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自由泳
——孟哥自学心得

忽然冒出个想法,写写学自由泳心得吧,指不定能帮上谁。
开始被人拉着去游泳真的很无感,大概六七天学会了蛙泳(后来才知道那只是休闲的平蛙,跟竞速的波蛙比差远了)。但当一口气能游十几米时,却是很累很憋的感觉,终于在某天成功学会换第一口气时,哇!太爽了!可以一次游到25米池的另一边了!那个让新手很羡慕也很怵的深水区!
然而收获却不止这个,而是真理——游泳的关键是换气,能自然地换气并且不累才是王道!
此理适合任何泳姿。
后来在一次找度娘查资料时无意间看到一个叫“最美自由泳欣赏”的视频,我一下傻了,真的,当时就是傻了,自由泳谁会不知道呢?电视上看多了呀,怎么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呢?劈波斩浪、悄无声息、优雅、舒展、沉稳,再后来看到了形容自由泳的词:幽灵般,靠!这词儿太硬了!太准确!太贴切了!
于是暗自发狠,一定学会它!那个“前不见浪,后不见花”、“幽灵般”的自由泳!
叹号太多了,不过开始那阶段真就是叹号太多了,不过开始那阶段真就是这样容易感叹,到后期遇到困难、瓶颈不能突破时,就只有气了,气得完儿完儿地也不见长进,是那个“幽灵般”的视频总不让我放弃,一想到它就咬牙坚持,查找资料,回想“真理”……
说了我入门的历程,接下来说技术吧,只讲心得,不讲历程了。
第一步,也是以后坚持下来的关键:保持兴趣。怎么保持?先游起来,不论对错,之后专注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改毛病。好处在于,你会自欺欺人地以为自己会了,只是游得不是那么好而已,但我可以改呀。反过来,很正规的从基础开练,相信一般人都坚持不了多久就烦得不行了。试想,练一两个月也没游20米,你还能坚持?没教练逼着也能?你受那么正规的训练是想当运动员吗?
第二步,怎么变好?查资料、看教程。教程要多看,文字的、视频的、国内的、国外的都看,(个人认为,国外的比国内的好)多看不是找哪个对哪个不对,是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往往你查了一大堆资料都没用,却被某段话或某个镜头一下子点醒了,那就叫顿悟,就叫醍醐灌顶,虽然不是成仙得道,也叫。我见的大多数人懒,不找资料,长心时问问泳友,看看游得好的,不长心时就是个扑腾,确实“自欺欺人地觉得会了”,再或干脆不学它了。如果你想好,游得美,就别懒。
第三步,勤奋,特别是脑子勤,勤游自不必说,一年游一次能练好就奇了怪了。游起来了,想好了,就开始动脑了,否则永远止步于“扑腾”。
怎么勤脑子?有意识的在脑海里反复怎么勤脑子?有意识的在脑海里反复播放、内视最美的自己(只适女生),以最标准、正确的、最“幽灵般”的姿态游着,这有利于固定你的运动记忆,这个记忆能快速纠正动作错误,引导你在水中把动作做得更标准,是个事半功倍的良方,这步应该贯穿整个学泳始终。
其实,从第一次开始“扑腾”自由泳,这三步就该搅合到一起了才对,我这样说只是更让你看着简单清楚而已,嘿嘿。这三步直到你成泳池里的“专家”,你的游进状态引来艳羡的目光,身边总有人偷听你的“白乎”时,也不要放弃,当然形成了也放弃不了。难度来了,自由泳是个技术活儿(呸,吓唬人,波蛙才最难),看似简单,练起来细节特多,一般的泳池里不会有超过10%游得像样的,(嗯,波蛙连2%都不一定有)大多似是而非,别怕,听我的,都不难(这才是私货)。
接下来说说问题,更技术性的,有捷径的。
1、关于毛病。毛病的改进速度决定了你的进步速度。 方法决定了你改进的效果。
