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阅读的故事
关于阅读这件事对我来说开始的挺晚的,刚开始是跟大学闺蜜一起,她特别爱看书,我呢就在校门口的书店租漫画和郭敬明、张小娴陪着她打发时间。后来开始一本接着一本的阅读是毕业后参加工作,一周的事情基本上半天就能完成,上班实在无聊。又是新人不敢开着电脑追剧就只能一本接一本的看小说。主要是看言情小说,豆瓣上推荐的言情小说都看了个七七八八。那个时候是用手机app看书,而且app上的单行本都是免费的。记得当时和我一起看的有裕儿,欣儿。我们都看言情小说但是每个人看书的习惯却不太一样。我是比较纠结的那一派,选书一定要在豆瓣里评分9分以上的里面选,不但要看简介还要看书评然后再研究作者。反正看的书不管是写作手法还是故事框架都是大家都觉得极好极好的。以至于现在电视剧里翻拍的那些剧集基本上我都看过原著。当时一边看还一边想着,这些书要是拍成电视剧那该多好啊。几年后梦想成真了,我却已经不再看电视剧了。而裕儿那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感情空窗期的缘故,按着手机阅读app推荐顺序下了无数本古代言情小说(她只看古代的)一本接一本的看。有一次我看到她的手机阅读App书架上全是那种妖媚的古装女人封面(为了吸引读者,运营商会给书取一些特别低俗的名字或者用一些跟书内容完全没关系的图片作为封面。很早以前很喜欢的一部穿越类小说叫《满朝文武爱上我》当时别人推荐给我时被我翻了好几个白眼,我推荐给其他人时也被翻了好几个白眼)。我看着裕儿书架上那乱起八糟封面图取笑她说就像以前地摊上摆的那些小黄书。欣儿看书就随和多了,比如我选书很纠结以至于一本书快读完的时候我心里就开始焦虑。裕儿虽不挑剔却只看古言。相比起我们两个欣儿就随和的多了,映像中她什么都看从来不挑而且看的特别的快,一目十行绝对没有问题。虽然我们阅读习惯不同但那个时候我们都很喜欢桐华。我几乎看完了她所有的书。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怀念那段工资很低但工作很闲的时光。
后来他们都先后离开了那个破地方展开了各自精彩的人生。而我依然呆在那里看书,依然会先在豆瓣上看书评很痛苦的选书。只是不再看言情小说,慢慢的开始看推理类的小说。当时很喜欢的一部是《死亡通知单》五本一口气读完,很是过瘾。那个时候读书已经不再用手机了。汪先生送了我一个kindle,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那是他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我记得我很激动的告诉裕儿:我马上要有一个kindle了,她很不屑的跟我说“那会成为你一个很贵的废铁,因为她老公买了一个已经如废铁般呆在家里”。然而现在我可以很骄傲的告诉她kindle在我这里的使用频率很高,我的包里可以不带手机但一定要带上kindle。那段时间也读了很多的东野圭吾。
我是为什么开始不看言情小说而开始看别的书呢。除了有点看腻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契机,那个时候周围熟悉的朋友都相继离开,而我依旧呆在那个完全看不到前途也体现不了自身价值工作环境也超级差的破地方。我记得当时一个刚来的同事跟我聊天:姐,你说你读大学有什么意义,我中学都没毕业也和你在一个地方工作领同样的工资。听完这话心里说不出的难受。那个时候的我考公职已经考了六七年,每年都参加每年都考不上。还有一个两三岁的女儿。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悲哀,或许是我的心比较大也没觉得老公和婆婆对我有什么不太好的,就没在意一些细节。直到婆婆反复很多次用羡慕的口吻跟我聊起谁谁谁的媳妇中学都没有毕业,一个月挣4000多呢!我才反应过来自己原来是被嫌弃的那一个。但是我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于是我疯狂的开始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每当心里难过的时候我就想:拿我跟那种人比,我不一样啊,我那么喜欢读书,我多高级啊,我多么与众不同啊……也许这是我那个时候唯一能做的感觉上能让自己很高级的一件事情了吧。
然后,我历经八年在那个破公司快倒闭的时候终于考起了公职。也生了二胎。工作环境变了,周围的同事也变了。我的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开始坚持健身、认真的练习写毛笔字、一边学习一边有模有样的做甜品……不会有人再看不起我。但是我依然在读书,只是对于读书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有人看到我还能专心的一本一本读书的时候,都会表示赞叹:好像在这样繁杂的社会能静心读书的人不多了。现在的我确觉得,读书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就跟一些人喜欢看电视一些人喜欢打麻将一样。各有所爱。
但是对于阅读的内容确让我迷茫了,我不知道读那么些书对自己有什么意义。为了显得高级强迫自己去看一些所谓的很高级的书(大师级别的书,一般都不太好读)我给自己每年读30本书的任务,并关注了书单狗。年初就给自己准备阅读清单。但是我慢慢的发觉自己读书的效果越来越不好。以前再不喜欢的书我都会咬牙把一本本书读完,仿佛这是一种仪式一旦开始就要有始有终。而现在好些书只读了一半就扔到一边读不下去了,我曾一度怀疑自己已经不喜欢阅读了。直到我读到了《偷书贼》,读着读着,不觉时间流逝,到了最后一页,合上书还恍恍惚惚,揉揉眼,才仿佛重回人间。专注带来的愉悦感,真是久违。我才慢慢的找到读书的意义。对于这个年纪的我来说,读书已经不再是为了要提升什么能力或者学习某种技能,而是为了享受那种让人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而判断一本书好不好也不再是看豆瓣评分或者是书评里那些夸夸其谈,而是比较简单粗暴的看那本书能不能让自己一口气读完。所以最近读的书虽然少了但是整个人变得愉快了。
以上就是到目前为止我跟读书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还会一直持续下去。这个故事里还会出现我的女儿和儿子。我也没有什么可以教给他们的,只希望他们能从小就养成这个习惯。就像毛姆说的: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从很小就送给他们一个避难所,这是多么大的一份礼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