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印第安-玛雅文明:墨西哥巡游(11):地球深处的文明【附:行星蛋糕、史前地下长廊】
【上一篇连载:】
【文明起源】印第安-玛雅文明:墨西哥巡游(10)失落的大陆(下)南极古大陆【速冻猛犸之谜】
https://www.douban.com/note/721691023/
--------------------------------------------------------------------------------------------------------------------------------------
【提醒:文末附有本系列其他几篇文章的链接】
--------------------------------------------------------------------------------------------------------------------------------------
墨西哥2012之11:地球深处的文明 (上)
在美洲有些印地安部落传说他们的祖先曾经在地下生活过一段的时间。根据霍比(Hopi)传说,霍比人的祖先曾爬过四层地下礼堂,到达现在居址之前,在许多地方住过。考古学家认为: 大约几千年前,霍比人的祖先的确曾于从墨西哥迁移到美国的亚利桑那州。

地下世界
许多藏传佛教的修习者和研究者们认为:西藏神话的圣地/极乐之地Shambala(香巴拉,或香格里拉)是在遥远的喜马拉雅山地底,而西藏的大德喇嘛们世代看护着那极隐秘的入口。在1938年和1943年,经希特勒批准,纳粹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亲自组建了两支探险队,他们深入西藏,寻找“日耳曼民族的祖先”,企图能到能改变时间的“神族”和能打造“不死军团”的“地球轴心”。1945年,苏军攻占柏林后,“内务人民委员会”(“克格勃”前身)军官在德国帝国大厦的地下室里,发现了一名被枪杀的西藏喇嘛。纳粹在西藏的秘密行动成为二战中一个难解的谜。
1946年,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立足于世界各国考察的结果,在《古代南美洲之谜》一书中断定, 由史前文明人开辟建造的地下长廊首尾相接并有许多支岔,可纵贯欧、亚、美、非各个洲域,并进而得出地球内部存在“地下王国”的结论。现在一些有名望的科学家和作家越来越相信,在地球内部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地下城市,这些城市是整个地内世界高度文明的一部分。

高度发达的地底文明
地球是空心的
对地球结构的传统认识是: 地壳厚度约为81公里,地幔深度2808公里,地核半径大约3483公里。地核物质由铁、镍组成,温度和压力非常高,密度极大。整体估算,地球化学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 铁34.6% ,氧29.5% ,硅15.2% ,镁12.7% ,镍2.4% ,硫1.9% ,钛0.05%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地球内部存在着巨大的空洞,地球是空心的。理由之一是地球面积是5.10×10的8次方平方公里,平均半径大约是6371.3公里, 体积约为1.08×10的21立方米, 而重量却只有5.97× 10的21次方公吨。如果地球内部是实心的,就会远远超过这个重量。17世纪晚期,英国天文学家Edmund Halley就提议地球由四个同心圆组成而“暗示地球内部居住有生命和靠发光的大气层照明。他认为极光或北极光是由这些逃逸出来的气体通过极地的薄地壳引起的。

图2. 卫星阿波罗8和16拍摄到的北极照片,地球北极地区有巨大的圆形开口
俄罗斯物理学家费多尔•尼沃林是坚持“地球中空说”的主要科学家之一,他曾因为提出了“新物理学”理论而在全球科学界一举成名。尼沃林认为,地球岩浆产生的气体扩散到地球外面,经过漫长时间的膨胀和扩散后,地球中心事实上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空壳”。尼沃林认为,气体大规模扩散的主要出口就在南北两极,那里现在仍然可以清楚看到的“巨大洞穴”就是明显的地质学证据。尽管主流科学家们从来不认同“地球是空心的”说法,但解密的地球卫星照片(图2)和其它证据显示,北极地区的冰面上存在着一个可以清楚看见的巨大洞穴!
持空心地球论观点的科学家认为造成空心地球的原因是它内部的离心作用。早期的地球是火和岩浆的混合体,地球在旋转的过程中,把重的物质抛向了外层,这便是岩石之类的地壳。而两极几乎不受离心力的影响,所以有可能形成空洞而未形成地壳。离心力影响最大的是赤道,所以那里地层膨胀,而形成了今天椭圆形的地球。由于熔成糊状的炽热物质仍残留在地心部,那里离心力几乎不起作用,于是就成了另一个星体——地心的“太阳”。这个 “太阳”尽管很小,但却能照射出足以养育动物和植物的光和热,地球内部或许有有适宜的气候、独特的植物、动物,特殊的文明等,尽管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谁也无法断然否定。