改进方法以前说过了,重申:一要专注于一个点,改掉一个再改另一个,当某点被意外突破时(实际是功夫到了)那种狂喜、那种成就感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一次足可以让人兴奋半个月,爱上游泳,欲罢不能,绝不夸张。不要发现几个同时改几个,否则可能哪个也改不掉,会立即进入瓶颈期,一串问题长期得不到突破能把人逼得抓狂(不听我的可能就会遇到,不用急)。二要找人帮你拍游的视频,对照教程,一眼就能看出来哪儿难看(别觉自己酷,一看是残酷),具体到问题上往往有关联性,得一事一议,另说。还有,也可以找人帮你看,帮你指出问题,确有不得法的人自己游不好,但知道别人哪儿不对(比如我),辨析地听,查资料求证就是了。
2、关于打腿
这是大多数教程都重点讲的,说学好自由泳的关键在于打腿,打腿不好就游不好自由游,遇到难题就回去重新练习打腿云云…,我说,不!先不练它,因为它太枯燥乏味了,极易把人游泳的兴趣磨灭,先游起来,先改进容易的,难点放最后(老师用这方法帮我上了中学),先上下踢着吧。
3、关于“抡胳膊”
自由泳像指纹一样,每人都不同,但有一点:仅从挥臂的好坏就能看出游的水平高低,它也是游得是否漂亮的关键,所以这个一定得下功夫,并且没捷径可走。术语有:抓水、抱水、划水、推水、高肘、挥臂、入水等,说人话就是划水抡胳膊,必须看视频学,而且现代游泳技术已经演化出L形、S形、直挥臂、高肘移臂等好几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咱逮一个就练,游着练、原地站水里练、陆上练、家里练、没人看见时偷着练(怕人说咱精神病)、手按桌沿练……各种练,品味,这么付出肯定不会让你后悔。
这里我解释一下高肘一词,说人话就是,曲小臂,什么水里的“高肘划水”,什么空中的“高肘移臂”,其实就是小臂和大臂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角度的,让肘突出出来就是“高肘”,不理解它的意思就总觉得练得不对。
4、关于定点。
这是所有资料都没有的,纯孟哥心得这是所有资料都没有的,纯孟哥心得,还是信了吧,管用(下面读得要快,走心)。 下个定义先:在一个动作周期的不同位置作记号,下个周期沿着记号走相同轨迹,叫定点法。此法有利于形成肌肉记忆,再不变形。
首先,胯、肩、手同时,肌肉已开始收缩,轨迹还没出现时,停!定格!这是第一点。此时的你:双臂平伸,双腿平直,不低头,不抬头,整个身体像快长方形的木板,记住这个点。
边转胯,边转肩,边划水(用手掌+小臂啊),慢点,体会着,手走到耳朵下,停!定格!这是第二点。
此时的你:“木板”一侧向上倾斜出一点儿,手臂弯曲着,手掌在耳朵下面三四十厘米。恭喜你,你已经做到“高肘抓水、抱水”了。接着转胯、肩、划水,同时,头开始跟着转了,当手划到腰带位置时,停!定格!这是第三点。
此时的你:“木板”倾斜大了,脸不是朝下而是侧下了,小臂和大臂成直角了,离身体近了。再次恭喜你,已经完成了“高肘划水”。接着,小臂内转,让手心朝后,肩、胯继续倾斜,头跟着,当手走到大腿纯侧面时,停!定格!第四点。
此时的你:一臂直伸,划水臂并在大腿侧上,“木板”倾斜到最大,再斜就立起来了,就过了,失衡了,你的脸基本对着池侧壁,一只耳朵基本朝天的。到这儿,你已经完成了抓水、抱水、划水、推水(手心朝后)整个推进过程!恭喜已经苍白了,开始休息吧——滑行…行了,再滑影响换气了!下边,大拇指,对,你没看错,沿着身体侧线往上拉,不许跑偏,拉到拉不动为止,(一开拉,大小臂和手就出水面了),同时,“木板”别转,头转,还要收下颌(就是点头呗,这个很重要),停!停!定格!这个点最重要,涉及“会换气,不累”的真理,也是自由泳最漂亮的部分。此时的你:一侧肩膀露出水面,大小臂呈漂亮的三角形,一只泳镜在水里,另一只在水上,至少嘴的一角露出水面了,稍微再歪下就可以吸到一大口空气,换气完成!
