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鲁宁:巴黎艺术之旅散记
飞机降落在巴黎戴高乐机场的时候,天刚蒙蒙亮,还下着小雨,有点凉。我穿上毛衣,跟在队伍后面,心情十分激动。我想下雨也很美丽,因为这是巴黎。我急切地想要看到她雨中的样子。
十多天的欧洲访问,先后到了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和梵蒂冈。流连巴黎的风光,探秘卢浮宫的神圣,分享塞纳河的情调,游走沉醉在阿尔卑斯雪山之上、瑞士的碧水山林之中,罗马古城之下……倍感珍贵。
激动到天明
巴黎,世人心中的浪漫之都、甜蜜之城,更是艺术家一生必去地。
我们到达凡尔赛宫时排着很长的队,天阴着,但是,我喜欢这样的天气,风云涌动,光线也随着不断的变幻着,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意境和光彩。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记录了几百年法国宫殿的历史。路易十四是与康熙同时代的西方大帝,他偶然看到大臣富凯修建的豪华家庭城堡,十分震惊愤慨,撤了他的职,并开始建设自己的宫殿帝国:凡尔赛宫。他下令全国所有建筑都停工,集中力量修建凡尔赛宫。1660年建成迁宫,1789年遭沦陷,成为废墟,1833年奥尔良重建,一波三折。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奢华,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雕刻、油画不计其数,许多以圣经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宫廷聚会为主题,内容尽管离我们很远,但艺术水平之高,画面人物之生动,令人震撼。最漂亮的是镜廊,它全长72米,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镜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恢弘,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凡尔塞宫之后,俄国有了奥地利一世圣彼得堡、夏宫,玛利亚维也纳有了美泉宫,还有无忧宫,海伦希姆湖宫相继建成这。
看了凡尔赛宫大家都很激动,凌晨一点,我和诗人室友都醒了,开始聊天,为凡尔赛宫的富丽堂皇而感叹,而激动。广垠敞旷的校阅场还在、纯银的餐具依然亮着、昔日奢华的印迹清晰可见……我们甚觉震憾。震憾,在随后几天成为常态,我们为所到之处的每一个物件、每一处场景、每一座建筑而震撼。谋划着回去以后如何创作。

如画的塞纳河
塞纳河两岸美不胜收,名胜古迹一览无遗,我们坐在船上看着两岸的景致,感叹这样的景致任何粉饰都不需要。用手触摸到的,抬眼望到的,用脚走过的,一呼一吸间,都使我们感到这座城市的气息在渗透入体内。艺术,无处不在。一座座古典建筑和无价的艺术作品在这样的气息中,愈发显得瑰丽。这时巴黎圣母院出现了,大家都涌来拍照。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教堂,全部用石材建成,高耸挺拔,庄严和谐。我想起了雨果,这位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大师,有着“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之称,死后举国为其志哀。
有人介绍说希提岛这段的塞纳河的傍晚是最美的,确实如此,那天的云很重,偶尔有缕缕阳光破雾而出,让飘忽不定的云彩有了更清晰的质感。河两岸的建筑在光辉中显得有些黯淡,甚至有些模糊不清的朦胧,河水中有倒映波光粼粼,如诗如画。
时尚的铁塔
艾菲尔塔浪漫时尚,钢铁组成的几何图案构成美丽无比,渴望登塔的游人从早到晚排成长龙,登上塔感受一下狂野的风,喝一杯啤酒看看巴黎的全貌,那又是一种激动和感受。我们围着铁塔,观察,揣摩,拍照,思考。近处的,远处的,树影背后的,楼房半遮挡着光的,风姿各有不同,天空光线阴暗变化,云块变化,形成铁塔色彩的奇妙,你看到的铁塔永远是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画面。铁塔也给这里的一切事物带来了色彩,带来了繁荣,带来了灵魂。
巴黎的黄昏很长,我看见夕阳褪去,天的颜色渐渐的厚重,变成灰的颜色,仿佛听见了夜的声音,云的影子已经淹没在深灰藏青色的夜幕中,抬头望去只有这天鹅绒般柔顺的夜色和那一点洁白的牙月,我们在铁塔的脚下流连忘返,这儿美的力量让观者为之动容,为之兴叹。我是画家,铁塔啊是我的最爱。
在卢浮宫入神听讲
贝聿铭的金字塔真是漂亮,它在皇宫最显眼最重要的位置,它反射太阳的光芒,艺术的光芒,今天是我们探究这座世界艺术的迷宫卢浮宫的日子。导游知道我们团有位油画家,很重视,特意安排了一位精通欧洲文化的副教授级讲解员为我们讲解,馆里规定每位讲解员要带15位游客,我们这组却只有5位。她说卢浮宫的藏品很多,平时只开放3万件,不到十分之一。它的7大馆藏分别是:古东方,古埃及,古希腊罗马,美术工艺,雕刻,绘画,素描,哪一种艺术都够你研究一生。如果你在每件藏品前停留5分钟,每天从开馆看到闭馆且不停也不休息,要10年才能看一遍。她声音很小,却极具感染力,她讲得入神,我们听得专注。每到一幅油画或雕塑前,她专注的眼睛,极具感染力的神情和激动的手势,还没有说话就已经告诉你了,这又是一件怎样的好作品。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油画作品在眼前闪过,我们让思绪任意的流淌,仿佛在梦里,似乎两臂已变成了翅膀,不停地在这艺术的殿堂里遨游、飞翔。
卢浮宫游客太多,拥挤不堪,镇馆三珍宝之一"胜利女神"游客最多,我们挤到女神跟前时,大家的衣服都湿了,使我想起这幅著名雕塑用的是著名的湿衣技法。女神人体的肌肉轮廓从衣衫透露出来,薄薄的衣衫隐隐显露出那丰满而富有弹性的身躯,衣裙的质感和衣褶纹路生动精致绝妙,海风似乎正从她的正面吹过来,那健壮丰腴、姿态优美的身躯,高高飞扬的雄健而硕大的羽翼,都充分体现出了胜利者的雄姿和欢呼凯旋的激情。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者都能看到她展翅欲飞的雄姿。令人叹为观止。
美神断臂维纳斯有两米高,肌肤洁白圆润,眉目情深,唇带微笑,体态优美。断臂已经早不在视线之中,这样的美在艺术中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不再残缺,只有美,美得让人窒息。

