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育需要放手”这种理念?
有一天,一位妈妈找我咨询,女儿放学回家对她大发脾气,指责妈妈不该早上收拾书包时忘记把数学书装起来,导致她上课时没有书本,被老师批评一通。整天忙忙碌碌,为孩子尽心尽力付出她那一刻觉得满心委屈,收拾书包,本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她不但不自己做,还反过来指责家长做的不好。“看着女儿愤恨的神情,真不知道我又忙又累是为了什么?”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越位”现象:保护过度,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中包办、替代过多。而父母包办、替代孩子一切,只会教育出独立能力薄弱并且喜欢埋怨的孩子。“妈宝男”、“妈宝女”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产生的,终其一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缺少属于自己人生的精彩。
电影《奇迹男孩》,讲的是一个先天脸部畸形的男孩奥吉的故事。
虽然母亲的知识完全可以在家指导孩子,但是在10岁以后,她还是决定让奥吉走出家庭课堂,去到真正的学校,去开启更大的世界。
母亲必然知道踏出这一步对孩子来说有多难,可是为了孩子真正的成长,她还是勇敢地切断了与孩子的依恋,鼓励奥吉迈出通向真正世界的第一步。
因为有她的存在,奥吉成为奇迹才有了可能。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的“替代成长”使子女无法真实地接触外面的世界,失去了自我成长的机会。
如果爱孩子,就让他做一只鸟,一只鹰,教会他飞翔的本领,而不是让他做一只风筝,永远把线牵在手里。
作为父母,不论你多么万能,能给予孩子的东西总是有限的,可是教会孩子乐观、坚强、自信、独立的生活态度,却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父母的爱和信任,是给孩子成长最好的源动力。
相信孩子的潜力,为他树立规则,给他一定的选择空间,引导孩子充分去经历、体验,收获独属于他的人生经验。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发现自我、挖掘自我、促进自我成长。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