式桌椅,看上去古色传香。
我坐在里厅不宽的茶几前,感觉很舒适,茶几的中间是用大理石镶嵌的,上面摆了一套茶具,另有一个小小的吸水石景观,里面种植了几棵微型莆田草,使整个茶几显得灵动增色不少。
对面墙面上的字体可能是篆书,上面的字一个不识,但边上的小字是正楷,对于书法来讲应该是写的较普通。
靠最里面墙角是一个四方的鱼池,几条色彩鲜艳的锦理在悠闲的游来游去,一池暗流中一条红白锦理特别好看,鱼池四周种了几株竹子和绿植,在中式的灯光照射下显得格外雅致,角落里的墙壁上有一扇镂花的石雕窗户,看上去美轮美奂的。边上是仅容一个人出入的小厨房,师母进进出出上菜、端茶杯倒水。
厨房门边的角落墙壁上,挂了三幅照片,一幅是老师去北京学习时和她的老师的合影,一幅是08年奥运会现场演出的古琴演奏家和老师的合影。
老师的老师姓王,看上去有点像学识广博的高晓松,圆润饱满的脸上留着长白胡子,看上去就是很有文艺范儿,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张艺谋导演就是跟他借的古琴给照片中的表演者弹奏。
听说王老师在北京的古琴界很有地位与名气,现在他的一部全身亲制的古琴已经售价至少五十万一把。但他还在网上广招学生,师公之前想学古琴,就是在网上找到他们,交了一万的学费,去北京学了十天,学会了两首简单的曲子。
回来后感觉很好,于是推荐给女儿,那时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小学五年级就有十级古筝为基础。不过后来学费已经升至1.5万了。
老师在北京学习的时间较长,她说相对于古筝,古琴算简单的了,现在的古琴只有7根弦,如果古筝与古琴都按十级预算的话,古琴的十级只相当于古筝的五级左右,难度小一半。
后面的墙面,挂着整面的木雕工艺门板,看起来已经有些岁月,但花色雕刻的活灵活现,非常精美。
师公吃好饭,与我聊家常,说起做古玩生意已经有二十来年了,这里之前是别人的房子,大概在六年前他们很幸运的盘了下来,经过一翻改装设计,变成了现在这么独特新颖的商铺。
一楼营业,二楼是可容纳二十多人演奏的小型聚会场所,三楼阳台花园设计,里面有一个房间都是字画收藏。
顺着楼梯上楼,木扶手上挂着大块的古门板,楼梯转弯处挂着四块雕刻文字的木板,正奇怪上面的字一个都不认识。老师解释说:“上次一位老书法家进来看到,被上面的字所吸引,问老师,他写了一辈子书法,观察了半天,很奇怪这上面的字一个都不认识?”不过老师又说,其实这是很简单的减笔琴谱,等下上课我们就认识上面的字了。
二楼是一个长房形大房间,带玄关设计,分前后厅,玄关上的两幅草书很有特色,龙飞凤舞的草书,我总是看不太明白,不知道别人是不是都认得出字,好像写的就是楼下设计的风景:两“厅”杨花风飞雪,一池荷叶雨“生”珠。(打双引号的字不太明了,只得随意填写)
被一幅楼梯口玄关处的竹韵画所吸引,转进去正仔佃看,师公说这里面是洗手间,老师进来打开灯拉出一扇门,一见很古典的镂花,看上去很是老旧,但开灯后从里面透出灯光,看起来就特别美,不宽的廊道里还摆着一个小石头,上面墙上是一幅字画。
隔开靠洗手间的玄关外摆着玄柜,上面摆放了两尊佛像,一座千手观音像和一座不知名的东南亚佛像,还有一株枯荷。站在客厅透过窗看到洗手间的门又是一翻景象。
房间的墙壁上和一楼一样,挂了一面墙的古琴,看起来每一把都很有特色,老师说:古琴分许多款式,传世琴和现代琴流传较广的样式有6种,伏羲式、仲尼式、神农式、连珠式、落霞式、蕉叶式等,尤以前两者居多。古琴的价格从几千上万到几十万不等,和名画一样价值连城。这些古琴的名字真是形象生动兼有趣。
师公介绍许多的书法作品,大师都已是上了年纪,有些还身过百岁,有些已经不在人世,甚称大师绝品。还有父女俩专门上门去向大师求提的字,其中一幅四字《妙音绕梁》就是由香港著名书法家写给老师的。
二楼把房间分成两个空间的玄关处,也设置了一套小巧的茶几,摆设也是很有创意,里面房间中间一个抬高一点的地板,像一个小型的舞台,上面摆着琴桌琴凳,后面装饰着一株高大的枯木和一盆枯荷,别有风味。
桌子上摆着一把翻转的古琴,老师说是在网上名店购买的,价格也不便宜,四千来块,但用不到一年就自己裂开了,于是父女俩干脆把它割开,看到里面是很差的木质。我询问为什么网上看到古琴几百的都有?老师说那些只是给拍剧摆设用的,弹不了。
墙边一盘枯枝上面挂了一盏古色古香的铜灯,看到很有意境,师公说这是他养坏了的植物,现在成了演出聚会时的摆设,夜晚开灯的时候,为房间增添了好几分色彩。
三楼的房间有点闷热,里面堆积了大量的画作,一幅蜻蜓花图看起来很舒服,但看不出是什么花,师公说这是本地一位最出名的画家的作品。师公说他上个星期还拿出了九幅画去广州拍卖行拍卖,不然这个房间看上去会更拥集。
三楼房间外面是阳台,一块小榄本土烧制的石湾陶艺挂在墙面,上面写着五个字《壶小有天地》,合乎眼前的小天地,很应景。
阳台的一圈墙角都设计了石阶摆台和架子,上面摆放了许多小型盆景,师公说都是他自己设计的,真的很有创意,这真是玩古玩玩出新境界,别开生面的微型景观园林。
参观完毕,我们开始回一楼上课。老师先介绍了一遍古琴,原来古时候的古琴有4到27根琴弦不等,现在统一到7根琴弦。
古琴的七根琴弦分别是啦西哆来咪啦西,用数字表示就是5612356,没有哆来咪发唆啦西多里的发唆多。
回看书法对联,许多的字不认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过不知道老祖宗为什么会发明这些草书、篆书?让这许多后人无法辨认,唉,只怨我等学识浅薄,中国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