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吃手
育儿笔记·幼儿·日常护理
吃手对婴幼儿的意义
l 婴幼儿大脑发育需要输入很多“感觉刺激”信息(因此经常被抚摸、有父母陪着说话的婴儿可能会更聪明)吃手是幼儿自身可以完成的“感觉刺激”;
l 幼儿能主动把手指头准确地放到嘴里,其实是依靠了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协调配合,对初生婴儿来说是值得开心的进步;
l 幼儿在得不到妈妈乳头的安抚时,以“吃手”的方式来替代,说明他找到了能够自我满足的方式,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会自然演变为主要的情绪应对机制;
l 幼儿在困倦饥饿,寂寞无聊,焦虑不安,身体不适如萌牙疾病时,可以通过吃手来获得安慰。
6岁前幼儿如偶尔吃手,没有造成身体伤害或造成他不被周围的人接纳,家长没有必要特意制止,可帮幼儿勤洗手以规避细菌入口的风险。
如幼儿吃手情况亟需约束,可:
l 用不伤手、不伤牙的安抚奶嘴代替吃手;
l 跟孩子商量个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让他随意吃手,其余时间和场合则必须忍住;
l 与孩子约定一个提醒不吃手的暗语;
l 睡觉前给孩子肘关节套一个舒服有弹性的护肘,让孩子弯起胳膊(吃手)时稍微需要费点劲;睡着后手臂放松伸直,手指就能自动弹开了。
解决“吃手”问题,根源是要解决幼儿情绪问题,特别是情绪压力。
l 随着年龄增长,幼儿会慢慢发展出更好的情绪应对机制,吃手会自然变少;
l 幼儿进入并适应集体生活后,吃手行为会逐渐消失;
l 制止本身会对“吃手”行为造成强化;
l 吃手是满足幼儿需求的一种方式。阻止继续吃手的核心策略,是与孩子一起,一步步优化其情绪应对机制,用孩子能接受的、更先进的方法来替换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