---------------------------------------------------------------------------------------------
【以下是一组图:美食版“地球构造”】

“木星与地球构造层”蛋糕,雷亚农Rhiannon,25岁,一个自学成才的澳大利亚面包师,以太阳系主要的行星为模版精心制作了一场超现实的蛋糕盛宴。
上图:蛋糕内部慢慢发酵→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地幔、内芯和外芯都出→用巧克力奶油创建地壳。
地球蛋糕
蛋糕上的大陆和海洋是由方旦糖(fondant)和食品色素(edible paint)做的:

地核由枣泥蛋糕做成,杏仁奶油代表一层液态金属氢,蓝色的香草马德拉海绵蛋糕代表氢分子。棉花糖软糖创造了大陆和海洋。切开后每一层是味道都是不同的。
木星蛋糕

不同于地球蛋糕,这是只有半个球体,木星是一个完全球形的创造。
这些星球蛋糕不只是星球状外表这一个灵感,它们还包含着一个科学秘密:地球和火星蛋糕的内部都和它们的实体星球的内层相似。

----------------------------------------------------------------------------------------------
(回到正文)
北方乐土
在希腊神话中,远古之时有一个民族生活在极北地区的永久温暖、遍地阳光的地方,那片土地称为“北方乐土”(Hyperborea)。随着这些北极地区远古时期动物和人类活动遗迹的发现,人们开始相信“北方乐土”的真实存在。19世纪末波士顿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威廉.沃伦 (William Fairfield Warren,1833-1929)出版了一本书,名叫《在北极发现的天堂》。此书现在总共有11个版本。沃伦分析了与这一天堂相关的大量的口头故事和传说。据他认为,所有消息都来自北极区的一些远古完美的地方。最近,有可靠的报告称许多UFO其实是来自地球北极下面的一个巨大洞穴中。

图3. 墨卡托1595年制作的北极圈地图。一个巨大的大陆位于北极。此大陆被深深的河流分隔成四块陆地。
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是16世纪的地图制图学家。精通天文、数学和地理。1512年3月5日出生于荷兰佛兰德斯省(现比利时安特卫普附近)。1530-1532年就读于卢万大学。1552年移居德国的杜伊斯堡。墨卡托于1595年制作了一幅北极圈地图(图3)。在这幅地图上,一个巨大的大陆位于北极。此大陆被深深的河流分隔成四块陆地,陆地包围的圆形海域中有(冰)山。此大陆是如何出现在地图上的?人们没有中世纪时的北极地区的信息, 墨卡托的海图似乎是依据古代海图绘制的。其中一个海图在他1580年的信中提到过。此海图表明,有一个大陆位于北冰洋中心。地图上画着一些漂浮着的冰。
人们长期以来以为墨卡托画错了,因为地表上找不到这块大陆。而我却认为墨卡托北极圈地图中的这块大陆(图3),实际位于地表的背面,也就是地球的内部。而那画有(冰)山的圆形海域正是北极开口的海域(请参看图2,阿波罗的卫星照片)。从这里就可进入地球内部的世界。事实上,早已有人这样做了。

冰山摄影
Olaf Jansen的地内之旅
1908年美国作家Willis George Emerson出版一本《The Smoky God》,叙述了一位挪威人Olaf Jansen (欧拉福 杰森) 和他的父亲的曾由北极进入地球内部,那里有一个比我们的太阳小一点的“太阳”,住着身高12英尺以上的巨人。本书英文版的原文可以从网上找到。欧拉福出生于1811年10月27日俄罗斯的一个小镇Uleaborg。
欧拉福的家在斯德哥尔摩(Stockholm), 他的双亲常到波的尼亚湾一带打渔。1829年的4月, 欧拉福的父亲Jens Jansen(杰斯.杰森)带他一同出海。6月23日他们抵达了Spitsbergen(斯匹茨卑尔根岛)。斯匹茨卑尔根岛是挪威斯瓦尔巴(Svalbard)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靠近北极。从斯匹茨卑尔根岛继续向北航行数天之后,欧拉福父子却意外的遇到了暖风和暖流,他们感到气候变得比刚从挪威出发时还温暖。欧拉福的父亲杰斯是北欧神Odin和Thor的坚定信仰者。一生中杰斯经常给欧拉福讲述北欧神话中有诸神居住在北风源头之外的极乐之地的传说。这个信仰激发了这对父子继续向前探险的热情。

