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青年 青年的歌
九连真人、交工乐队、与我(们)
这两天,九连真人很火,趁热也听了,感觉(只是个人感觉)没有网上众人聊得那么好。听到客家话,想到林生祥,又把交工乐队的《菊花夜行军》找出来听一遍,又一遍,再一遍,心里开始胡思乱想。
炸裂,燃……这些形容没什么价值,无非是说现场感。小号恰到好处,有点艳,不够惊。音乐上,当然是不错的乐队,尤其放在如今来看。但在我而言的那种“隔”的感觉更多的来自歌词,亲子关系,外出打拼,努力向上,好则好矣,不能说不好,挺健康的。失落是因为没有新鲜感,尤其是对一些不切实际的想着什么生活的可能性的人来说。歌里唱着时代没有可能性的无奈:每个健康的有为青年所想的也不过是成为一个正常人——爬到社会的顶层——而已。说的那什么一点就是,大家都在这个结构里玩,只是手段不同,但最终还是要爬上去,而不是不跟它玩,甚至打破它。跟家人说的,是即使你不理解我,但我也要坚持我的理想,最终出人头地给你看看;而不是即使你不理解我,但我也要坚持我的理想,哪怕最终不知所踪……至于更多的话,去看王小峰老师发的微博吧。
听林生祥,听交工乐队,听《我等就来唱山歌》和《菊花夜行军》听得很激动,听了好几遍。初听当然是为艺术折服,那些歌,好,即使听不懂歌词,还是觉得好,不管是器乐的运用,层次的安排,起码令如我一般的外行倾倒。再听才听到看到其后的那些让人肃然起敬的故事。罗大佑、崔健,是众人熟知,影响力很大的,音乐介入社会的代表,这种介入是引人反思的,但其实没有太多的实践作为(当然,老崔当年是参与了那场不可说的事的),交工乐队的歌是在地的,更聚焦,更深刻地参与到实践中,以歌、也以行动,歌也在唤起行动给人力量。日久他乡是故乡,简单的吉他开启,简单的女声,其后的贝斯加入低沉,合唱起,一听就让你情绪翻腾,这两天反反复复在听,说不出什么滋味。



日久他乡是故乡(外籍新娘识字班之歌)
作词:锺永丰 夏暁鹃
作曲:林生祥
天皇皇地皇皇
无边无际太平洋
左思想右思量
出路在何方
天茫茫地茫茫
无亲无故靠台郎
月光光心慌慌
故乡在远方
朋友办识字班
走出角落不孤单
识字班姊妹班
读书相联伴
天皇皇地皇皇
无边无际太平洋
左思想右思量
希望在何方
天茫茫地茫茫
无亲无故靠台郎
月光光心慌慌
故乡在远方
朋友办识字班
走出角落不孤单
识字班姊妹班
识字相联伴
姊妹班合作班
互信互爱相救难
合作班连四方
日久他乡是故乡
姊妹班合作班
互信互爱相救难
合作班连四方
日久他乡是故乡
以前有个错觉,以为林生祥是同罗大佑等人同一时代的人,没想到这么年轻,创作这两张专辑的时候也才不到三十岁,也比现在的九连真人大不了多少。那是另一个时代的青年和青年的歌。我们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我们多无能,多疲乏,以及现在还在说着废话,装成反思的样子的我不知道在干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