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人都去哪里了?(下篇)

▼
文 /Jenny
前文讲了,利用熟人以及社交媒体搜寻你的小哥哥。
很多人说:Jenny,身边的好货早就被吃光了,我又不像你那么会在微信上撩小哥哥,怎么办?
那么可以试试今天这一篇。

没有社会资源可以用,又没有热情七大姑八大姨来操心,怎么办?
最优选择:走出去,去到优质男人出没的地方。
天天在同样的时间,做同样的事,走同样的路,去同样的地方,吃同样的饭,回同样的家,一路上遇到的只能都是同样的人。
这样永远都是原地踏步,只有在自己不经常出现的地方,才可能发现一些其他领域的人,也容易被别人发现。
那优质男人都在哪里呢?
反正绝对不是在探探陌陌王者荣耀、酒吧夜店街头搭讪里。

拜托,优质男人怎么可能出现在这些地方?
他们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为工作做准备,不是在享受生活,就是在去享受生活的路上,
谁有空在转过街角的时候注意到擦肩而过的、平凡无奇的你??
所以期待优质男人会从天而降的人,放下你手里的玛丽苏小说,醒醒。
能遇到优质男人的地方,也就是他们不得不出现在公开场合的机会:工作,休闲。
比较难的是正式工作场所,因为不容易有交集。
高端写字楼和住宅区的商业区里,也只能在餐厅、咖啡馆会见到很多在谈生意和处理工作的男人,但是这个方式有赖于运气的同时,还需要具备惊人的美貌或者像Samantha一样卓越的social能力。
我们重点说一下比较自由一些的、非正式的工作和场合。
比如创业者和自己做生意的人,比较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

隔壁团队的同事说,她有一个周末去见朋友,去了一个从来没去的私家咖啡馆,遇到一个很爱聊天的老板,看她带着电脑和书,就问是做什么的。
同事说新媒体。老板一脸恍然:我知道这个!有朋友也是做这个的!
那会儿没什么客人,他们就巴拉巴拉聊了小半个小时,最后老板很热情地给她推了一个朋友,做媒体宣发的,表示可以介绍广告给这个同事。
看,喝一杯咖啡的机会,多了两个新认识的人——虽然并不是情感上的目标,但是,这个路数是值得参考的。
而且有一些工作是有地域区分的,喜欢哪个款就去哪个工作聚集区。
比如西二旗就是程序猿的天下,各个文创园里出没的人,大都是做新兴产业比如娱乐、媒体的人,创业者也很多。

(在一二线城市,这样的活动还蛮多的,
而且很多都不需要门票。
你只需要的只是多关注相关公众号,
很多自媒体会举办线下活动)

(我也不知道那天我俩穿成这样去干嘛,
在纠结要不要放这张照片的时候。
编辑说:给HOT男士来的读者一点福利吧。)
大家都很喜欢在咖啡馆里工作,累了还会起来溜达一会儿,是个不错的接触机会。
比如现在写字楼几乎都是禁烟的,楼下空地总是不间断地有三三两两的男人们在抽烟,
可以去借个火,聊一支烟的时间。

(《志明和春娇》就是这么认识的啊)
我总觉得会抽烟的女生不大容易有异性资源困扰啊,哈哈哈。
第二种非正式的工作场合:各种会议和商业活动。
不管是工作还是在上学,只要你有一个说得出口的背景,就一定有机会参加一些有名头的活动,
比如职场人士,一定会有行业会议、商务酒会这些,
体制内的人,也会有外出学习、集中培训的机会,
学校里,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术交流、社团活动等等也不会少。
这种场合本身就是有筛选标准的,出现在这里就代表着一定程度的“有所作为”,
怎么着也不会有特别差的人出现,所以是一个相当高质量的社交场合。
连接触的借口、聊天的话题都是现成的。
就围绕会议或者活动的主题,想问一下觉得疑惑的部分、听听不同观点,
或者自己有遇到什么样的困境,想听听别人的建议。
如果是不同行业就更好了:
“你是做这个的哦?我一直都好奇,那个是怎么运转的啊?我听说过很多关于你们这个行业的传言,是真的吗?”
这种质量和效率都很高的局,只要有机会,就尽量去参加。

然后我们说说休闲的地方。
也可以分两种。
一种是有门槛的,展现的是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比如高端健身房、网球场、高尔夫球场、马术俱乐部等运动场所;
比如有经验、有门路才会经常去的私人会所,藏在小巷子里的私人酒馆、私房菜馆等等。
我之前住的那个小区附近,有一家威士忌吧。
不大的门脸,门口有竹林,如果不是偶然经过多看了一眼,都发现不了是一家酒吧。
门口玄关挂了很多画,据说老板有一个画廊,所以这里很多国内外知名的画,会定期换。
绕过玄关就是令人震惊的占满一整面墙壁的酒架,有很多限量威士忌,据说老板是个威士忌收藏家,单这些酒价值就几千万。

这里的客人基本都是会员制,偶尔也有我们这样的闯入者。
客人们要么安静地看画看杂志,要么跟旁边的人或者调酒师小姐姐聊会儿天,整体氛围特别棒。
偶尔老板也会办一些品鉴活动什么的,很多人就会带着朋友来玩。
像这样的场所,有时候是他们休闲放空的地方,有时候也是必须的,是这个群体有生活品味、有闲钱的特质的体现,也是属于他们的社交手段。
这其中门槛最低的大概就是健身房了。