冰山摄影:当太阳升起时,瑟梅哥-库雅雷哥冰川入海口薄雾笼罩,看起来有如仙境一般(瑟梅哥-库雅雷哥冰川是北半球最盛产冰山的冰川)
欧拉福父子在一个无名的小岛附近, 发现了许多漂浮的大树干。续航行途中他们遇到过暴风雪、大雾,他们冒着危险从许多巨大的冰山空隙中穿过。慢慢的,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了, 就象是他们的船向南航行,但他们船上的罗盘却一直是指向北的。突然间欧拉福发现溅到身上的水竟然是淡水,而前方出现了绿色的陆地。显然他们到了一条大河的入海口。在地平线上,他们还发现了另一个小点的圆形“太阳”。只能说它和太阳类似。在没有云或海洋雾气遮挡时,它有一个朦胧的红色古铜色的外观。它也会变的象是一朵发光的云,仿佛背后有一个更大的光源。欧拉福父子得出结论这个朦胧炉色的“太阳”,既不是太阳,也不是太阳的反射,而是一个某种形式的星体。经验丰富的父亲杰斯意识到,他们实际上已经通过北极的巨大入口,进入了地球的内部。杰斯根据他们的航程估计地壳厚度超过300英里 (500公里)。然而和庞大的地球相比,仅仅还只是一个壳。
这父子俩继续从水路向地球深处前进,一路上经过大片森林,到处有可口的坚果来充饥。在当年的九月上旬,他们遇到了一艘奇异的大船。船上有6位友善的巨人。他们站直了,头还达到不了巨人的腰部。巨人们邀请欧拉福父子到巨人的国度。他们在那里住了两年,受到了很多款待。

摄影师PierreJavelle And Akiko Ida夫妇的微距摄影,用食物作风景讲述有趣的冒险故事

摄影师PierreJavelle And Akiko Ida夫妇的微距摄影

地下世界有很多地面上早已灭绝了的动物。地下世界动植物的“体型”也变的很大。森林中的巨树高达250到300米, 树干直径达30米。葡萄大得如苹果。巨型海龟的个头有7到10米长,4.5到6米宽,高2米。巨象竟然有30米长,22米高。大鸟的翼展有10米,鸟蛋长2英尺,直径1英尺多。

西方摄影师微距摄影
葡萄大得如苹果。巨型海龟的个头有7到10米长,4.5到6米宽,高2米。……

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银器,是唐人饮酒时盛放酒令的筹筒,由龟座、圆筒和酒令筹三部分组成。

敦煌壁画,西夏-榆林窟3窟西壁北侧-文殊变相下半部海浪特写:巨龟


敦煌壁画,西夏-榆林窟3窟西壁北侧-文殊变相下半部海浪特写:巨鱼(右边两条巨鱼,与左边小船里的人物,对比可知鱼之巨大)【提醒:上图为高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大鸟的翼展有10米,鸟蛋长2英尺,直径1英尺多。

位于南乔治亚岛古理德维肯(Grytviken)博物馆中的漂泊信天翁标本(可以看出翼展多么巨大,一个房顶都装不下)

漂泊的信天翁飞过德雷克海峡.

2001年到2004年,GPS追踪所得的漂泊信天翁南乔治亚岛种群飞行路径。 这个地内世界的巨人们的寿命一般从六百岁到八百岁。男性一般七十五岁到一百岁左右结婚。女性的结婚年龄稍小一些。黄金在这个世界中是一种最常用的金属之一,广泛的用于各种装饰。巨人世界的科技非常发达。他们有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 有可以水陆两用的船只, 会使用电磁能操纵及驾驶飞行器。他们还能进行远距离的思想交流。
根据这父子俩的了解,地球“内部”大约四分之三的面积是陆地, 有四分之一是水。地内世界有众多的河流,有些庞大的河流宽度竟达30英里。地内的温度极低地区也在南北两极。巨大无比的淡水冰山在地内两极形成后,通过庞大的水路流出,形成地表两极的大淡水冰山。欧拉福的述说正好能够合理解释长期困扰地表世界科学家们的一个谜。那就是:每年地表南北两极无数巨大的淡水冰山产生又消失,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大洋中海水即使冻成冰山后也会含有盐份的,虽然其含盐度一般会比其形成海域的海水的盐度偏低,低温会使一部分的盐份析出。而南极有“白色沙漠”之称,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北极降水量一般介于100~250毫米之间。南北两极来自大气降水(雪)量根本无法新产生如此多的淡水冰山。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冰山的不断产生并覆盖?这些年来科学家提出了许多的假设,但没有人能证明其中的机制。