一睹蒙娜丽莎尊容
这幅油画岂止不大,而是想象不到的小,卢浮宫却为她专门开辟了一个大大的展厅,用三层防弹玻璃和三层防潮玻璃保护着她。蒙娜丽莎面前总是人头攒动、水泄不通,激动写在每个人脸上,拍照的人们仿佛中了魔,不停地拍。在这里,懂不懂艺术不要紧,见到她才是最重要的事。我也不例外,兴奋的心像是要跳出来。你不论站在哪个角度观赏,蒙的丽莎都对着你微笑,就像她活灵活现地站在那儿。
当时,法国国王把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请到家来,当父亲一样款待,给他建庄园,他临终前送给国王这幅画。
走出卢浮宫,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梦幻、神奇、绝美……充斥着我的心脏和脑海,舍不得迈开离去的脚步,短短几个小时,竟有了恍若隔世之感。被同行的人的呼唤叫醒,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望向天空,只见大片大片的云彩悠然舒展,天高云低,堪比画美,我总算渐渐地回过神儿来了。


神真的存在
大多数人出国旅游,奔着美食、美物而来,我们此行却是艺术之旅,每天看到的听到的,转到大脑里便在构图,在取舍,在想如何突破自我,或者在固守中挣扎?这种旅行肯定是不轻松的,但也正因为不经松而格外有价值。
走出圣彼得大教堂,一直没有人说话,大家彻底被教堂的精美壮观和动人的神话故事、以及从世界各个角落赶来的虔诚教徒所惊叹折服。我无法用语言描述我内心受到的震撼和经受过洗礼般的心情。这时,阳光穿透云层,几道光茫刺破沉寂,似圣灵之光。怪不得凡是有圣母的油画作品,其背景都是阳光明媚。是的,神的力量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神真的存在。
梵蒂冈只有0.44公里面积的城市,彼得天主教堂,那中世纪歌德尖顶,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柱式,和巨大有穹顶,巴洛克的华丽,都是最生动、最美丽的,无数杰出雕塑油画作品令人永生难忘,无数圣经传说故事叫人顿悟人生。
艺术就是神,艺术超越宗族、超越信仰、超越国界、超越时空。
我们还看到了每年接受120万双眼睛注视的大卫雕塑,米开朗基罗大师29岁时作品,人体美的颂歌。有位观光客看着看着突然昏倒了,我也觉得晕炫,这哪是人手雕琢而成的石身?他分明是在历经数不尽的目光深情注视后,由人们对力量、正义、青春、解放、极致之美的渴慕形塑而成的。我说的难道不对吗?