会去健身的男人,都是工作稳定、生活自律、有闲钱、有时间、有上进心的人。
尤其是早起健身的,不仅是能战胜赖床的牛人,还说明很大可能是没有糜烂夜生活的。
而傍晚或者晚上去健身,则很大可能是单身,不需要约会,不需要早早回家。
这种地方可操作的余地也很大。
就一脸羡慕地看着他的身材,苦恼地表示为什么自己就做不到就好了。
他们会非常骄傲地展示自己的肌肉然后带你飞的。
我的健身房就在国贸,年费大概2万左右,里面的男生,看得出来都是精英,除了练到刚刚好的肌肉,低调有质感的运动装备,最重要到是完全没有那种在女孩子身上乱瞟的目光。
大多数时候只关注自己,练完就走。难道不是很值得一撩吗?
第二种是门槛低、比较生活化的,展现的是体验生活的多样性的追求。
之前我们介绍日本那个识别真假有钱人的节目的时候提到过,
有钱人有了钱之后会买什么呢?
那位大佬就说,要买体验。
所以,可以增加生活体验的事情和场合。
也是大家可以尝试的方向,书店、艺术展览、小型演唱会、义工活动、兴趣培训班等等,都可以去试试,至少自己也真的长见识了。
我还有几个设计师朋友,每年都要去Art Basel艺术展逛一圈,这个展览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明星去参加,想碰个有钱有品的文艺男青年不是男士,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领撩到手。


还有我比较喜欢的短期游学,基本上都在一个礼拜的时间,大多数去海外。
这类游学项目通常有个很明确的主题,比如我去台湾的主题是人文,去日本的是禅茶佛,去印度的是心灵洗礼。
当然也有一定的成本,但是也可以帮你快速筛选出一批有消费能力,有共同兴趣爱好,以及有长时间相处(前面说了,游学基本要一周,这一周里面,天天吃在一起,玩在一起)的男生了。

注意,不要活动一结束就下课跑路。
留下来跟周围的人聊一聊,这个时间才是认识人的时候:
有没有共同爱好?有没有共同背景?有没有机会下次再约?
我曾经看过一个美剧,讲的是一个一心想嫁给有钱人的姑娘,报了一个教富二代们如何管理家族产业的培训班,
假装自己是个富二代,想伺机拿下一个真富二代。
然后她就发现这些人每节课前都会早到十几二十分钟,互相social交流。
于是她就把上课时间压缩很紧,努力早到好加入课前聊天小团队:
抱怨一下刚刚开会时候公司员工有多蠢啦、聊一聊上周去哪里跳伞啦巴拉巴拉,
果然成功打入圈子,被另外三个富二代约好周末一起去跳伞玩。
到这里,有同学可能会有一个问题:你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能参加这些活动,那我至少也得有一个一技之长吧?
现实就是,我没有,我不会玩,也不擅长跟人搭讪聊天,去了被人嘲笑吗?
并不是。
参加活动或者各种饭局酒局,不见得一定要会玩。有时候大家就是太低看自己高看别人了。

我有个朋友是做娱乐媒体的,刚入行时候有一次被前辈带去酒吧玩,据说在场都是圈里人,还有两个五六线小明星。
朋友开始一听,哇这么厉害吗好担心露怯。
但是为了坚强人设不倒塌强撑着去了,结果,发现在场一半人的连骰子都玩不转,蹦迪水平也就麻麻的。
他回来就跟我吐槽:果然距离产生美,你越是敬畏什么,越更要接近什么。
很多时候就是我们在幻想中把对方抬得太高,其实他们根本不在意你是不是个老手,
只要能聊聊天,开开玩笑,整体玩的开心就行了。
我自己也参加过一些完全不懂的局,比如球类运动局,狼人杀,街霸的游戏局,我根本不会玩。
但是男孩子是不介意这个的,大胆表示自己不会,无辜无助地看着他们,他们会手把手教你。
实在是做不到的,没事,一步步来,先不要追求直接找到目标,
先找一个会带你玩的人。
任何一个聚会,你总会发现其中有那么一两个社交能力很突出的人,
结交他,他必然还有无数个局等着你。
这种人就是一个社交结点,一个经过筛选的人脉资源库,辐射着无数的人脉资源,会让你的社交效率翻倍。
这种人往往是外放的活泼开朗型,很愿意分享资源,
所以很容易结交,你所要做的只是夸他,表达你对他的羡慕和向往。
一句“哇你这个活动太好玩了吧?/你的生活也太精彩了吧好羡慕哦!”
他就会无比热情地邀请你下次一起玩。
然后你就可以既期待又无助地问他:
我可以去吗?我都没玩过,会不会玩砸了呀?那我就把自己交给你了,大佬带带我~
其实你们生活中的活动肯定不少,为什么有的人去故宫排个队,都能加到小哥哥的微信,而你不行,你缺的不是颜值,身材,也不是撩汉技巧,而是胆子。
Go head,girl,just go!

本文文字内容原创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