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的好老师 一一记安徽阜南于集乡中心小学教师于崟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
爱岗敬业的好老师
一一记安徽省阜南县于集乡中心小学教师于崟
于崟,现年53岁,是阜南县于集乡中心小学一位普通的教师,自1980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至今,始终扎根乡村教育,本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培育一批又批绚丽多彩的花朵。(图文: 阜南 于继礼)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她始终牢记“一切为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理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情饱满,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事业之中,对待学生她温柔细心,不仅关心着他们的学习,也以饱满的热情关心着他们的生活。如,学生李敏,父母外出务工,每年只到春节才能来家一次,平时,一个人在家生活,又没有其他监护人,生活饥一顿饱一顿,孩子的身体很差,经常生病,无人照顾,于崟得知情况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间,于是,她每天放学,于崟老师让她留在自己家,一方面,给她辅导功课,补差补缺。另一方面,给她做好吃的,调理身体。于崟老师像关爱自己孩子一样关爱李敏。在于老师的关心爱护下,李敏同学成绩很快提高,成为班里的学习委员。

每个孩子都是我心头上的一块肉。
于崟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她常说的一句话,“班里每一个孩子都是我心头上的一块肉。”学校的事不能误,2015年春,于崟因静脉曲张手术后,医生再三强调休息,老师们也劝阻于老师休息,她总是一瘸一拐坚持上班,结果造成手术效果不佳。

对班里家庭困难学生,她都积极给予帮助。如程旭,是班里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家境困难,父亲车祸去世,母亲改嫁,依靠年迈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生活压力特别大,经常因照顾生病的爷爷、奶奶而迟到。于崟老师了解到情况后,经常找程旭谈心,进行开导,要他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并向程旭表示:小学读书的费用由我承担,生活费我给予补贴,使程旭消除后顾之忧,重新挺起腰板生活,使他露出久违的笑容。

每逢过年过节,于崟老师还去她家走访看望,送去亲情和温暖!对待类似的学生,多年来,她一直也是这样坚持去做的。
关爱学生胜过关爱自己的孩子,于崟的儿子王新亚,阜南一中读书,高中三年,2014年6月高考,于崟去阜南一中去看望自己的儿子,问王新亚的班主任孩子学习情况,由于平时工作忙,三年没来一次看过自己的孩子,班主任说:从这里看你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

38年来,于崟坚持当天的工作任务当天完成,2012年由于缺教师,她承担两个班的语文课,每单元测试一百多张试卷,她都当天加班批阅出来,不影响第二天上课讲评。虽然,颈椎病常使她头晕眼花,但想到责任在肩,批阅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每想到一届又一届的孩子成长,她总是心满意足的露出笑容。

瘦弱的肩膀撑起孩子的一片蓝天
于崟长期担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早晨六点钟赶到学校,先到班级安排工作,随后,大喇叭传出各班卫生区打扫情况的通知要求,在她的指导下,学校卫生环境优美,每天定时检查评分,表扬奖励。在班主任工作中,她对待优生和差生一视同仁,她对学生常常是一副笑脸,友善和谐的样子。在校园里她弯腰拾起纸屑、果皮、塑料袋等。有时抠掉沾在操场上的口香糖。上课前十分钟,她默默守在教室门前准备上课。对生病的学生,一个电话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手势,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爱抚……这些具体琐碎、单调、平淡、鸡毛蒜皮的小事,她做了一遍又一遍,因为,于崟深知能影响孩子的教育,往往就蕴藏在那些很小很小的细节之中。她身为全校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她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倾听学生心声,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用心从教,关爱弱者,三十八年的坚持,让她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家长的尊敬。

用爱心去关照孩子,用细心去教育学生,这是于崟老师班主任工作总结中经常出现的一句话,每学期她都有目的、有计划地走访学生家庭,用家校合力教育好孩子。家访一次得到家长大力支持,了解留守孩子生活情况,存在什么样困难,她都想方设法帮助和解决,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于崟顾全大局,服从领导分配,听从指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她带着少先队志愿者走进于集乡敬老院,开展爱老敬老教育活动,平日里开展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禁毒教育等,曾多次被媒体宣传报道。

于崟同志,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曾多次被荣获县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大队辅导员、县级优秀教师、市级德育标兵、多篇教育论文、心得在县市级以上报刋杂志网站发表。
总而言之,所取得的成绩是她辛勤付出的结果。但愿于崟这种精神能发扬下去,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满园的花朵,谱写出一个农村爱岗敬业好老师的绚丽多彩。
图文: 阜南 于继礼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