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和便利 #每日思考#
从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开始,我对网络上个人信息泄露有了更多关注。在网络上,我慢慢从一开始的无话不说变成现在的三缄其口。
我太看重自己的隐私了!每次隐私有所暴露,我的内心都会有一种火辣辣的疼,感觉自己被扒光了在大庭广众下任人指指点点。
今天,我突然在想“隐私到底是什么?”
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隐私实质上是一种信息,而信息就是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信息,也就是隐私,这些信息的私人性给其他人认识和了解我们带来了不确定性,进而造成各种障碍。这就是为什么人和人之间误解无所不在的原因,同时这也是数字化时代个人数据变成石油的原因。
对于与我们有各种联系或关系的人来说,我们隐私的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认知和行动的不确定性,比如现在大热的算法推荐,就是用我们的喜好信息降低内容推送的不确定性,进而实现内容的说服、宣传、推销等效果。隐私是一种能为“获益”行动带来确定性的东西,因此,它们不再是纯粹的权利,而是被资本和商业利益异化了的工具。
其实隐私泄露并非互联网的副产物,在互联网出现之前,隐私泄露已经存在。只是互联网的永久记忆性、可链接性等特征,将隐私泄露的门槛大大降低,而危害则无限放大。
在互联网之前,个人可以在不透露隐私的前提下看新闻、购物、玩游戏,而互联网时代,如果你想拥有便利的生活,不把隐私交给各种企业和APP是不可能实现的。不暴露地址信息,你就无法享受外卖,不暴露电话信息,你就无法享受网购的快感……这也是百度大佬说中国人宁愿用隐私换便利的依据。在这个时代,我们如果不把个人信息让渡给互联网企业,我们的生活将处处“碰壁”。尤其是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隐私的泄露更将频繁。
我甚至在想,在未来的某一天,“隐私”这个词会不会彻底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人与人之间不再有所谓的个人信息差异,每个人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公开的、透明的……
我不知道我对个人隐私的执着是不是有意义,是不是偏执?我身边的朋友没有几个认为隐私在网络上暴露是件大事,他们有的人还很认可用隐私换便利。而且,互联网无疑已经成了一个永久记忆的数字圆形监狱,即使我想抗争,结果也会如一滴落入大海的水,不会带来任何变化、影响和意义。我无法完全离开网络世界,因此我也无法完全将自己的隐私与世界隔离。在技术、资本和权力面前,对隐私泄露的控诉掀不起大的风浪。
我除了小心翼翼,无力解决这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