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ver 21等快时尚品牌跌落神坛,因为我们不再21岁
去过涩谷的朋友一定对人潮汹涌的十字路口记忆深刻,同时记忆深刻的还有109大厦和Forever 21大厦。而如今我们少女时代觉得特别时髦的快时尚品牌遭遇全面滑铁卢撤出中国市场。

“Forever 21正在退出中国市场,就像我不再21岁一样。”「这是一篇带有感情的理性深度分析消费现状文」

说起快时尚,相信每一位女孩的衣橱里应该都有一打,毕竟快时尚曾经担任着我们时尚进阶路上的垫脚石的角色,他们以合理的价位,时髦的款式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少女。


Forever 21 in上海

Forever 21 就是其中举重若轻的一位大哥,曾经风靡程度不言而喻,我永远记得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上那家几层楼的Forever 21,远远的就能看到他硕大的logo牌,那时候他家的门店并不多,相比Zara,H&M他还不算撞款,作为贫穷大学吃土少女,她的美式甜美随性在我青春时代还是值得一提。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快时尚巨头,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

Forever 21在官网发布的公告
成立于1984年的Forever 21(店主我也是1984年出生的)品牌如其名,风格紧抓20岁的女孩活泼,甜美。创始人张东文和他的妻子来自韩国,将Forever 21带入美国,以更快的速度和平易近人的价格迅速扩张,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750家门店。
◈◇
Forever 21 与中国市场的纠葛史:
—2008年,Forever 21在中国江苏省常熟市开设了第一家门店。然而,它很快证实了一线品牌的差异化策略不适合中国。之后,Forever 21关闭了商店并退出了中国市场。
—2011年,Forever 21率先在中国推出官方电子商务和天猫旗舰店,而Zara,TOPSHOP则是于2014年在天猫入驻,H&M天猫旗舰店则是在2017年推出。
—2012年8月8日,Forever 21中国内地第一家店8月在北京apm开业。
相比中国其他快时尚品牌的第一站,Forever 21这个选择显然不太明智。十多年前,Zara,优衣库和H&M在中国的第一家店铺都选择了相对国际化的上海城市。而常熟在十年前很明显并不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正确选择。
❑❒
Forever 21 关店之路:


自2017年起,Forever21就在全球陆续关闭各地旗舰店,包括比利时,日本,温哥华,英国就连大本营的美国也撤出了不少商场据点,原本以为中国市场会相对乐观一些,但,并没有。上个月我去朝阳门悠唐逛街发现占据两层的Forever 21在搞关门前的大甩卖,30块一件100块三件挥泪大耍卖。然后我发了朋友圈,看来全国各地的门店都在撤退甩货。
Forever21因巨额亏损,最后一家门店—台湾忠孝店,于今年3月底全面退出台湾市场,预计将有58名员工失业。早在去年,ATT 4 FUN店就早已关店了。
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已经陆续关掉了天津、杭州、北京、重庆等地门店,近日更是宣布了关闭在西安唯一一家门店的消息。目前,该品牌仅剩上海的晶品、长宁来福士、南京东路3家分店以及北京的悠唐店。不过,在线下,这三家店正以“2.5折、买一送一”的力度清仓......

∇∆
快时尚集体跌下神坛的一年:Forever 21不是唯一一个加速崩溃的快时尚品牌

Forever 21并不是其中的个例,与此同时其他表面光鲜的快消品牌也都在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龙头老大H&M,Zara甚至被称赞打了翻身仗的优衣库也都难以幸免。

H&M从北京西单大悦城店铺搬走,Zara China在中国市场的第一家店也在成都六年后关闭运营,优衣库今年年初关闭了四家门店,包括英国快时尚品牌New Look、Topshop和电商巨头ASOS均已败走中国市场。不仅是一线快时尚品牌,如韩国的SPAO和西班牙的MANGO二线快时尚但情况更为严峻。SPAO从在中国拥有近100家门店,到如今低于31家门店; MANGO商店的数量从2013年的约200家下降至200家的约50家。Zara从2015年开始在中国的门店开业率为8%,低于之前的两位数增长目标; H&M集团还降低了在中国开设年度实体店10%至15%的目标; GAP连续七个季度业绩下滑,并表示计划关闭超过四分之一的零售连锁店......
❐❏
我们为什么抛弃了被吹爆的快时尚们??