第五点,抽手换气。气是咋出去的?没说吗?讲到“关于换气”再说吧…然后,大小臂从出水那刻起在空中全部放松,松到懈,松到小臂、手掌下垂,吊着,手指贴着水面往前送手,“木板”逐渐复平,边送手边复平,边正头,手超过耳朵后再走点,入水,舒服地入水,再向前伸一下,停!定格!这叫“高肘移臂”,是整个身体的休息,长游不累的关键之一。这回你身体回到了第一点之前,身体平铺在水面,脸朝下,两臂张得比肩稍宽,这点叫零。一个周期结束,另一侧开始下个周期。定点法的关键在于:先机器人似的一点一停的练、品,品品对错再动,懂了再把整个周期圆滑一下。可以只练舒服的一侧(哪侧先?随便你喽,爱哪侧哪侧喽,又没强迫你),另一侧自然会跟上的。陆上练习几天就会让你下水变美,不服试试看,下水吧,记住1、2、3、4、5、0各点啊,以后还会用到,有玄机的。
5、中线和8点、4点
“道理我都懂,怎么一游就变样呢?“道理我都懂,怎么一游就变样呢?”遇到过吧(对了,谁都遇到过,你游你也蒙)?
从这开始就讲你的病是咋来地,又是咋没地,但要先说下定点之外的记号“中线”、“8点、4点”。
中线者,“木板”的纵向中轴线也,人话就是把你美丽笔直的鼻梁线两端延长,上,超过头顶;下,超过脚底。这条线是“毛病咋没地”的关键。
8点、4点,“木板”平铺水面,假想:双指尖顶着一个大钟表的表盘中心,表的9点到3点间连线是水平面,6点在水底,12点在棚顶,则:8点在水面下左侧,4点在水面下右侧。
游的时候,中线是竹签,你是肉串(还是我吧),竹签是轴,我随轴转,来回烤,左右对称。划水时指尖超过中线就来病了,症状有转身过度、腿耍叉子、换气抬头、身体扭曲…各种难看,手的入水点超过中线,一划水身体就上下起伏,像颠马勺,像骑马,各种别扭…手入水后没有去摸8点、4点,腿就下沉,腿一下沉手就变形……最严重的是,换气难,游着累——两条真理都被颠覆了!被颠覆的真理还叫真理吗?95%的毛病来自过中线,抬头是头上下方向离中线,腿沉是下肢离中线,扭曲是身体左右离中线,换气难是没让中线帮你形成“换气口袋”,入水点错误也是肉串脱离竹签造成的…重要不?自己整改吧。
6.转胯、转肩
划水时要转肩,这个你肯定会,划水时要转肩,这个你肯定会,但你忽略转胯没有?两侧转得对称吗?划水时肩关节疼吗?力量是来自胯-肩-大臂-小臂-手掌的传递吗?你知道转得合理会减少阻力速度更快吗?(蒙了吗)这样才对,第1个点那儿,胯、肩同时动,最先抽动的肌肉是胯,让胯、肩拉着胳膊往后动,第3点到第4点间的臂(往前翻,不笑你)是身体转动时拧着动的(推水),这才叫“胯是自由泳的发动机”,也是专家们说的“背部发力”,是巧力不是蛮力。重点是要同时来,否则“木板”就拧麻花了,高手胯不用转多就可以把力量传出去,咱还不行。“半”字是你,上横是肩,下横是胯,竖是中线,写纸上,沿中线对折、放开、折、开,找找角度,别拧瓢喽(上面两点是臂,像你不?哈哈)。
7、头位置和腿下沉早期理论说头要微仰,后来说看前下,也有的说看水底,反正不让低头,怕阻力大,孟哥说:不管他!游好前谁照顾得了阻力呀?听着:腿下沉就低头,平就保持不动,高了就仰头,用头调节腿高低。不到“头开始跟着转”那个点别乱动。游顺时你自然知道哪对了。完活儿!换下一话题!
