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承诺时,我谈些什么
一、承诺的定义
承诺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héng nuò,意思是应允同意;受领要约之相对人,以与要约人订立契约为目的所为之意思表示。
二、承诺的用途
承诺的用途,从来都不是答应别人一件事情那么简单。
大人承诺孩子考试100分就买某样东西,是为了安抚孩子,让他安心学习。
男生承诺女生爱她一辈子,是为了安抚女生情绪,为了上床。
上司承诺员工加工资,是为了安抚员工情绪,为了让员工加班、奋斗。
三、承诺的后果
所以看起来,承诺这个事情,在承诺那一瞬间,其实是为了安抚情绪,先不管后面的执行,承诺的发出,是为了安抚。
如果承诺可以兑现,那么是一种正向反馈,被承诺人对承诺人的可信度增加,后期的承诺会安抚性更高。
如果承诺未被兑现,则消耗承诺人的可信度,最终可信度降低到一个数值,则崩盘,承诺人所说的所有的话,都变得不可信,都变得那么的假。这就是塔西佗陷阱【一个执政者,一旦不受欢迎,他做的事不论好坏,都会招致同样的不满。】的发生。
四、如何提高承诺的可信度
1.要能兑现承诺。
2.承诺和实现的时间,不可太长,时间会增加不确定信。
3.假如承诺未被兑现,也要有相应的理由来解释,但无法挽回丢失的可信度。
故
此次承诺事件的可信度和事情的对于承诺人的难易程度成正比
此次承诺事件的可信度和承诺人现在的可信度成正比
此次承诺事件的可信度和兑现时长成反比(而兑现时长也和难以程度有关系)
五、我们要如何承诺,才能承诺的更好
小事不承诺,直接做。
大事要承诺,但要能兑现。
不可兑现的承诺,准备好承担对方和你决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