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说话,是一门艺术丨如何让人感觉“你很懂我”

两个人聊天时,
通常我们都会去听
什么是自己感兴趣的,
迫不及待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对方想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却没有相应的回应。
往往会出现两个人各说各话,最后图了个说得痛快,鸣金收兵却没有引起任何情感上的共鸣。
人只用两年的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去学会听人说话。
真正听懂一个人说话有着大大的学问。
如何从一句话里听出他话里有话,他欲言又止没有痛快淋漓的表达出来的意图? 他说这段话给你听的目的是什么? 如何回应对方让他感觉“哇,你真懂我~”?

这就好比我们真的听到对方,透过他讲述的这个故事,听懂他背后所蕴藏着的,说不出来或者连自己也意识不到的情感,纠结,渴望或者执着。
所以,听,是一种能力,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是直达对方灵魂的钥匙。作为心理助人工作者,倾听的能力更是和来访者工作的第一步基本功。

在这个美好的周五晚上,我带领了华康心理的热线志愿者开展了一场《聆听的艺术》,在两个小时里大家一起放下尘事,开启心灵,用心去聆听同伴的心灵故事。
人员不多的聆听小组,彼此可以走得很近,连接更深入,开场的姓名串串烧很快就把大家连接起来,生动欢快的自我介绍让组员们迅速活跃起来。像小太阳能给别人带去温暖的Julia,好奇好静又好动爱好烘焙的霜霜,一直在努力的文凤JoJo,爱好中医正在学习中医的琼,此刻有些空白的我,别人眼里安静但更喜欢自己活跃好动的丽。

聆听分为七个层次。这是我在三年前曾经深度参与的聆听训练,由一位自愿者作为案主分享一件事情,大家通过这个个案,进行聆听的学习和练习。Julia很快就决定信任这个团队,把最近困扰自己的一件事情分享出来,作为个案提供给大家进行学习和讨论。
聆听,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当别人正在说话的时候,不能插嘴,必须听别人把话说完,哪怕你很想说,咬断舌头也得把话吞进去。同时,想要学会聆听,首先得把心门打开。
第一层次:你听到了什么-抓取你听到的关键词,复述原话。
霜霜第一个开始复述,惊讶这个小女子的听功,几乎一字不漏的把原话复述出来,相似度达到95%以上。接下来JoJo和琼的复述也不错,基本都能完整的还原,丽的复述也不错,除了中途被手机打扰的部分接不上。
作为沙龙带领者,我认真的聆听着组员的表达,同时为大家感到骄傲。华康的热线志愿老师们的专业素养很高,在提供心理服务的有着严谨专业态度和认真服务精神!
第二层次:你听懂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把案主说的话再度表达出来。
到这一层组员们开始有点烧脑了,需要用自己的话说出对个案表达内容的理解,开始出现自己的理解。
听到的信息会经过大脑处理,会自动选择自己想抓取的那部份,解释也会因自己的理解不同而出现偏差。听的时候需要放下自己的观点和执着,全身心的接收对方的内容。
往往误会容易从“听”开始产生,“听错”一句话,自己对这句话的诠释发生改变,冲突也就来了。那么,改善沟通,从“听”开始。
第三层次:听懂案主整句话的意思
到这一步,难度就上升了。如何用简单直接的一句话整理出案主十几分钟表达的内容。
这一步可以锻炼我们迅速抓取对方表达中的核心内容,以及精炼的提取下一步交流的中心内容。
在进行总结的时候,实际上是我们从故事的细节和情绪中退后一步,以更加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全局,看到整个故事的全貌,以旁观者的姿态看着组员们抓头烧脑的样子,我静静陪着她们按着各自的思路进行整理和表达。
第四层次:听出弦外之音
听出案主讲述的故事之外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或者隐藏着的连案主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表达。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层次,做到这一层,会让对方有“找到知己”的感觉,因为你懂他。这是最难的,也是中心。
组员们一轮一轮地练习,猜测Julia的话中话,Julia只能回应“是”或“不是”, “有”或 “没有”。 这个环节很好玩,进行的时间也是最长的。
霜第一个表达,她说了三点相对来说是比较明显的;JoJo表达的时候她的眉头好像跳舞一样动来动去,配合着眼神的移动,看得出她在努力的思索,显然这个环节难住她了。琼的表达很慢,但当她说出她所理解的话中话的时候,Julia恍然大悟,迫不及待的表露出“对啊,就是这样的”的感觉,甚至后来戏称琼是“灵魂伴侣”,对她的回应给了5分的满分。丽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得到Julia的肯定回应。
其实这就是这就是“共情”里的深度共情,读懂对方“希望”这部份的内容,共情看似容易,实则不容易,难就难在“希望”这一部份。一旦读懂了对方,就会有那种“你好懂我”的感觉。
第五层次:你听到对方的正面和负面的情绪是什么?先表达正面情绪,再表达负面情绪。
这是找感觉的部分, 在表达时人们一向擅长说想法和决定,不擅长说感受。一个感受力强的人,往往通过对方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读懂对方的情绪。
所以在这个环节里, “听”的部分是感受对方的情绪,“说”的部分是传递自己的情绪。 在说案主正面的情绪时,积极, 热情,顾全大局,热心…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读到Julia身上的积极能量,Julia也真诚的接纳组员对她的反馈。
轮到说负面情绪的时候,突然觉得大家的用词比较小心,用偏中性化的词汇表达。 这也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常用模式,但在这样真诚和专业设置下的团队里,我鼓励大家尽可能真诚的表达。 在大家的启发下,Julia也反省自己的负面情绪,相信她的困惑已经在这几轮的表达中得到了答案。
第六层次:听到对方表达的动机
这一轮比较顺利, 大家解读到Julia期待通过这样的表达整理自己的思路, 调整未被解决的情绪, 期待在专业成员的倾听中得到理解和支持。
第七层次:总结案主的行为模式
这是六轮下来最终引导到的终点,组员反馈了大家读到的Julia的行为模式,并对她进行一定的反馈, Julia也终于可以开口说话,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并对每位组员表示了肯定和感谢。

通过这次沙龙,我作为带领者感受到团体的“在一起”所带来的满满的能量,有收获,有感动,有喜悦,活动结束时身体感觉到热乎乎的, 情绪也变得饱满和美好,感恩这次相遇, 感恩所有在一起的组员,感恩华康让我们以如此美好的状态相遇。
作者介绍
李凡

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际NGH催眠治疗师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沙盘游戏治疗师
收费标准:500元/60分钟
擅长领域:
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咨询取向;
擅长帮助来访者改善恋爱情感与家庭、青少年教育、人际关系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