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岛|上坡下坡的风,吹动窃窃私语的森林
基本信息
丰岛,日文发音为Teshima. 休岛日为周二。其他特别休息时间请随时关注官方信息。

交通
丰岛的作品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唐柜港 (Karato)、家浦港 (Ieura)、甲生 (Kou)。但就算是在地区内,作品间的相互距离有些都要步行二十分钟以上,而且很多上下山坡,沿途也没有树荫,比较适合骑电动自行车游览。

要注意的是,艺术节的三日船票不包含快速船,适用的8条线路里没有高松至丰岛直达,只能从小豆岛中转(即高松—小豆岛—丰岛)。小豆岛到达丰岛的港口为唐柜港 (Karato).
两个港口附近都有租电动自行车的店铺。唐柜港出来对面就有一个小小的蓝色门面。有些加油站也可以租自行车。家浦港的租赁点比较大。
唐柜港对面的租车店是一对老夫妇经营的,特别热情虽然不怎么会英语。我凭着特别基础的日语和笔划沟通得也还算顺利。老婆婆会根据轮渡时间来约定还车时间。还特意给我们从店铺里面搬了漂亮的红色自行车,指着说可愛い. 老爷爷会教授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方法,因为上坡下坡平路需要换不同档位,一定要认真听哦。
几个信息
1. 唐柜港到丰岛美术馆骑车只需10分钟,步行20分钟左右(全是上坡路)。
2. 网站上说丰岛美术馆需要提前网上买电子票,但其实现场也是可以买票的,如果网上电子票卖光了也不要惊慌,尽早到美术馆排队即可。
3. 岛上的餐厅不多,而且店休日各不相同。家浦港和丰岛美术馆外都有看板标注当日餐厅的营业情况。
4. 著名的岛厨房 (Shima Kichen) 需要提前两天网上预约。堂食只有两个套餐可选。
5. Google Map 在丰岛不太好用,就,看地图和交通路标吧。
6. 很多作品场馆都有指定的自行车停放点,再走两步前往,不能直接停在门口路边。
7. 该问路的时候不要装酷。
严肃的实用处女座信息后,总算可以撒欢随便乱写写啦。
壹
在丰岛骑电动自行车体验还蛮妙的。
上坡都是连着十几二十分钟的纯上坡没一点喘息,就算有电动助力也还是累到分分钟想原地跳车,然而像我这种技术不过关上坡路不太会上车的人也完全没法停下来,只能硬着头皮顶着烈日踩呀踩呀踩呀踩。不过下坡也都是连续的一路顺风,透心凉心飞扬。
上坡多绝望,下坡就多爽。山间的风吹起头发,有点冷,需要把卫衣拉链拉到下巴颏儿。路都有点儿陡,换到3档紧紧握住点手刹。早上下坡的时候雨还挺大的,冷冷的雨在脸上胡乱地拍。
沿海的公路很美,网上也很多沿路美照。但车技不太好的我,以及车技有年轻时积累但胆小的妈妈,谁都不敢半路下车拍照😂 而且一直都在认真找路看指示牌 (认真脸.jpg),没心思拍照。也不太能理解对着箭头路标互相摆拍50张的朋友们。看到这句的朋友别打我,因为我也有举手之劳,在下车看地图找路的时候顺便认真帮忙路人跟指示箭头拍合影哦。
贰
那天上午有些阵雨,蹬到上坡又热又湿。感受有点儿狼狈。旅行时总是最不喜欢遇上下雨天了。
没在网上提前预约,于是即便9点半就到了丰岛美术馆也不敢离开前几名到达的有利位置。大约9:40大门口就已经有十分成型颇有规模的等候队伍了。排在我们后面的有组带小孩子的家庭,全程一直偶遇。需求型的孩子在公交车上为了吃糖一直吵闹,仿佛也清楚父母在日本这样安静的公共环境下必须满足自己。又遇到他们了,等下会不会很吵啊。
继下雨后,好像又遇上一个不那么完美的点。
跟着工作人员走上山坡,才会到达丰岛美术馆的核心区域。美术馆内不能拍照。由于构造容易产生回音,尽量保持安静不要说话。工作人员叮嘱我们,地上的小水珠也是艺术品不要碰。
脱鞋进入后,才发现丰岛美术馆跟微雨也太配了吧。

站在圆孔边缘,正好就能看到层层叠叠细线一样的雨密密落下来。蹲下来就能看到圆孔正下方的地板上有一层细小的水珠毯,毛绒绒的整整齐齐。灰暗的天空,潮湿微凉的空气,都跟这个灰白色悠远空间相呼应。
那个很吵的小孩也没有辜负期待,在空旷的空间里咿咿呀呀大叫着听回音。羞愧的妈妈只能光速把孩子拖离现场。回音也渐渐在空旷的禅意空间淡出。出了美术馆我妈说,“你有没有觉得,那个小孩也组成了艺术品的一部分。”
也,太妙了吧。
这个微雨的有吵闹孩子的上午,跟丰岛美术馆组成了一次独一无二的作品体验。

