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日记
这是我来岛上的第二天,小岛十分安静,只有风声、鸟叫声、树叶被海风刮时候的唰唰声、海浪声、渔船的汽笛声。
肆虐生长的绿草、野花、高大茂盛的槐花树、海蓝色的天空,以及一望无际的大海,阳光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清晨、中午和傍晚都有不同的颜色。从浪漫温柔的粉蓝色到蔚蓝色、水绿色,再到下午日落时分带有橘黄色的蓝,最后夜晚来临,变成一片黑色,这个时候,海的上空满是繁星。

岛上阳光充足,晒得人晕乎乎,不过除了明晃晃的太阳,还有一刻也舍不得停下来的海风,一直呼呼呼地抚摸着岛上的每一个生物、每一颗石粒尘土。
灵山岛面朝大海,背靠高山,居民屋沿坡而建。岛上有一所小学,一个海军部队、一个陆军部队。学校就在民宿门口,上下课的广播声、小朋友们下课时的嬉闹声、上音乐课时的歌声,能听得很清楚。下午出门,能碰到身穿军装的海、陆军人们在负重跑步,偶尔还会对你一笑。


每天有两班船进出岛,遇到海风就停船。岛上居民所需物资都从岛外带进来,没有外卖,很少有零食,饮食十分健康。除了在岛上做民宿旅游业和两个部队里的年轻军人们,在岛上生活的几乎都是四十岁开外的中老年人。
刚上岛,迎风而来一股海腥味。港口有很多观光车,因为小岛沿坡而建,无论去哪都要爬一段斜坡。很多游客选择乘坐观光车。司机们对民宿地点都很清楚,能把游客准确送达任何一家民宿。很多司机和民宿店会合作,互相介绍需要住宿和需要坐观光车游玩的游客。
因为民宿就在港口附近,我决定步行过去,我背着双肩包、拉着行李箱开始爬坡,爬到半坡,累得气喘吁吁。上了坡再走200米就是初心民宿了,这个我即将要住一个月的地方。
民宿在公路下方,一条隐秘的石板小径,石板路两边是绿意盎然的野草和黄色、红色的花儿,还有高大茂密的桑葚树、槐花树。我到民宿是下午两点多,管家吴叔和义工丁姐正在小花园的槐树下吃午饭,吴叔进厨房给我添了一碗,他们本来要等我一起吃的,结果等太久实在饿,在我到来十分钟前开吃了。

人们都说,旅行路上会遇到很多神奇的事和有趣的人。我从来没质疑过这句话。
一到民宿,丁姐就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一聊天发现是同行,她是自由编剧,电影开机,她要回去跟组拍摄。她已经工作几年了,遇到行业里的前辈,忍不住和她吐诉了一番职业苦恼,她说,出来散散心也好,反正年轻,还有很多可以尝试的机会。
我羡慕她是不坐班的自由编剧,她羡慕我年轻大有机会可以尝试。人们大概真的永远不会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满足吧。
初心民宿是一个面朝大海的小院子,从小花园走上阳台可以看到整片大海、以及每天都不一样的海面日落。院子里设有八个不同的房间,全海景套房、180度海景房,花园大床房和标间。吴叔是民宿的管家兼厨师,五十多岁,非常亲和的叔叔,像家长。
当我坐在槐树下,眼前是整片波光粼粼的蓝色大海,海风吹拂着脸颊和头发,头顶的槐树在唰唰作响,阳光从茂密的枝叶缝隙洒到草地和身上,背后的树林里鸟儿在欢叫,吴叔前前后后忙着整理院子的杂草和其他家务。我知道,我来对地方了。


日落,我激动地跑上阳台又跑进海景套房,面对不同角度的日落,我不停地感叹“好美、好美”。太阳完全落下去,海风也变强了。站在阳台上有点凉,望着海平面,我对丁姐说,
“这里真的,好适合来散心啊。”
她说:“是吧,这里真的很容易让人平静下来。”
我又一次在心里想,我来对地方了。


晚饭吴叔做了四五个菜,我们喝了一点酒,晚饭吃了很久,全部光盘。吴叔问明天想吃什么。我说都可以。饭后我们斗地主决定谁洗碗,我输了。吴叔说,不着急,明早再洗吧。
这是个一周前我完全不知道的地方,但此时此刻,当我对着一片过了二十三年才终于见到的大海,在这个安静的小院子,吹着海风晒着太阳,这一切既陌生又熟悉。而我,开始了陌生又熟悉的岛上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