冰山:许多大型古老冰山具有矿物沉积层。当冰山因为消融在水中倾斜翻转时,这种沉积层就会显现出来。
欧拉福父子住了两年之后就想要回家。巨人们告诉他们,归程很危险。但欧拉福父子想回家的意愿较强,巨人们为他们准备了必需用品。他们辞别了巨人们,就开始了艰难的航程。计算地表季节之后,他们决定从南极出口返回,因为南极正开始夏季。在南极,父亲杰斯葬身恶浪之中。欧拉福却幸存下来,在冰山上被一捕鲸船救了。但当他向船长 Angus MacPherson 诉说自已的经历后,被当做疯子关了起来,直到欧拉福表现的比较“正常”。辗转4年8个月之后,欧拉福才得以回到斯德哥尔摩。在那里他向亲叔叔再次讲述了段离奇的经历,然而却被邪恶的叔叔送进了疯人院关了28年。直到叔叔死后,他才被放出来。欧拉福晚年移民到美国。因为害怕被再次当成疯子从而受到无尽羞辱,欧拉福希望他的自述《The Smoky God》这本书在他过世之后再出版。

南极特殊现象“血瀑布”,有五层楼高

冰山摄影
墨西哥2012:地球深处的文明(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士兵希伯在同侵缅日军的作战中与战友失散,被遗留在缅甸的森林中。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一处被巨石隐蔽的洞口。希伯冒险进入洞内,竟然发现里面被人工光源照得亮如白昼,俨然是一处庞大的地下城市。希伯正看得惊迷时,突然被抓住,一关就是4年,后来寻机逃出。据他说,这个地下王国通向地面的隧道有7条,分别在世界其它一些地方开有秘密出入口。1963年,两名美国煤矿工人在挖煤时,发现了一条地下隧道。他们循着隧道一直斜着向下走,最后在隧道尽头发现了一扇巨大的门。推开门后,他们发现了一个大理石楼梯。出于害怕,这两名煤矿工人没敢再向下走去。而几乎在同一时期,在英国,几名煤矿工人在挖掘一条隧道时,听到地底下传来机械装置运动的声音。一名矿工称,他们还发现一个通向地下井的楼梯,走到楼梯口时,机械装置运动的声音变得清晰。之后,这些以为遇见了鬼的工人吓得逃离了隧道。等他们喊来大量工人,准备探个究竟时,楼梯和通向地下井的入口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另外,一些石油勘探队员、探险人员都在地下发现过体形巨大的地下人。

