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炒番鸭 | 密友聊天 自然要配湖南辣口小菜
文为犬吃吃美食日记第31篇
不知是什么原因,我认识朋友的方式甚是奇特。
就拿徐姐姐来说吧,当时我刚毕业,在北京四处找房,恰好相中徐姐姐家的房子。
还记得初次见面时,姐姐姐夫都甚为谨慎,姐夫还对我说,你们别坑我啊,我老婆是警察。后来相熟了,我转述给徐姐姐听,引得她大笑。
就这样徐姐姐和我便成了时不时约饭的朋友,胡大的小龙虾,亦或是很久以前的羊肉串,油辣重口,毫无忌讳。只要下班后正好有空,都能被我俩找准时间一探帝都美食。

图:2019年5月 徐姐姐摄于北京三里屯渔芙南 湖南菜馆
闺蜜聊天,自然是能让人敞开心扉的重辣最好,湖南菜自然当仁不让。
新鲜的湘辣六号,椒果线条细长,辣度鲜明,配上鸭肉的嚼劲,越吃越香。
虽说炒菜吃的是锅气,我倒觉得辣菜放凉了更好。微微凉而偏紧实的肉质,更饱吸汤汁中姜蒜的辛辣,为牙齿带来愉悦的撕扯感。
经过细嚼,鸭肉的特殊气味混合着姜蒜辣椒之味,鲜明地冲击着唇侧内壁,呼出丝丝声,非常过瘾。

图:渔芙南招牌菜 烧鸭 有点辣 微凉更好入喉 也更入味
小时候常吃到的牙签牛肉也不错。
原是打冷配小酒的食物,剁辣椒的滋味配着重油,沁入老牛肉肌理。用牙签穿好,便于手拿着一点点嚼着吃。

图:牙签牛肉
湘菜细细碎碎又泛着霸道辣意,辣的难受了就停筷聊天,舌头又想了,就冒着出汗贪上一口。就这样时聊时歇的吃上两个小时,完全不在话下。
北京7年,很庆幸遇到如此真心待人的朋友,心细温和,长姐益友。他日再回京,必打搅约饭。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