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讨论动物保护时
查看话题 >生命感悟——猪的分娩
今天发的文字基本和驯化动物有关,这是因为我准备把一篇写了很多年的文字发出来。这篇文字写的是我对猪这种动物的不理解。本文已最低程度地减少了令人作呕的图片,并且调整了原文的顺序。请不要在饭前饭后阅读。视频不让我发,算了。




驯化动物,或称为家养动物、牲畜,它们的分娩常需要人的帮助,尤其是第一次生产的动物(初产雌性)。没有人的帮助,初产雌性可能会拒绝后代、拒绝哺乳,没有母幼联结的出现。这种联结建立的结果是,母亲爱孩子,想要和孩子保持紧密距离、想要哺乳,而孩子能认出母亲,并依赖母亲。联结的建立需要母亲主动发起,但她们很可能因为缺乏激素(催产素)或是经验不足(缺乏学习),而没有行动。此时就需要人的帮助了。



对牛来说,牛舔孩子是建立联结的方式,如果她没这么做,就要往小牛身上放食物,如谷物,让牛间接地完成舔的行为。如果母牛因激素或是其他原因拒绝哺乳,便需要人按摩乳房、挤奶促进激素的分泌,同时要帮助小牛完成吸吮过程(强制哺乳)。如果在产后的几个小时,母幼的联结受到干预,幼兽可能不亲近母亲,而亲近母亲是幼小动物生存最大的保证。联结不好的幼兽在长大后可能会有社交性的问题。
母幼联结,在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身上均有体现。初产雌象如果不会和幼象保持距离,不会安抚幼象,或是被人为干预了联结的建立,幼象在死亡率最高的两年可能会不依赖母亲,会频繁地主动远离母亲,可能会被捕食。长大后,也可能会有社会问题,雌象长大后可能也会有育养后代的问题。人类也有类似的问题,那么人类母亲如何建立和孩子的联结呢?今后再介绍(嚯嚯嚯,连人类都敢写了。。。因为大象和人类很像!)。




但在猪身上,这种联结似乎不太重要了。
我一直认为,动物分娩是最神圣的事,从小就好奇动物分娩的过程。高二的时候,我第一次见证了猪分娩的过程。那一次深深地震撼到了我。我不禁感叹,动物的生育怎么能如此地廉价!如此不美好!在分娩的几个小时,母猪就那样躺着,小猪一头一头地出来,出来后直接去找乳头,立即产生吸吮反射,会吸一切类似的事物,如我的手指。而母猪就那样躺着,不去照顾小猪。反而需要有人在场帮她,否则她会压死小猪。我拿起她的孩子,想看看她有什么反应。但她似乎完全没有表现出“意见”。这不是我认知范围内的母幼关系,我感受不到母爱幼,而幼似乎也很独立,不需要母。这个事件让我记忆了很久。(但这个事件似乎对我选择吃素没有什么影响,因为素食前我都是很爱吃猪肉的)



后来,我又看了很多次的母猪分娩,我已经不知道什么对猪来说是福利了。非家庭式的猪场用的是无法自由活动的定位栏、妊娠栏,但母猪似乎过得更舒适了。猪似乎比较安然地接受了人类给予的一切对待方式。有些人说这是猪智商高的表现,猪的生存策略。因为动物本能地追求生存和繁殖,追求活得长,繁殖得多。猪都做到了。







再后来,我在川藏和国外很多贫穷的地区,看到了散养的猪,我觉得那才是聪明的猪该有状态。我也常思考禁食猪肉民族的信念,有时觉得很有道理。这里不谈这个问题。

我不喜欢看到集约化养殖下猪(各类动物)的状态,我希望它们的养殖环境得到改善。当时,我希望拍一些能引起共鸣的照片。便有了以下这组。(p.s. 因非洲猪瘟问题,北京的私人猪场在今年年初都取缔了,亲戚都转行了。比较开心的一件事。)


拍摄地点在亲戚的猪场。上午踩点时发现有一个定位栏没有猪,正和我的构想,我想“成为”其中一头在妊娠的猪,挤在窄小的夹栏中,卧在自己的屎尿中。这种手法能触发人类的换位思考、共情,促进与猪联结的建立。但下午去的时候,发现空栏没有了。我便换了一种拍摄方式。声明的一点是,所有拍摄都没有压在猪身上,力量都在栏柱上。因为猪场常有工人活动,这组自拍很急,效果不太好。尴尬的是,我还是被亲戚看到了。但他后来也没提过这事。那天之后,我有好好好好地洗了澡。








缓解情绪的猫片~
holme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偷拍摄像头 (11人喜欢)
- 离开大城市 (165人喜欢)
- 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86人喜欢)
- 琅勃拉邦的非法制品 (8人喜欢)
- 2025沙耶武里象节 (3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