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饼为什么是357克?纳寨阿妹带您了解下此含义
大家了解普洱茶为什么是357克为一饼吗?几乎市面上的普洱茶都是357克。喝过普洱茶,喜欢普洱茶,也更想深入了解普洱的文化,甚至关于普洱的一些深层次的文化,我们也来聊聊那普洱茶饼的重量为什么是357克吗?这个数字有什么特别意义吗?接下来纳寨阿妹带您一起来了解下吧!

历史渊源
我们从历史开始来诉说,普洱茶饼最早记载于三国时期魏的张辑“荆巴间采叶作饼”,盛于清代,《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记载到,雍正十三年清廷颁布条例,规定饼茶的分量为当时的“七两”。
清斤(1斤=16两):
1斤=590g→1两=36.875g
所以那时的一两大约是36.875克,根据“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只是约合258克。
1959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规定由“十六两一斤,改为十两一斤”,从此每两正式变为50克。
但是根据传统的七饼一提,一筒7片X350克/片≈2.45公斤。
所以为了便于交易及统计,最终决定每饼加上7克,最终,七子饼的质量制定标准定为357克,使得每一种规格的重量都更接近整数。
357克便于计量与管理
普洱圆茶也叫普洱七子饼,是将茶叶压成圆饼后,每7圆包装为1筒,故得名"七子饼茶"。公元1729年(雍正七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普洱府,并在普洱县专设贡茶茶厂,普洱茶于1732年正式列入《贡册案》,从此名扬天下。普洱茶直至清末才罢贡,其间还得了乾隆皇帝"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的美誉。

对于云南普洱茶饼357克的来历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明白,我们试图从历史开始来述说,普洱茶兴于两千年前的古人,盛于清朝时期的皇族,普洱茶饼,也有称七子饼茶的,每饼重357克,古代涉边交易,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目的是便于统计,便于征税,便于交易。古代称茶饼为圆茶(即七子饼),每桶7圆5斤重,所以每圆平分得357克。
除此以外,除了上面说到的这层含义。有的还从别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如果想要了解,那下次阿妹再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