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选购不完全指南
我本来真的想靠租相机来度过新手期,不过对相机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还是决定买一台,因为租相对来讲还是比较折腾,而且仔细想想也不是特别划算,对新手挺不友好的其实。 相机主要会贬值的其实是机身,镜头因为不是易耗品,一些素质不错的镜头如果保养得当不仅不会贬值还能保值升值,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理财产品。就像一些乐器,比如口琴里一个叫和莱的牌子,最近三四年里部分型号的价格涨成了翻倍还多,所以被大家戏称为理财琴。 题外话不多说,谈到相机不得不说的一家公司就是柯达,柯达作为上世纪胶片相机的巨头,最终却死在了自己研发出的数码相机的手上。数码相机初期虽然画质等方面完全比不上胶片相机,但因为数码照片易于传播和分享的特点对于传统的胶片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导致2000年之后市场占有率断崖式下跌。现在的手机摄影也大有想革相机的命的感觉,但由于底大一级压死人的定律在,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数码相机还是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而且最近胶片摄影反而有点文艺复兴的趋势,形成了稳定的玩家圈子,而且还在不停地有新人进入。我暂时是没有碰胶片摄影的打算所以这方面也没多了解,只知道胶片摄影独特的质感、更高的色彩位深和纯手动的操作体验对于不少人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魅力。胶片摄影的金钱成本相对来说较低,因为曾经的胶片旗舰机型中古成色现在大多几百块就能入手,大多数没停产的胶卷也不贵,只是冲洗和扫描需要到专门的店里会比较麻烦。具体的机型没怎么了解就不多说了。 在说数码相机的品牌之前,先说说数码相机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画幅,画幅也就是感光元件 CMOS 的大小,简单来说一般画幅越大画质越好,而不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像素越高画质越好,底大一级压死人指的也就是画幅。目前家用相机旗舰级别的机型一般都是全画幅,它和35毫米胶卷的大小一致,都是 36mm24mm。中画幅则比全画幅更大,我一开始听说中画幅的时候还以为中画幅比全画幅小,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误解。主流的微单则使用残幅的比较多,一般常见的是 aps-c 画幅,大小是 24.9mm16.6mm,还有更小一些的 m43 画幅,面积大约是全画幅的一半大。手机使用的传感器大多是 1/2~3 英寸,也就是长 5~6 毫米,宽 4 毫米左右,华为从 P20 开始使用的 IMX600 是 1/1.7 英寸的,是目前手机感光元件中底最大的。值的一提的是目前手机的 CMOS 基本都是索尼生产的,相机的 CMOS 大多也是索尼生产的,索尼在数码摄影的进步中所作的贡献十分巨大。 然后是单反和微单的区别。可能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单反就是相机的代名词,而近几年微单则出现得越来越多了。实际上单反是指相机内取景器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一般采用单个反光镜和五棱镜来实现光学取景,所以采用这种结构的相机叫做单反。其他常见的取景结构则包括采用了两个反光镜的双反、取景光轴平行于摄影光轴的旁轴以及纯粹使用电子取景器的无反,目前人们常说的微单一般就是指无反。因为无反的设计省掉了很多非必要的机械结构,所以造型一般比较小巧,重量也比较轻盈,因此不了解的人觉得微单的性能若于单反其实是不对的,现在很多全画幅的相机甚至中画幅的相机都是无反。对于经常使用相机的人来说,重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能直接影响使用者的拍照意愿,所以轻盈便携的微单目前很有取代单反的趋势。 另外像镜头焦距和画幅的关系以及光圈之类的就不多说了,不过在购买之前需要明白的一点是,选了某一家的机身基本就相当于选择了对应的镜头群,因为每家相机机身的卡口是不一样的,而且原厂镜头是有自动对焦能力的,非原厂镜头除了适马之类的有卡口数据的镜头副厂做的镜头也能有自动对焦能力之外基本都只能手动对焦。而不同厂商的机身和镜头之间如果想要公用,就需要转接环,能支持自动对焦能力的转接环一般也不便宜,而且会加重机身重量增加整机厚度,所以一般买了机身之后最好就用对应卡口的镜头群了。 数码相机现在基本是佳能、尼康、索尼三巨头瓜分了绝大部分的市场,富士凭借着 aps-c 画幅的深耕和中画幅的发力也可以算是站稳了脚跟。现在买数码相机建议主要看这四家,其他一些品牌像奥林巴斯专攻 m43 画幅,这个画幅目前在轻便性上已经没太多优势了,手机的 cmos 又越做越大,所以以后生存估计会比较艰难;松下也主营 m43 画幅,但全画幅机型实力尚可,而且在视频机方面很有优势所以状况还算好;徕卡是逼格的顶峰,有钱有信仰还是可以买,否则就不要考虑了;宾得市场占有率大概略逊于松下,但使用宾得的大多是老法师了,作为胶片时代很多技术的开创者,因为数码时代没跟上,如今悲惨地沦为油漆厂。 尼康是几个巨头中成立比较早的,整体实力非常扎实,性价比也还算不错,但是给人一种比较老派跟不上时代的感觉。按照知乎等地的键摄们的说法,尼康的视频功能较弱、直出色彩不讨喜、操控逻辑一般,适合拍风光、打鸟、拍星星等,但是不适合拍人像,所以我就没有再看了。 索尼大法是真正的黑科技源泉,主攻无反也就是微单,在目前微单主流的时代占据了半壁江山甚至还多。索尼的参数及其美丽,在这样的参数下的性价比也极高,而且我感觉索尼的机身设计也比较符合理工科直男的审美。索尼的视频能力也不错,是很多 vlog 博主的选择。但索尼虽然机身便宜,但是镜头群少而且贵,所以想着玩多个镜头需要多留意下。还有索尼的操控逻辑和直出色彩貌似也比较受到诟病,选择索尼之前最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佳能则是曾经单反届的王者了,但是微单出现后被索尼打的有点惨。佳能的相机产品线非常齐全,镜头群也十分庞大,但是因为微单起步得晚,所以佳能的微单如果要用单反的镜头都得用转接环,这一点十分难受。佳能的相机操作逻辑被认为是最符合直觉的,所以最适合新人入门,而且佳能的直出人像肤色有口皆碑,是拍糖水片的极佳选择。佳能新出的的全画幅微单 eos rp 在全画幅这个级别中价格也相当便宜了,但因为要用转接环所以想要轻便的话还是不推荐。 最后就是富士,坊间一直流传着一句广告词——腹肌南波湾(Fuji No.1)。富士一直致力于 aps-c 画幅的微单,没有推出过全画幅硬刚佳能、尼康的机型,但今年新出的中画幅旗舰则让人十分惊喜,虽然在中画幅中很便宜,但一般人也买不起所以就不多说了。因为富士之前是做胶片的,所以不少人都很喜欢富士直出色彩的质感。加上富士的外形复古,颜值大概仅次于徕卡和奥林巴斯,所以逼格也十分高。另外富士的镜头群也还算丰富,性价比尚可。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自己选择相机的时候非常简单,因为想要拍人像又不想后期,所以排除小众品牌后能够选择的就佳能和富士了。再排除所有使用 Micro-USB 接口的机型之后,就只剩 xt-30 和 eos rp 了,全画幅投入太高还要转接环果断放弃。最关键的是富士实在太好看了,颜值即正义,腹肌南波湾! 不过这台机器目前发现一个很尴尬的事情就是它的 type-c 接口功率只支持 5V1A,但是华为的快充头最低只支持 5V2A,所以现在线是能用一样的,插头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