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演唱会后的小男孩哪里去了?
他永远也忘不了那个男孩子的眼神,
在自己的演唱上,他收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直击人内心的目光。
那一年,巡回演出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一大早应主办方的邀请召开记者见面会,六点准时开始。
随着帷幕的拉开,我收拾起路途的疲惫,坐在了一簇簇万花齐放的话筒前,
他是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出席现场的,内心间有个疑问:“主办方这是在搞什么,众多西装革履的媒体人中间在呢么会出现一个穿着随意的普通观众呢?”
随着一声话筒的电流声,我思绪回到了活动现场,
但在于媒体的唇枪舌战中,那束来自一个小男孩的目光一直让我忍不住凝视。他外表平静似水,白净的像个小女生,瘦削的脸好像出自匠人的手,雕刻的棱角分明,而那双亮眸,便是大师的点睛之笔。
随后的演出中,他坐在头排的一个显眼位置上,应该是哪家权贵的公子哥吧?这样的位置一般是富人专属。
但他弱不禁风的身体明明没有华胄附着,那只是件普通学生的校服,衣服已经没有了原本的色彩,就像彩虹变成了黑白色一般,
表演到了高潮时,他分明在呐喊,但一种与实际年龄不符的成熟不允许他这样做。看他的嘴巴正在努力说着什么,喉咙一缩一缩的,他一定想开心地叫出声,并且蹦起来欢呼。但最后这只成为一种愈发强烈的起身趋势,他却始终没有将屁股于座位分离。
后来的几年,我没再见过他,
在众多的崇拜者中,那种目光如炬、一眼千年的双眸我再没有见过,那记忆中的感觉不仅仅是一个注视,而是一种喷薄待发的生命力。
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远方的信:
亲爱的查理先生,冒昧打扰您的宝贵时间,但作为一位母亲,我不得不代表我的儿子向您致谢。
是您的慷慨,让他在人生的晚年收获了崇高的向往,尽管他很年轻,但他也很老了,老到早早被死神眷顾,
但最终,他心愿得了,再次感谢!
爱丽丝,写于小托尼的忌日
1963.5.1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