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干面吕孩
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离开武汉的时间从未超过三个月,来到烟台上学后,新训那段时间,由于与外界切断了一切通信,我唯一能与电子科技及 “外面的世界”相接触的时间,就是在食堂里灰头土脸吃饭的时。食堂里的24寸电视,它永远只有一个频道一个节目,CCTV 1的天气预报,我每天就那样翘首以待,等待着女播音员的说出“武汉,天气晴……..”
作为武汉人,毫不夸张地说,一周里我起码有七餐吃的是热干面!
有这样一段对话:
武汉人:“你们北京人天天吃烤鸭吗?”
北京人:“当然不,难道你们武汉人天天吃热干面?”
武汉人“对啊天天吃。”
新训的那三个月中,热干面就是我最最最最渴望的东西。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提起它的名字,我的大脑都会条件反射地反映出饥饿这种感觉。加上常有人问我我是哪里人,我一提武汉,他们反映的不是热干面就是黄鹤楼,我觉得自己正在慢慢地和热干面融为一体。
“热干面”单从字面的特征就可以展现出我个性的一部分了:
1.“热”
热情,奔放,不是典型的小家碧玉型南方姑娘,小学时追着男生打直到扯破他们的衣服;新训的时候大家都穿着制式海魂衫安静洗漱时,我大摇大摆地穿着睡衣在走廊里四处游串,称兄道弟;到如今在寝室里万籁俱静时我还会突然破出几声雷鸣般的歌喉…….
2.”躁动”
提到热就会想到燥,由燥及躁。我得承认我不是一个耐心的姑娘,走队列时和队友们永远不在一个频率上,合不上节奏,(新训时因为这个不知道被区队长嫌弃了多少次);在平常走路时也是火急火燎冲向前方,也不知道在为了什么而狂奔….. 因为做什么事都很快,所以在某些事情上,我的精准度就不高了,例如这个从高三一直折磨我到现在的数学,例如针线活给我做的结果就是针断了,布被扯了……作为一个女孩我还是很愧疚的,在这方面我也不想太“热干面”啊。
“热干面”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很多人说它作为面是不合格的,那么干,还沾着黏糊糊的芝麻酱,又没肉又没菜,有什么好吃的?他怎么能不配点汤料呢?武汉都这么热了你还吃这种又热又干的东西?的确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它,因为要想喜欢上热干面,你要学会怎样正确食用它,它有很多讲究,就像与我相处一样,我不太在意“武汉人以外的人”是否喜欢“吃热干面”,我安心地知道“武汉人”会从一而终地对我不离不弃。
在吃热干面的时候,不管你是在路上还是在室内,一定不能顾及形象,想要享受到热干面的最美滋味,就要用最快的时候,拌出最好味道!
像吃热干面时一样,形象我是不太要的,众人面前朗诵,唱歌,跳舞,说开始就开始,也不管走不走调破不破音,在询问别人对我的初印象时,“浮夸”两个字是出现概率最大的,浮夸并非等于不顾形象,我自称不顾形象其实也只是放得开。
我渐渐的发现,我的Drama Queen特色逐渐褪去,我发现这所学校不喜欢Drama Queen它喜欢沉稳的女孩,喜欢耐心勤劳的女孩,它不太喜欢太文青的女孩,它…….它不太喜欢我这种女孩。
我越来越沉闷了,每当我想手舞足蹈时又会去下意识收敛自己的喜形于色和悲形于声,每当我想要字正腔圆大声说出什么,我也只是想说给那么几个人听。在武汉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热干面的接受程度在居高不下的地位上逐渐下降,它感到了豆皮和糊汤粉带来的威胁。
热干面乘着小船,在天空航行,决定,再停留两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