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两三事,自我的隐藏
自我的隐藏于他人而言不是欺骗,而是不违背内心的沉默。要达目的的途径。
我儿子在幼儿园彩虹小组。全小组大概20个小朋友左右,帮派小团队已经见初型。小组里面有个小朋友妈妈是老来得子,常被误会是奶奶。有一天,我去接蒋达倪小朋友。蒋达倪在内的小帮派在花园里冲我大喊,奶奶来了。我知道事情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了。一群天真烂漫的儿童,张张灿烂无邪的脸。但不要忘了天真的残忍。我自己还记得小时候捉一只小青蛙,然后扯断青蛙的腿,然后再去t钓青蛙。我跟蒋达倪说,你自己知道我不是你的奶奶,我是你的妈妈。这是个事实。大都数人都不希望自己看起来老,很多人听到别人说自己老会难过。取笑一个人并不是那么有趣,也没有必要。如果你的朋友都说,你不能制止,但你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不说不是事实的东西。类似的这种顽皮其实还有很多次,有的我觉得没必要所以也不会多说。小孩子听的懂吗——事实上我觉得他们做的比成年人好多了。成年人的集体狂欢真是太多太多。
沉默是一种态度,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已经畅叙的很充分了。但是接之前的文自我的抗争,沉默太久,人们会以为你没有声音。你不发声你也永远不会知道人群的对立面谁会第一个向你走来。我们何时该沉默,何时该发声,怎么去发声。我称之自我的隐藏。
尼采是高贵,高傲还是自大其实都差不多。就算尼采是自大,那也是诚实的自大。但是他的骄傲却刺痛了很多人的心,以及去拒绝了解他。强硬如希特勒却抓住了他的强力意志一点,登上权力巅峰。我有时候想如果尼采稍作一点隐藏,从说教到诱导世。是不是结局就会不同。但高贵如他,肯定也不会在意世人把他看成疯子。天才与疯子只是一线之隔。
但凡人就不要那么保持高贵了。吃不饱时,我永远不会介意吃相难看。吃的饱时,我也会斯文优雅。自我有多方面,怎么发挥要看外界条件。
比如社恐,有很大程度。人群中说的话,我觉得不对,但是又不清楚如果我即刻反驳是不是能一针见血的解决,又不知道我说话的对象能不能接受,有没有反驳的必要。生气是一种无能,情绪影响判断。如果事事争个你死我活,估计不要吃饭睡觉了。愤世嫉俗那是年轻人的专利,人到中年,觉得控场比对错输赢重要多了。因为生活在继续,来日方长。可以择日再战。
沟通不顺时,我们常觉得不被理解。但事实往往是自我不够充分了解他人。
如果充分了解他人,你就会找出他的弱点,找出他的共情。如果觉得他人愚笨,那就找到最简单的畅叙。如果他人太过强大,就去示弱去诱惑。小孩都想得到糖果以后再听你说话。
总之无所不用之及。像一个伟大的推销员一样推销自我。隐藏自我使一些沟通变成可能。
想要不再过多的沉默就要学会发声。有技巧的去攻城略地。但并不是要赢或是你死我活,只是要更加愉悦的和平共处。
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慧极必伤,过刚易折。道理说来说去都一样。为什么一说再说,因为人类如此健忘。总之活着,哪怕像蝼蚁一样活着,也要仰望星空。
有凤来仪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写作漫谈-天才与榜样 (11人喜欢)
- 我与时间的对话二 (10人喜欢)
- 热爱生活的理由,爱需要被传承 (21人喜欢)
- 我们的文化 (9人喜欢)
- 当他人不理解你时,还有人工智能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