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 播客2 : <Please Remain Calm>
《切尔诺贝利》第二集的标题:"Please Remain Calm"(请保持镇定)
解析:放到一般情况下,这是个常见的句子。但是一旦放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就截然不同了。这是普里皮亚季的军队逼不得已,用广播扩音器大声喊民众撤退时喊得话。
本集播客解析的问题如下:
🌟开头诗歌是什么意思?
俄文朗诵,还原当时的原汁原味。当时的苏联广播内播出的除了古典音乐就是爱国主义诗歌。
来源:这首诗歌以俄文朗诵,写于1941年7月,苏联被纳粹入侵时期。
诗歌里士兵上战场的描写和情感,跟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救援的苏联士兵一样视死如归。
“我生来就是为了保卫这块支离破碎而深爱的土地”
“到处是先辈战斗过的途径,到处是墓地的乡村,女性哭喊成一片”
一切那么支离破碎,但是因为这是苏联,所以我还是深爱着这块土地。

🌟苏联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所有参与切尔诺贝利救援的人,都觉得为国家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与美国的对比:
美国人诗歌多以田园诗歌为主,而且美国人很少谈论爱国主义情怀,个人主义至上。
🌟第二集开场:虚构人物拉娜·卡尔梅克(白俄罗斯核物理学家),为什么安排这么一个女物理学家?

背景:关于性别
❗️苏联当时落后的地方:社会和政府机构的男女极为不平等。整个苏维埃的领导层几乎都为男性。所以整部剧里面90%的角色也都是男性。
❗️苏联当时非常先进的地方: 科学和医学。1960代,苏联医学领域女性医生比率甚至超过美国。
❗️列加索夫: 不是核物理学家,而是化学方面的专家。需要拉娜这个角色来完善,帮助解释一下专业的核爆炸方面的知识。
🌟里面事件是真实存在的吗?
是的,当时有人检测到核辐射物质,给切尔诺贝利打电话,但是没人回答。即使有人回答,他们也会否认发生了核爆炸。
🌟医院场景: 医生用牛奶抗辐射, 这是真的吗?
当时真实存在。因为老派的医生不懂核方面的知识。
❗️其实牛奶是完全没有用的,只是民间的一个偏方。但是当他们发现患者身上的灼伤不是一般的伤口,而是核辐射造成的,医生要求他们把所有的衣服脱下来扔到地下室。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衣服现在还真实留在那个地方,而且还是充满了核辐射。

🌟核辐射的真实危害性?
有传染性,接触到核辐射的物体或者人,就被被感染。人一旦受到辐射,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是不会以任何形式离开人体的,它们会一直留在体内,直到死去。
🌟克里姆林宫会议:为什么没有强调苏维埃总书记戈尔巴乔夫?

西方人观念里的戈尔巴乔夫: 悲剧式英雄,让苏联自愿解体。
而此次场景里没有过度强调他的存在性,他在这里也只是一个苏联高层官员。真正的第一视角是列加索夫。

🌟核辐射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1:辐射量
2:距离辐射源的距离
3:辐射时间
核反应炉像一个浴缸,真正危险的是里面的铀。核原子就像上亿万颗子弹一样,穿过人体,造成永久性伤害。
🌟发生了这么严重的核事故,人们为什么还是外出庆祝五一劳动节游行?
当时苏联很多高层官员都是工人出生,不懂核知识。从底层做到上层位置,官僚作风。当时最重要的是工人阶级,他们把5月1号劳动节看成非常重要的庆典。
不幸的巧合:切尔诺贝利在劳动节前5天发生。
当时有官员恳求上级,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举行劳动节游行盛典了。但是得到的回答却是:不仅要举行,还要大张旗鼓,举办得越大越好!而且这些官员自己也要参与其中。
🌟事件暴露如何暴露?
德国,瑞典先后检测到核辐射。美国航拍都发现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真实受害平民人物是否存在?
拉米娜和消防员丈夫。真实记录在档。
故事跟当时发生时候一模一样,基本没有修改。
最让人心疼的故事。

🌟普里皮亚季大撤离:5万人撤离, 为什么这么有秩序?
对比: 美国人肯定大喊大叫,会抱怨,不肯离家,叫律师,上法庭。而苏联人则非常服从安排,几千辆基辅巴士用来撤离,秩序井然。
🌟最后这些人去了哪里?
据说被送到一个度假地避难。在远离的地带重建另一个普里皮亚季。重头再来,没人抱怨。
🌟事故真实的严重性到底是什么?
地下充满水,恐怖的热爆炸近在眼前。一旦热爆炸发生,整个欧洲都会毁灭。
🌟解决方案是什么?
需要牺牲三个人:进入地下,打开水阀排水。
但是他们一周内很可能因为核辐射死亡。
❗️苏联高层并不是美国人想得那么冷血无情。没有人想要无辜的人白白去送死。但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必须有人站出来,走向战场。
这些人之后会得到100卢布的奖励,会有升职机会,家人会得到照顾。但是这一切都是以生命为代价。
最后3个英雄站了出来,进入高度辐射的核反应炉下面。

他们要打开水阀,拯救整个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