叁
并没有在丰岛留下我心脏的声音。没啥原因。在档案室随便输了一个姓氏进去,戴上耳机听了一个心脏音。唔,这位陌生人,有点杂音,总体跳得还蛮有力的。
也欣赏了一些胃里溶液的绚丽色彩。进门前我妈说就快到饭点了,看完还吃得下饭吗?小小的空间里,只有我们和一对法国夫妇。对方说的话突然飘了句进耳朵,"....qui est bien mangé. (这人吃得挺好)” 面瘫的我只在心里偷偷笑了。我的胃里等下也会这么美吗?
然而看完胃里溶液的我们并没能吃上隔壁大排长龙的岛厨房,相邻的食堂101当日店休。当天预约只剩下2点半的时段了,而且菜也基本上卖完了。失去了立刻回味这件作品的机会。
在居民区七拐八拐找到了 storm house。进门前工作人员用背诵式英语提示我们要脱鞋,以及不要碰房间里任何物品。但是她漏背了一句不能拍照。进门后太喜欢当场录了好多段小视频卡卡拍了好多张。出门才看到禁止拍照的告示。那,那就不发图了,下面纯文字描述吧。
感觉自己真的置身于夏天的暴风雨,就是那种小时候有点旧的老房子,外婆奶奶邻居姑父大伯,总有一款这样房子。采光不太好,日光灯电压不太稳,草席味儿和潮味儿,旧电扇转头不太灵活发出的吱呀声。放暑假家里大人都不在,随便在草席上躺几个小时发呆,作业嘛不急,夏天还长着呢。窗外电闪雷鸣狂风,雨水把窗外冲刷成了另一个形状扭曲不明的世界。然而只要在屋里就没什么好怕的,躺在地板上吹电扇听雨声。
记得有年台风过境,下了班地铁淹水关闭公交车等不到打不到车,折腾一番总算回到家。当时发了个朋友圈,“窗外大雨如注,窝在家里感觉好安心。我的家是汪洋大海上的一艘小船,是属于我的城堡和孤岛。”
我妈说,挺有意思的,原来这也能叫艺术作品。
人是多神奇的存在啊。日夜工作时刻在体内跳动的生命体征;存在于腹中的一捧强酸把美味食物化作二氧化碳嗝;还有我们总会在一些物件中找到连接记忆的蛛丝马迹。
这些那些,可能也会悄无声息地,以另一种面目形式在某个时刻与你重逢。
肆
做攻略时就被一个名为「窃窃私语的森林」的作品所吸引。ささやきの森
Shima Kitchen 附近的标示牌显示,步行18分钟即可到达。但是顶着正午的太阳爬山1公里,其实18分钟真走不到(动),感觉走了半小时。自行车禁止通行,但到达后看到有白种人骑着自行车到达,为什么你们这是作弊!早知道我也...不过山路骑自行车,嗨,我也没这个金刚钻啊。
窃窃私语的森林,其实就是一小片森林深处中有放置一些风铃。刚到的时候挺热的,一点儿风没有。有人(是我)试图用嘴吹但压根儿没用。坐一会儿后微风吹来,铃声、丛林中原有的虫鸟、树叶的沙沙响动。闭上眼专心听。只有森林在窃窃私语。
静静等风来就好。


伍
丰岛的大部分作品都还是比较偏装置艺术,以及跟自然环境相结合。无论是依山势而建的丰岛美术馆,还是与自然相处融洽,连接海与田野的高级旅店 UMITOTA 。毕竟丰岛以及濑户内海探讨的大主题就是岛的再生。

ウミトタ 的发音其实就是海和田野连在一起。这个构想其实特别像海子的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除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以及略贵(一晚住宿价格为50,000+15,000円包含早餐晚餐)之外,还蛮符合文艺青年诗与远方与世隔绝的诉求。贴心的小晒也找出了链接,不差钱的文艺青年点击链接预约。
虽然我小时候有个梦想就是在海边有所房子。实地考察后还是很实际地觉得,嘛,真的太不方便了。可能我变了吧,还是一级喜欢大城市的便利舒适。有无印良品星巴克麦当劳7-11,不管喜欢与否会不会去,这些连锁的存在都有种确定的教人熟悉的安心。
陆
丰岛横尾馆可以说是丰岛最符合传统定义的美术馆了吧。
横尾忠则的作品都非常有意思,馆内有些作品也放置在光线非常暗的地方,适合不被旁人注意地偷偷会心一笑。美术馆的建筑设计本身也如是,充满矛盾和对话。亦古亦今,生与死,真的假的都愉快相处。半是自然的原生态,半是高饱和度的做作炫彩,带着波普风的诙谐,也都在与观者进行着互动与对话。
十分爱了。


愿你在丰岛也能邂逅完美契合作品气质的好天气,在沿海公路上骑行,上坡下坡以不同节奏吹动发梢的风。
等这些风来,偷听森林深处的窃窃私语。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ishine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