8、划水和效率有的要点在前边做过戏说渗透,算是有的要点在前边做过戏说渗透,算是预习,这回正说:L形、S形是指划水路线,是手的运动轨迹投影。区别在前段、中段是走直线还是走浪点儿,尾部区别可以忽略。选哪个自己定,跟耗子和猫没关系。还有“宽体划水”,就是S的起点,L的路线,从开始到最后手离身体都有距离。L提高划水频率,S延长划水距离;开始手心朝下是L,朝内、朝侧下是S;L是手下压、拉、甩,S是搂、拧、甩(么最后都是甩)。
有一点,0定点时,两手间距稍宽有利于S形,与肩同宽有利于L形。划水(拉)、推水(甩)最能帮你前进,效率最高,在这儿走心就走水,否则“干划不走道儿”。提醒复习:高肘、手掌+小臂划水,注意:大臂划水作用不大,传力作用大,所以尽早让手掌+小臂垂直于池底,保持的距离越长效率越高。抓水(压)、抱水(搂)是准备工作,做不好也划不好(最终甩不掉)。“拉链手”,这个真没说过,就是想像你面前20-30厘米处,有一根拉链,划水时就像你把它从上往下拉开。拉链也是中线,划水时指尖绝不能过中线啊!这个真说过。
9、细说换气
自由泳英文直译“自由范儿”,也叫爬泳,趴着游的,换气之难难于看见天啊…关于换气,前边有剧透,第5个定点“抽手换气”,“一只泳镜在水面上,一只水面下”,“收下颌”,“嘴角一歪”…,注意,你吸气时眼睛看到的不是天,是岸上跟着你走那人的脚跟,“看见天”就是转过头了。“换气口袋”,是头前进时侧着顶出“换气口袋”,是头前进时侧着顶出个波浪,波峰在泳帽前,嘴的位置是波谷,水在这儿形成个低于水平面的窝儿,正好用来吸气,不用太过转头、抬头,这个窝儿叫“换气口袋”。重点是,不收下颌就没窝儿,就喝水。孟哥建议,别特意找它,找到你自己也看不见,功到自然成的事(怕它?!没喝过几桶水的还好意思说学过游泳?!)。
气是咋出去的?出气比吸气重要!上网打“自由泳长游不累”能找出上百条信息,没几个说到点儿上的,我说:长游不累的关键不是体力,是换气;换气的关键不是吸气,是吐气;喘不是累的,是憋的;即便是累,也是二氧化碳和某酸(忘了,懒得查)积累造成的。
一个运动员动不动就来个1000米的自由泳热身,热身啊,吓人不?铁人三项里游泳1.5公里,之后是40公里自行车,再加10公里跑步,其中百分之二十多是女性。咱一大男人光来个一两百米就喘得像热天的狗了(还敢你你的不),咱体力和人家差那么多?不可能吧?打死也不信!来,定点5之后,嘴一回到水里就立即出气,不间断地,均匀地,口鼻同时地,特别不要被划水、踢腿带得一顿一顿地,到“抽手换气”时胸腔里已无气可出地,不得不吸时地,正好赶上“换气口袋”地,——胡!一口吸它个饱(艾玛,这家憋的)!吸到胸腔发涨,体内没有废气聚积,没有酸积累,就对了(切,说的轻巧)。
可以每划一次水换一次气,也可以两可以每划一次水换一次气,也可以两划一换、三划一换。应用最多的是两划一换,因为总是在相同一侧换气,好练,也符合人体呼吸节奏。一、三次划都是左一换,右一换,练起来难度大一些。别教条,还是看出气情况定,高人有五划、七划一换的,跟肺活量也有关,比这个没意思,别憋坏肾或气炸肺。吐气+吸气,做好真的很难,是自由游学习中最难的部分。(理解,换气之难难于看见天……)但是,这仅是一侧吸气,另一侧也要会,否则换气时眼睛正对太阳,或吸气时“吃浪”(这词很专业,但不用解释)。
然而,不难还有意思吗?不是平蛙太简单了谁有空儿学自由泳啊?想美没点难度怎么可能啊?想游千把百米的用平蛙不得一天啊?再说现在不是正在接近完美吗?追求自由泳的最快、最美、最远不是奥运精神吗(啪!)?嗯?差不太多吧(啪啪!)?
