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之内,红尘之中。雅俗兼备,明悟人生
烈日烘烤的三伏天,正是竹深避暑时。
“万竹林中草缚庵,溪声隐隐隔云岚。日长客去收经卷,一枕清风睡正酣”。
很久以前,人们就喜欢在院中种一片小竹林,旁有溪水激石,金鱼戏水,竹影沙沙摇曳,清凉的风涤荡一整个盛夏。
不仅如此,古人见竹亦如见君子。郑燮一生,痴竹如命,只要置身竹林,便宛如与君子作伴,以此勉励自身。“竹色君子德”,竹子在古人心中,亦有君子之姿。

姜子龙墨竹
清洒一林霜
记忆中的一片竹海,袅袅如烟,淡雅轻盈。
自打看过李安的《卧虎藏龙》之后,常常想去那片侠性与诗性浩瀚的竹海徜徉一番。
蜀南竹海,名“万岭箐”,位于四川宜宾,据说曾让北宋诗人黄庭坚一眼震撼,随即持扫帚为笔,在黄伞石上写下“万岭箐”三字,得此清凉大气的美名。
竹波万里,环顾四周,一枝枝碧玉直韧的竹杆插于落叶之上,向四周布列延伸,似迷宫布阵。绵长的清风中偶有劲风挤入,如雾的枝叶千层逐浪,奏出悠扬的沙沙声。

当身心没入竹林深处,才知道为何古往今来,人们总能在竹海中参透古雅禅意。
曾听一种科学理论,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在心理上产生疲惫感,进而影响人的积极情绪,烦躁得无暇思考世界种种。
可当置身在竹海的青绿时空中,不论是身体,还是心境,都借轻柔绵长的竹林风得以净化。吐了炎夏城市中积攒已久的浊气,双眼不必被五光十色纠缠,只余下淡雅的绿意。

疏疏斜阳疏疏竹,千竿万竿皆是人世的悠远。暂且从滚滚红尘跳脱出来,在竹海间安抚身心,灵魂才能充分舒展,感受万物,徜徉天地。

姜子龙墨竹
姜子龙老师墨竹用力扎根,厚积薄发,顺其自然。有义气千秋气魄,化正义万古长青。

姜子龙水墨中国竹全球巡展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