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护短”会让孩子固执的性格更固执
【案例】一位妈妈向朋友抱怨,“我这孩子性格太固执了,已经两天多没和他爸爸说话了。”朋友问,“为什么?”她说起了孩子种种固执的表现:不想去幼儿园就坚持不去,父母没办法也就真的不去了;半夜小解后一定要妈妈讲个故事才再睡,妈妈嫌劝说麻烦,干脆也就讲了。前天晚上到时间睡觉了,可动画片孩子还没有看够。爸妈屡说无效,直接把电视关了。孩子急了,和爸爸对打。爸爸生气,关灯睡觉,爸爸每关一次灯,孩子就开一次灯。于是怒火随着灯的开开关关越烧越旺,最后造就了爷俩间冷战。这不都两天多了,谁也不搭理谁。朋友疑惑,这孩子的确挺固执,不过他爸爸也不固执到哪里去啊。这位妈妈说:孩子就是孩子,我们何苦与孩子一般见识呢!
案例中和孩子两天多不说话的爸爸肯定也不舒服,他与其和孩子斗气,真不如仔细琢磨琢磨怎样调整自家孩子的小性子,怎样面对孩子未来还会出现的各种小固执。有的时候,孩子们的小性子正是我们家长给养成的。“别跟孩子一般见识!”我们没有原则的一次次妥协,省掉的确实是和孩子一次次的争执和争辩,但获得的却是孩子一次次得寸进尺的要求和一次次使小性子的再演。案例中父母就是这样使孩子固执性格变得更加固执了。因此,作为父母,坚持、耐心、宽容、动脑都是必不可少的。
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但袒护纵容过度了会耽误孩子一生的成长,作为家长一定要深刻认识这些错误做法的危害,才能避免孩子性格缺陷,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袒护纵容在孩子性格中播下了自私、任性的种子
过分纵容是伤害孩子,而不是保护孩子,袒护纵容孩子的父母通常不知道什么是对孩子的大爱,愚昧、无知让他们夜郎自大,就如同有的外公一样,可以走进幼儿园为自己的外孙“报仇”。是想,明天孩子走上社会了又有谁为他抱不平?本是孩子之间的嬉闹,过一会儿就忘了,家长的袒护纵容掺入却越发变得不可收拾。他们从来不听孩子的心声,他们以为以暴制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表面上他们胜利了,却在孩子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这将让社会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也使孩子学会以暴制暴 ,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小伙伴。
孩子犯错,父母买单,从教育心理上讲,这种父母代孩子承担责任是十分不可取的。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犯了错没什么,反正有家长兜着。那么,这个孩子在之后的学习或生活当中可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甚至是不计后果去做一些有违法律和社会公德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护短”使得孩子性格上出现任性、自私的缺陷,实际上是父母在害孩子。
袒护纵容让孩子的性格变得骄傲自大
袒护纵容不仅会使孩子任性自私,缺乏分享精神,还容易形成骄傲自大性格。包庇孩子的错误,更是为孩子创造了保护伞。打不得、说不得,这些在现代孩子生活中已经很常见了。不服从管理,任性妄为,这些孩子一旦走上社会,都会难以适应。
家长们也不要仅仅看孩子的成绩,知识也要到社会中得以应用,品质才是经得起考验砝码。一味的偏袒孩子,最终不是在为这个社会创造人才,而是在培养“庸才”,造就骄傲自大的性格缺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