10、最后的难题——打腿
“鞭状打腿”,又一个蹩脚的术语,既不形象也不准确,本人小时经常玩鞭子还是没明白怎么能踢出个“鞭状”,还是泳池里一个大哥厉害:“甩鞋,把鞋甩掉,甩完这个甩那个。”哈哈!东北话果然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语言!这个“甩鞋”还让我明白了“大腿带动小腿”就是先抬大腿再“甩鞋”的道理。试试看,甩的是托鞋,不用多大劲儿,脚面稍绷点,幅度小点,连续不停,对溜!
另一个,另一个…完美的鞭状打腿!两脚踢开的间距在30-40厘米左右,也就是两脚空儿再放一到一个半脚的距离,也就是走路时的一小步,大了难看。打腿是基本功中的战斗机,有6次、打腿是基本功中的战斗机,有6次、4次、2次之分,还有不规则腿,想打就鞭一下,不想就托着,还有托腿游,长游适合用2次和不规则腿。
但自由泳前进的动力却不在腿,准确的说只占10%-20%,却特别消耗体力,所以除非冲刺,否则你别使劲刨水,否则累死都不知道咋死的,否则真理再次被颠覆…被颠覆的…咳咳…先练好它肯定对,但分清并练好6、4、2腿难度不亚于“难于看见天”的换气,两个难点同时练用不了几天你就会放弃,所以孟哥建议哄着来,哄哄自己先别练它,先游起来保持兴趣,兴趣没了,啥都没了。
如果真想从扎实练基础开始,光趴着练打腿没用,不练都会,要加转胯,特别是侧身打,换侧打,再试着体会换气,这就是外国教练特里的方法,真的有特效,建议看看,里面有美女也有帅男哦,别说没告诉你哦。
11.游泳健康
关于技术就说到这儿吧,只是个基础,大概,还不一定对,说全了哪一项都可以写本比《日子》、《月子》还厚的书,我没那能耐了。
再说说安全、健康的话题吧,锻炼、运动是科学,要乐趣,不要胡来。安全入水,下水前人的体温是37摄安全入水,下水前人的体温是37摄氏度,标准泳池水温26-28摄氏度(实际多少你懂),开放水域更低,一个猛子扎进去会怎么样?
一个字:作!两字:危险。人体会在这种刺激下倒吸一口气,是一种应激反应(光有心理准备不行),水会直接“顶你的肺呀”,俗话叫“呛水”,严重的可以致命。怎么办?第一次下水前至少要先往身上撩些凉水(看过电视上运动员赛前这么做没),或者慢点下水,体弱或敏感的尤其注意。别闹。
低温症,身体过冷会打寒颤,这叫自主生热,是保护肌体的生理反应,再下去就是低温症,核心体温下降,血液从四肢回流以保护心脏,再下去就手脚刺痛,再下去就无知觉,昏迷,嘎!过去…。所以没两下子别去冬泳。水里别超两小时(不是人家馆里抠,有道理的),冷了就出来缓缓,没到低温症也有害了。谁刚下水心脏都会加速一会儿以适应温度骤降,这时悠着点儿,一会儿再疯。
自由泳肩 ,不是“背部发力”或“发动机传力”的蛮力划水、错误挥臂,早晚让你得上一种叫“自由泳肩”的关节病。关于游泳安全、健康方面的事儿多去了,还有卫生方面的,自己找找吧,总之一句:别让锻炼变成蹂躏。
啰嗦几句,孟哥不是运动员,不是老师,更不是教练,而是和你一样的“二五子”,我没教你什么,只是自学者间的交流,只是在分享我自学乐趣的一部分,你大可嗤之以鼻或一笑了之。
《道德经》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你至少是“士”,我却“啥也不是”,本就说着玩的,别当真,学错或出点儿啥故事,本人概不负责。若你不幸从中学到了点什么,纯属误打误撞,不谢。至于文中对错,请自求证,有了心得咱再交流。剩最后一句了?
水漫漫其泱泱兮,吾将泳往而直前!
2019.5.16孟哥写于泳馆因扩建歇业(不让游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