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文明(一)
现在我正站在云端文明宽敞的会客大厅里,惊叹于眼前的景色。我说的这让人惊叹的景色倒不是说地球神话中描述的坐落在白云之上的天宫或圣殿,正如我所说的云端文明并不是建立在白云之上的神奇帝国——这是一个建立在服务器中的虚拟文明。
在我还未降落到这颗星球的时候,我曾一度怀疑这颗星球是否还有文明存在:生命探测器并未探寻到任何生命信号,星球环境分析显示这颗星球并没有任何水或已知的生命必需物质。事实上,这颗星球如果出现了水那才是见了鬼了,这是一颗恒星。鬼晓得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颗恒星来探索文明的形态,也许是飞船侦测到的机械物体活动迹象让我对这个星系中的第二颗恒星产生了兴趣。但确实不得不佩服我作为一个星际文明学家的敏锐直觉,不久后这个看起来不存在的文明就与我发生了接触——在我靠近这颗星球后,我的飞船失去了控制,而我则在一道白光后失去了意识。
在恢复意识后,我完成了真正的“降落”,然后站在了这宽敞奇幻的会客大厅里,身边则有云端文明派出的历史学家陪同。当然,在得到这样礼遇之前,我经过了繁琐的来意确认和身份证明,还有一系列许可取得和星际政治手续。我并不打算在这里将这一过程叙述一遍,因为实在是太过复杂和繁琐了,我是一个懒惰的星际文明学者,并不想将笔墨花费在这样无聊的行政手续上。事实上,作为一个懒惰的星际文明学者,我常常偷偷潜入文明中进行观察——就像我之前观察人鱼文明时做的那样——这次是个失败的意外。
我不擅长描绘景色,所以在我描绘我所声称的“令人惊叹的景色”之前,请允许我转述我身边的历史学家对我说明的这个文明的基本介绍:这个文明刚开始与其他初级文明一样,在行星上接受着恒星的哺育,享受着行星生态系统的馈赠。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文明的发展,行星的资源和恒星的能量渐渐不足以支持这个拥有庞大人口和欲望的文明。这是一个大多数文明都会到达的阶段,为了避免灭亡的结局,有的文明会进行自我控制,像古老地球上一种叫北极旅鼠的物种一样开始自杀。当然这种自杀倒不一定是个体自愿进行的,大多情况下会表现为文明内部的战争或出现一个以削减文明规模为己任的独裁者。有的文明在到达这个阶段时已经具备了星际开发能力,会通过星际殖民的方式度过这个阶段。云端文明则采用了一种更为巧妙的方式平衡文明资源需求和行星的矛盾,也许这是由于这颗星球的信息技术和脑心科学特别发达的缘故。云端文明的先民们建造了一台巨大的“服务器”,陆续将这颗星球的居民们的意识上传到这个服务器中,并销毁他们的肉体。经过漫长的一百年,星球上终于不再存在一个实体生物,实现了云端化。这颗星球上的居民们以虚拟数据为形态在服务器中继续他们的幸福生活。
是的,一定很幸福,摆脱了行星物质条件的约束,甚至摆脱了宇宙中物理法则的约束,拥有完全自由的规律和法则,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正如我眼前这片奇幻的会客大厅景色,让人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