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名专属故事
查看话题 >我的笔名专属故事
恰荣~是我的笔名。起初,我没有想到可以拥有一个真名以外的名字来认同自己。文学,我从初中开始喜欢,我小时候就像很多孩子一样,喜欢听故事。在班级里布置作文以后,从来没有一篇是抄袭别人或者让别人替我写。对我来说作文不像其他作业,是要有所思的。
尽管在在书本上知道课文的作者是鲁迅,但是不知道那就是他的笔名。后来上了大学以后,我慢慢知道了只要是一个喜欢写作的人就可以取个笔名。我知道这时候的笔名只是装逼而已,味道已经不是以前的那种了。文青们都喜欢自己给自己取一个名字,但是自己听起来就别扭很多,用了几次最后弃之不用。这点很像,当初年轻的时候疯狂写作,写到中年有了一定的程度,就枯萎了永远创作不出任何作品的那些人。
那时候流行写博客,我们用藏文写博客,网站编辑那天精选了自己的博客文章就高兴地每天惦记自己的文章。这时候,在部落格里遇到了很多有资深的写作爱好者,成为了朋友的,喜欢思考的种种朋友聚在一起你发表一篇,我也发表一篇,蹭个热点等等。总之,有了部落格的环境以后笔名这个东西逐渐地起了作用,虽然他只是一个外壳而已,但是他依然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思想散发的美。不管用不用自己的笔名,认真地使用且好好正确地利用好。如果,在笔名上出现一些不愉快那么别计较,这是我的朋友卡瓦娘吉对我说的。
他是我的朋友,是我认识文学的一扇窗。那天晚上,他一开口我似乎看见了外面的世界,原来文学是这样的啊。之后的每天我都关注他,读他的文字,读他的博客等他占据了所有的文学领域。有个笔名多酷,而我知道自己没有那个想象力取不出来一个耳熟能详的笔名来,于是请求他给我起个笔名。他给了我三个笔名:于(གཡུ);尔多(འུར་རྡོ);水珠。第二个我用了一段时间,我不怎么喜欢石头,因为我是一个有生命的鸡蛋的缘故吧。我放弃了用这个笔名,后来我用了第一个笔名,大概用了两年的时间,中间我随性于后面加上贡却(གཡུ་དཀོན་ཅོག)。后来,我突然发现怎么能用这么多笔名呢,要做就只做一件事。打算继续用“于”这个。
某一天,终于有一个网友在博客网站上署名为“于”。被我看到了,我不是什么有名气的人,连小有名气的也不沾边。所以,我又找了卡瓦。那时候我已经大三,他毕业一年了,可能是在写回乡笔记系列的散文吧。生活中惊喜也好,挫折也罢,我也过了很久才读懂那些文字。他说这点事事情上别计较,他重新给我发来一个笔名:“恰荣”(འཁྱགས་རོམ)我很清楚地记得他截图word上的这两个字。恰荣是冰川的意思,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把中文写成冰川两个字。他还说:我喜欢冰川,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是热爱某个东西的。他说你的外表像个冰,很适合我。
已经七年过去了,我在所有的社交平台上使用同一个笔名。笔名并不是重点,而是自己在坚持做一个真正的自我,在繁琐与简便之间似乎没有发生变化的一种东西。虽然他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快五年了,16年我去拜访他的父母,我就告诉他们他给我取名叫做“恰荣”,谢谢你!
© 本文版权归 恰荣འཁྱགས་རོམ།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