油画崛起于中西合璧
卢浮宫是油画的海洋,许多绘画表现得极具现实意义,既赋予社会风貌的描绘,也注重人物与环境关系的表达。通过色彩、光线、明暗对比,揭示社会矛盾,反映平常人生活。相比之下,中国画更注重笔与墨合,情景交融,以线存型,线墨相随。在人体画方面,欧洲油画所表达的多是从形体的美来揭示人类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相比之下,中国的人体油画受世俗之影响而过于稀少,日本人体画则过于表现肉欲。就中西方绘画艺术而言,西方绘画受“黄金率”的束缚较重,且越远古,表现的越加明显。难怪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一根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虽然我们不能断章取义,但罗丹的创作思想肯定受到“黄金率”的影响。而中国数千年以来的绘画就以意为先,以型写神,追求情趣。
从文艺复兴一路走来,欧洲的美术史波澜壮阔,油雕大师层出不穷,随着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和抽象艺术的不断涌现,欧洲油画艺术创新、革新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有些现当代的艺术家开始关注和研习中国画的创作手法了。许多拍卖顶级作品,都是中西合璧的杰作。有人说这是欧洲的悲哀,我说不是,而是艺术同源,是艺术想通,是东西方融合。

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按照计划,我们要问鼎阿尔卑斯山了,大家不免有些兴奋。想起玉容雪山,想起喜马拉雅,如果说最美丽,典雅,气派的还是阿尔卑斯山。它绵延整个欧洲,冰雪终年不化,纯净的空气如冷咧的清泉沁人心脾,我们多希望正吸着的这一口空气,能此生绵绵不绝。沿途景色变化不断,远处绵延的雪山,湛蓝的湖与近处欧洲乡村景致浑若天成。静谧和谐,如诗如画,叫我们那一番如痴如醉。沿线所展现的宛如童话般的秀灵与美,远超我的想象。勿怪我们惊呼,勿怪我们叹息。
终于登上海拔3454米的欧洲之巅少女峰了,山峦起伏,华贵妖娆。立于峰顶,举目四眺,天宽地阔,风光迷人,座座雪峰如同柄柄利刃直插云天。皑皑白雪与璀璨的阳光交相辉映,在深蓝色的天幕衬映下,格外耀眼,层层白云似涌动的波涛,纯净、圣洁、神奇、神秘。
登少女峰必坐神奇带齿的三轮小火车,早在120年前,在海拔3454米之巅,铁路建了16年,了不起的先人啊。小火车有暖气,巨大的车窗框出一幅又一幅自然之画。车窗还可以随意打开,满足乘客拍照需要。
在少女峰就餐另有一番情调,餐厅不大,但非常温馨,可挑选的食品也极其丰富,几乎该有的都有。当然,价格也不便宜。想想身处海拔3454米的山峰,室内暖融融,室外冰天雪地,实在是人生中难得的一次关于呼饭的历史纪录,值!听说还有悬崖酒店,还有永远订不到座的木屋酒馆,酒馆所有的房间均以山脉的名字命名,房间号码亦与同名山脉的海拔高度一致。


喜欢奥赛博艺术作品
奥塞博物馆的艺术作品和我的画风格相近,可惜的是整个博物馆禁止拍照,喜欢的莫奈、马奈、梵高只能记录在心。颜料被笔触一丝丝带入虚幻当中,神奇地变成了一棵棵绿树,一片片荷塘和月色,一张张面孔,看似被扭曲了的真实的色彩,其实那正是画作的灵魂,画家注入的生命和感情。每一位巨匠笔下的真实已经不再是我们眼中客观的世界,而是他们的世界,是他们主观世界的释放。在他们思想的余念中,我们寻找自己的灵魂。展品之间的窗外,挥之不去的天际线上的洁白色的圣心教堂,呼应着同样白色的云彩,这也是我们唯一能拍下来的上天安排的画作。
在瑞士加油站,大家一阵骚动,因为金发碧眼的白人女孩,纯洁美丽犹如天使。震撼啊,美得简直难以想象。我还看到了好看的中东人、帅气的米兰的小伙……他们以及肤黑如漆、轮廓明朗威武的卢浮宫女警察,以后会不会出现在我的作品里?我为自己的想法逗乐了。
如果几天的行程使我如坠入梦中不能自拔,那是因为建立在完美之上的情感总是太虚幻,而铭刻在现实中的情感才能烙上最深的印记,久久不能磨灭。记住吧,这趟欧洲艺术之行。







写于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