关键词:淘宝竞争力质量差抄袭 不环保


Urban Revivo2018伦敦旗舰店
Urban Revivo等国牌正在迅速扩张的速度有目共睹,由此可见我们并不需要那些价不配位的快消品牌,再加上快时尚目标群体普遍年龄偏低,比如我啊,大学时期的我简直是死忠粉啊,衣柜全是H&M,Zara之流,但是当年的淘宝红人只有什么呛口小辣椒之类(行,我暴露了),但现在不一样,千禧一代更容易受到网络非品牌的影响,成千上万的淘宝网红卖家不是白当啊,小红书不能白刷啊,自主女装也不能白做啊,于是相当一部分快时尚的目标受众被“霸占”,加上目标消费者的购买力低(大学生谁花那个钱买快消啊),以及着装风格等因素的不稳定性(大学正是探索自我风格的好时期),导致品牌无法实现稳定的盈利,也使得中低端市场竞争变得前所未有的碎片化。



抄袭这件事就更有目共睹了,某ZA一度被誉为:你想知道每个大牌今年出了什么,今年时尚热点是什么,不用挨个看,走进ZA就够了。所以,在文化资产的保护下,相比很多有想法有创意的自主设计师们,快消果不其然又一次败下阵来。

再有就是不环保了,虽然不环保我们确实没有什么资格高谈阔论,但是快消每年的衣服成吨销毁确实事实呀,在不发达国家有着为了每天2美元而辛苦工作被压榨的工人,尽管某H现在在做环♻️,旧衣回收等,但九牛一毛啊。
关键词:中古市场的兴起奢侈品的强势入侵



图片来自于网络
复苏的中古市场,正一步步入侵到时尚圈,我们的老顾客一路跟着didi买过来可以说是很早“吃螃蟹”的那一批。今年是中古全面炸裂复兴的一年,这些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拜“小红书”等购物分享平台和博主、红人、明星加持带货。而时尚圈大佬们也不容小觑,近年来Dior,Burberry,TB,BottegaVeneta等都做出了向千禧一代靠拢的措施,又是接地气又是请代言人的,最重要不停的降价,这些做法无不冲击着快消品牌们,物欲横流的时代,奢侈品的魅力360度无死角的攻击者我们的生活,甚至有顾客的爸爸都要他给买中古的双层相机包。

每个女孩至少会拥有那么一些,而且我发现,中古圈也好,奢侈品圈也好,一旦你拥有一件之后,你的下一件一定比这件好,于是你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不得不承认,我们是被奢侈品疯狂洗脑的一代,很难说这是好还是不好,对我来说,我因为热爱和感兴趣时尚,四年前接触中古慢慢去了解之后,一步步入圈,于是接连做自己的中古店,去考奢侈品鉴定师证书……这些都是奢侈品带给我很积极和正面的东西。

所以是什么让我们抛弃了快时尚,也许就是我不再21岁吧。35岁的我开始追求衣服的面料健康环保,衣服的设计有想法而不是抄袭。当你接触到好的东西,就会走上一条追求品质的不归路。
公众号More than bags |朋友圈All about bags
聊聊起死回生的BV,BV ≠ New Celine 2019CELINE全面复刻Vintage的原因 穿过20个品牌小白鞋后只推荐千元以内这三双,一鞋在脚世界我有
Didi's Collection |Since 2016 | More than bags
中古/寄卖/回收/鉴定/护理/ 扫码加客服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