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处见鹿,海蓝极见鲸,梦醒时见你
2009年春天
十九岁和二十一岁,大海边的大学校园,相遇。
初遇时,她笑,他呆。
她带着农村姑娘的质朴和心里茁壮的文艺情绪,自己剪的参差不齐刘海,壮。
爱学习,自习室,图书馆;喜欢听音乐,自己学吉他,蓝色的。
他带着一点山村教师的气质,微微卷的头发,瘦,高。
爱运动,打排球、打篮球;不爱学习,挂科好几门。
她每周去打工,还可以拿到奖学金,总有余下的零花钱。他虽然瘦,但是吃得多,生活费总是不够用。
她嚷着减肥,吃饭时候总把多买的肉推到他面前,他塞进嘴里,“好吃”。
他毕业就工作了,终于实现财务自由。她爱学习,继续读书。
他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智能手机,送给她。“这样听音乐,音质很好。”
她有机会去国外继续学习,偶尔给他提到。电话那边的他迟疑了几秒,“挺好的啊。”
没几天,她收到了一封厚厚的信,手写的信,已经智能手机时代的手写的信。
“不论你做任何决定,我都支持你。”字面上的意思是这样。
她看到的却是,“不要走。”其实,只是一个很渺茫的出国机会。那就不要走了。
他第一次去她家,一个特别喜欢劝酒喝酒的大家庭。早晨两杯、中午四杯、晚上四杯。在她叔叔们称赞酒量不错的大拇指下坚定地回头离开坐上回程的公车,上车之后就坐下,昏睡。“看我,是不是让你很有面子。”
2019年,二十九岁和三十一岁,第一个十年。
她依然带着文艺情绪,只是不留刘海了,还是壮。
依然喜欢听音乐,从吉他变成了尤克里里;还在学习,还没有毕业,有望年底拜托博士生最后那个字。
他的气质却越来越年轻,还是微微卷的头发,还是瘦。
很久不打排球了,会沿着大明湖跑步;知道学习重要了,变成了一名每天持续学习的中医大夫。
“嘿,我的人生过去的三分之一都是你,以后会越来越多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