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破冰行动》的真实案件揭秘
最近,禁毒大戏《破冰行动》正在热播中,豆瓣评分高达8.4。

除了“李飞”黄景瑜在线的颜值,达康书记吴刚、黑涩会脸蛋的达华哥等老戏骨的加入外,剧中的神秘制毒村“塔寨”、案件交错扑朔迷离的关系、黑白勾结等大尺度的情节,让这部剧在五月开播以来,就燃爆了荧屏。
一个村子的系统化制毒、村民围攻缉毒警、嫌疑人通过合法程序被释放、政府部门里的“狼人”里外勾结……
这些出现在《破冰行动》中一幕幕,不是编剧的天马行空,而是取材于曾轰动一时的真实事件“亚洲第一缉毒大案”——广东陆丰毒村案。
2013年12月29日,凌晨四点。
广东省陆丰市博社村内一片寂静,人们还在酣睡中。
然而正在这个时候,一场规模巨大的抓捕行动正在秘密地进行当中……

行动名称:雷霆扫毒汕尾行动
目标:广东省陆丰市博社村
方式:夜间突袭
这是一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攻坚缉毒战,
自1949年以来,
公安机关实施的最重要的一次抓捕行动。
此次行动联合海陆空诸多警察,
调动汕头、惠州、梅州、河源四个地市公安民警、特警,以及武警官兵,
共3000多人,组成109个抓捕小组。
出动警车、军车570余辆,警用直升机两架。

是什么样的村子,值得如此兴师动众地派出这么多警力?
广东省陆丰市的博社村到底藏着什么惊天的秘密?

在陆丰路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陆丰毒情看三甲,三甲毒情看博社。
博社村创建于宋代,有着800多年的历史,
博社村是甲西镇最大的一个村,0.54平方公里的面积,
住着1700多户人家,有1万4千多人口。
却只有蔡姓一个大宗族。
就是这个博社村,被外界赋予了各种各样并不光彩的称号,
它是三甲地区制、贩毒的第一大毒村。

一个小小的村落,为何制毒如此猖獗,它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第一大毒村的,这不得不提到博社村里的一个关键人物——蔡东家。
这位原博社村支书、村委主任,汕尾、陆丰两级人大代表的蔡东家,就是《破冰行动》中林耀东的原型。

2000年,在外面混的穷困潦倒的蔡东家带着几位亲友,在博社村的虾塘处开始用麻黄素制作冰毒。
很快,蔡东家依靠制作冰毒,积累了大量财富,在博社村的“威望”越来越高。
蔡东家仅用了七年的时间,从村民们不知冰毒为何物,到有近20%的村民开始了这种暴力违法行为,让博社村成为了第一大毒村。
这些家庭从制作到贩卖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利益链,为了捍卫他们共同的利益,只要有侦查人员去调查其中一家,其他村民都会出来围攻、组织,甚至暴力抗法。
当时上海警方在汕尾警方的配合下进入博社村抓捕一名毒贩,正当他们准备驱车离开时,数十辆摩托车突然出现并将警车团团围住,十几个青年手持棍棒砍刀,摩拳擦掌……最后,汕尾市公安局一名带队的副局长因为认识蔡东家,与其谈判,才得以脱身。

这在《破冰行动》的第一集第一幕中演绎的尤为真实,剧中的台词“塔寨是个堡垒、外人进不去”,真实地刻画出了当时博社村内的情形。

博社村这种肆意妄为的行为,早就引起了广东警方的注意。
2012年9月4日凌晨2时,当很多人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在距离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2公里的海滩上,突然传来一阵巨响。
广东汕尾警方赶到现场后,发现爆炸的是一个制毒工场。
随后,警方又对博社村进行了清剿,结果在村内外又查获27个制毒窝点。

2013年1月8日,警方在距离博社村不远的路段发现了70多吨麻黄草残渣。

2013年2月26日,警方在甲西镇上堆村的海边又捣毁了84个麻黄草提炼窝点。据警方勘测,有500吨以上的麻黄草曾在这里提炼。

麻黄草是制造冰毒的主要原料,警方已缴获的700多吨麻黄草,至少可以生产2吨以上冰毒,市值超过2个亿,而生产周期仅需要1个多月。

2013年12月29日,凌晨四点。3000余名警力、570车辆、2架警用直升机,组成了109个抓捕小组,以雷霆万钧之势同时扑向汕尾陆丰市博社村。
据统计,此次一举摧毁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捕犯罪嫌疑人182名,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冰毒2925公斤、K粉260公斤、制毒原料23吨、枪支9支子弹62发、手雷1枚、管制刀具弓弩及制毒工具一批,战果显著!

而博社村的头号毒枭蔡东家,也于“雷霆扫毒”行动开始前被警方抓捕。
2016年2月3日,“冰毒教父”蔡东家一审被判处死刑。
2019年1月17日,蔡东家被依法执行死刑。
这些大刀破斧的收获,是多少个缉毒干警的努力与付出。

在和平的年代,虽然没有了硝烟和战争。
但是,有一群人为了保护我们,他们义无反顾、奋不顾身。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向毒品说不!向缉毒干警致敬!
参考资料: 节目《档案》
中国禁毒【第1126期】
广州禁毒:这篇文章告诉你《破冰行动》为什么这么火
欢迎关注公众号【四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