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再读
[写在前言的话]
前不久刚做了读书推荐活动,想着我的PPT既已做成,就忍不住再分享一次。


林奕含的那段死前采访的那段视频我看了很多遍,我也曾数次听着这段录音睡着。“可以说,这个故事它摧毁,折磨了她的一生。”从第一次看到现在,我的视角发生了很大的不同。第一次看的泣不成声,每每只舍得看50页,多一点点都不行,好怕自己会哭晕过去。所谓不忍卒读,说的就是我读这本书时的感受了。然后现在我仍然感觉的到痛,那是一种脱离开来的痛楚。我开始比对书中的人物,开始思考林奕含说的“我恍惚觉着,不是这些学文学的人,而是文学本身欺骗了她。”
林奕含说,李国华是胡兰成缩水了又缩水的赝品。他们会自己创造语境,然后为自己开脱。这是一门必修课,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为自己开脱的本事,自古有之。孔子提出诗的“诗可以兴,诗可以观,诗可以群,诗可以怨”的理论,其实就是光明正大的开脱。出现了不和谐的东西了,就想着怎么样才能和谐一点。譬如屈原写《离骚》,譬如司马迁写《史记》,譬如陶渊明写挽歌,譬如白居易写《琵琶行》,譬如苏东坡游赤壁,譬如曹雪芹写《红楼梦》。忧愤写诗,怨刺著书。
都是为自己开脱。
怀才不遇,时不利兮,命运多舛,游子思妇,战争徭役,生死离别,贪生怕死,隐逸游仙,可怜白发生。人生在世,就是为了让自己开脱。
作为胡兰成缩水了再缩水的李国华,会被推上恶人帮,因为他的开脱是畸形的。他伤害饼干,伤害思琪,伤害晓奇,以文学语言为辅,捣毁了她们的人生。这就是罪大恶极,没有什么东西比摧毁了一个人的人生更可怕的了。人生没有了,这个躯体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
没有了。
当然了就像林奕含自己说的,她无意也无力于改变这种状况。我也深感抱歉,一个社会问题的存在,向来不是一朝一夕,一人之力就可以解决了的。
这几天看莫言的《丰乳肥臀》,真的太厚了(。í _ ì。)。就是说人怎样都要活着,因为活着就是希望啊,而希望足以慰风尘。




林奕含的文笔很好,她用了很细的,或许太细了的工笔创造了这本书。这本书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就是既痛且快的。那些小旅馆上的壁纸花纹,你看起来一点也不觉着繁琐和无趣。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它将带给你丰富的阅读体验。
看完这书以后,我越发感觉到自己的粗鄙。你会觉着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书要去读,有那么多东西要去了解明白,一想到这里,我就感觉自己还不能死。而前方如何,还未可知,我需要卯足了劲去感受生命的价值。
这本书里的所有故事你会觉着这些东西是美的。美这个单独挑出来看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但是关于它的所有组词我都觉着很low。我看了这个视频以后大受启发,我会时常会被鞭策到,会反思很多问题,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有时候需要听这段录音睡觉的原因。
大概或多或少会因为林奕含的原因,我很向往台湾这种城市。西南方向的中国感觉雾气未散,江南一带烟雨过于朦胧,再往上一点,泡沫太多。再往上,感觉空气有些稀薄,而我向来怕冷。



以上,关于再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有感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