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罗日记:2019/06/05——宝剑骑士
20190605(补)
去做家教,回来路上被学生捎了一程。浅聊了她的职业,有所启发。
主要还是对我的金钱观念产生了影响。
学生是做虚拟币交易的,听上去就是一个又赚钱又刺激的行业。但事实上她整个人呈现出的感觉是非常冷静的。冷静,专注,但注意力稍纵即逝。上课期间也一直盯着曲线图。会非常迅速地做出判断和反应。而且对浮盈和亏损都不为所动(会感知到这件事,但不会被影响到心态和情绪)。
她对她的职业有很高的认同度。这份职业给了她不用上下班、每天在别人开的公司苦坐的自由度,给了她足够充足的金钱收益,给了她成就感和掌控感。但她也接受了这份工作对她的改造:不能离开自己的电脑,无法规律地饮食睡眠,持续多年无世俗社交,极端的线性思维。
在这个层面,我觉得,可以勾勒出一项对个体而言的理想职业的界定:你对所获得东西的认同度,要远大于你对为此付出的代价的在意感。
她做出这一职业选择的原因,乍看之下与很多人的日常感受无异。她原本是广告专业,但是毕业之后,工作的经历让她有明显的不愉悦感:有来自同事/同行的技能点碾压——别人就是比你做得牛逼,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有来自社会阶层和分配的结构性问题——老板就是赚得比你多也比你有钱,不管TA多无能无脑;有来自现实的压力——北京物价的上涨速度和房价的梦幻,让依靠勤奋工作去赢得有尊严的舒适生活的愿望越来越缥缈...
这一切现象背后有种种深层原因。令我感到有意思的是,她完全没有深究背后的“为什么”,而是在洞察了社会现状“是什么”之后,迅速地将注意力和行动力转向了“做什么”。
这一反应是我所不具备的。我未必能成为她这样人,但她这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还是令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一亮,至少提醒我在以后看问题时,尽量避免由于性格特征而过于沉浸。
这种感觉,就好像抽了一次塔罗一样。
不由得想起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在一个线上活动体验塔罗。那时,问的就是职业相关的问题。“赚钱的职业我不喜欢,喜欢的职业可能很难赚到钱,我应该如何选择?” 当时的塔罗师给了一个从逻辑上来说无懈可击的回答:“可以选择又喜欢又赚钱的职业。” 大概是因为答案获得得太过轻易,当时的内心并无“死菓译”的感受。只是觉得“哦,是有这么种可能性,但是应该怎么把它变为现实呢?”
多年过去,我辗转数家公司;眼下,又即将开始新的学生生涯。我感激当年解牌的人给我的那句话,虽然那时我内心并不完全接纳,但它依然在我内心种下一种新的可能性。我也感激我自己,听从了内心的选择。虽然这些年在职业发展上走得很慢,晃晃悠悠,颠三倒四。虽然未来依然一片迷茫,谁也说不好通过这条路能获得什么。但我的内心越来越开阔。我打开自己,让疑虑少那么一点点,恐惧少那么一点点,焦虑少那么一点点,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去为未来努力。
于是回家给自己抽了一张牌,脑海中想着“跟金钱的关系”——抽牌结果是宝剑骑士。牌面含义明晰,复习笔记时又更加留意到对偶性。彩虹卡的寓意也不错。我于是就挺开心。
塔罗不是算命,不是预言,所以不能对诸如“我什么时候有钱”、“我这次考试过没过”这种问题给出明确具体的回答(至少在目前我所接触和理解的体系中)。这恰恰是塔罗牌最棒的一点。它时刻提醒你,你有选择的权力,你有改变的空间,你有转化的可能性,你的议题四周有更广阔的你没有看到的空间。塔罗是在帮你照亮你自己的内心。
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意味着现实中最美妙、却最常被人忽略的可能性:看到(=尊重)真实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