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让工作顺畅
想起来写作,就想到小学时读《荷塘月色》,觉得隐晦难懂,一点都不吸引人。再算下去,十年前来到设计院工作、二十年前高中选择理科,就没想过会与写作惺惺相惜。而现在写作却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路同行、一路倾诉、一路向前。
这个变化要从一位同事的故事说起。同事Z比我晚两年工作,开朗爱玩爱交朋友,数次问我,为什么老对他爱理不理?他这个问题,回回都得硬着头皮编理由,说他总是不打扫窗台,落的一层灰尘,不整洁很烦啦,说他啥都问,我去超市买东西都要问买了啥很烦啦。硬凹到自己都说不下去。真正的原因不好意思说,其实是觉得自己比他早两年来设计院工作,画图的能力却没他强,心中嫉妒,于是端着架子。
有次周末,得知领导加班培训他一个新的画图技能,我就心急如焚了。比我晚工作,却练成了大牛、甩我一条街,这太尴尬、太丢人了 ,无法接受。半下午的时候,阳光正好,我却在明亮的房间走来走去,然而一头乱麻理不清头绪,一如当时那几年的时光,其实一直都在烦恼工作前途。
眼高手低,想要工作出色但没有突出技能;自卑清高,渴望领导同事的认同,然而并没有(真有人认同就怪了)。进入世人皆醉我独醒、遗世独立的状态。想到要上班,就不想睡觉多看会小说,早上头疼的上班,下班时更失落,因为又要循环拖延晚睡。浑浑噩噩,刷微博、看小说的同时不断瞟电脑右下角时间,心浮气躁,陷入焦虑的黑洞。
后来开始使用趁早效率笔记,用写作梳理焦虑。来到书桌前坐好,摊开小本子,写下纠结事件:工作。学趁早潇洒姐,首先我选择的工作大方向是啥?有人安逸轻松过得舒服,有人加班忙碌整日紧张。是像办公室大姐一样按部就班熬资历,还是如项目负责人掌控全局推动项目?
写下来就发现,“按部就班、熬资历”看着就没劲,“掌控全局、推动项目”看着就让人激动。我想要生活有激情、有意义,不然也不会不停的偷瞄时间了。
那如何成为项目负责人?各方面能力都强、都高人一等当然好。但我画图能力本来就一般,培训Z的新技能,短时间内也不会再培训我了,得另找强项。但脑子里一直是“画图能力差、画图能力差”这个声音,在设计院画图能力差,真是完全没有出头之路啊。再次无比沮丧,没有能力,就是这么一无是处、全是缺点。
过了一段时间,领导让我紧急给业主写一个小材料,这种急事常发生,虽然有点压力有点烦躁,但赶点写完交过去就好。然后我不经意发现,业主把我写的材料做成模板了,发给其他设计院参照填写。暗自高兴,这可不就是我能力比Z强的地方么。平时就喜欢用写的方式梳理自己、让自己明白,文字表达这个技能就是我的强项啊。
此后不断写材料、做ppt、向业主做汇报。慢慢发现汇报这个技能集思考、文字表达、语言表达于一体,非常重要,甚至比画图重要。有效汇报是平衡各部门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项目进度、生产成本和设计院的品牌形象。经过上百次的汇报,终于差不多练出来对着图讲项目的技能。并且随着对项目把握程度加深,现在开始作为项目负责人指导画图。
这些改变的基础是写作,通过写作我明白了自己真正的心意,重新认识自己,然后培养出来自己的强项。现在工作上依然有难关要攻克,有更重的担子重到再次怀疑人生。但我知道,这些烦躁有个出口,有书桌本子等着我,进入写作世界沉浸、放松。
-
城南花已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6-14 02: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