地下世界想象图(网络图片)
1995年2月4日,加拿大《每周世界新闻》(Weekly World News)刊登一篇题为《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收到来自地球内部的无线电信号》(NASA receives radio signals coming from inside the Earth)的严肃报导,指出地球是中空的,地下存在更高级的文明世界。
地下王国“阿加尔塔”(Agartha)
“阿加尔塔 (Agharta)”是传说中具有高度文明的地下世界。据传说地下有无数洞穴、隧道和迂回曲折交错成网的地下长廊,地下埋藏着古代文明的秘密和无尽的宝藏。1906年,威廉?里德发表了《极的幻影》,在书里他声称无人能发现北极和南极,因为它们不存在,它们是进入地下世界的入口。马歇尔·加德纳(Marshall Gardner)(科学作家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的化名)于1913年写了一本名为《一次去地内的旅行》(A Journey to the Earth's Interior)的书,在书里他发誓空心地球内有直径600英里的太阳。加德纳也声称在地球在两极有宽宽的开口。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希特勒已对地下世界可能存在的无尽的宝藏和极为先进的科技垂涎三尺。曾多次派考察队到达西藏,南北极,并潜入美洲。一些纳粹们坚信谁先找到地下世界,谁就能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在美洲,德、美两国考察队展开了一场争夺战,其情节恰似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柏格执导的电影《Indian Jones(夺宝奇兵)》。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向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随即德国也向美国宣战。战争正如火如荼时,罗斯福总统却交给戴维?拉姆夫妇一项特殊任务,力求抢先找到地下王国,以取得大量黄金宝藏等等,从而在战略上取得领先优势。戴维?拉姆夫妇领命以后,率领一支美国考察队前往墨西哥的恰帕斯丛林,寻找地下长廊的入口。1942年3月,拉姆夫妇被召进白宫向罗斯福汇报了他们的考察经历。据拉姆夫妇回忆,当他们横穿当地密林时,遇到了把守地下长廊入口的皮肤呈蓝白色的印第安人,并发现了秘密入口的线索。但是这些印第安人在密林中包围了考察队,严厉示意考察队立刻离开。拉姆的印第安人向导上前与他们搭话,才知道他们是玛雅人的后裔,是印第安族的一个分支,叫拉坎顿人。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守护着圣地,地下王国“阿加尔塔”的入口。不允许任何人踏入禁区半步。夫妇只好怏怏退回。拉姆夫妇没能进入拉坎顿人守护的地下隧道。
实际上,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美国的行动早已过时。希特勒和盖世太保总司令希姆莱很早以来就一直对神秘不可知的事物极为热衷。他们向全世界派出了大量探险队。希特勒派往亚洲的考察队曾发现一本梵文书,里面详细地记载了地下王国阿加尔塔的故事。并且提到一种名叫“众神之车”的交通工具可以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在地道中悬空穿行。在二战爆发前一年,也就是1938年,纳粹德国曾经派出一只由 82 名科学家和学者组成的南极探险队前往南极洲。在 1942年时,希特勒秘密地将西藏的一批喇嘛僧人接到了柏林。向他们询问有关于香格里拉的事情。
----------------------------------------------------------------------------------------------
【延伸阅读】
第三帝国最高机密之一:环形「纳粹钟」之谜,至今无法用科学来解释!

纳粹钟据说是纳粹的高科技秘密武器,被誉为“死亡之钟”,是纳粹发明来改变战争局面的。据曾被关在集中营的囚犯回忆他们确实看到过纳粹钟测试的景象,那是个会发出淡蓝色的光,像钟一样的东西。

它的外形是一口钟,内部有两反方向旋转的装置,钟的里面涂满了暗红色液体。对于这装置,有人说它是时光机器,也有人说它是军事武器。说它是时光机器,是因为它是进行的相关反重力和时间扭曲的研究,因此猜测是纳粹用来穿越时空用的。不过也有人说它是军事武器,而且尤其可能是生化武器。因为据记载德军曾用动植物来试过“纳粹钟”的威力,据说在纳粹钟的作用下,四周几乎寸草不生,植物、动物在几分钟内就会被分解成胶装物质,像腐烂了一样,当时还有数名德国科学家在实验过程被波及身亡。只是不受控,很容易波及自身,加上德国不敢随便发动生化战争,于是在战争中并没有用。

在波兰一个山谷,有一个怪异的环形建筑,在德国建的三道防卫系统的最里面,有人说,这个环是用来试验一种名叫「钟」的新型高技术机器。纳粹钟也许是第三帝国最高机密之一,很多证据表明很多科学家曾参与研究一种晓以电磁推进的钟状飞行器,保存下来的草图显示,钟的外表是瓷釉,高10英尺,直径5英尺,它的设计和现代空气动力学相悖。

一些古外星人学者认为它可能是一种时间机器。负责此项任务的党卫军军官原计划投降,但是突然失踪了,其他研究员结局很惨,都被党卫军杀了。其他几个维利会的重要人物也消失了——当时汉堡上空出现了UFO,多年来一直谣传他们去了另一个星球。多年之后,在宾夕法尼亚州,一些人目击到了很像纳粹钟的物体。 战后,很多纳粹科学家去了美国。但很多纳粹将领消失了,其中一些至今不知去向。德国投降2个月后,美国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当今的科技,没有一样不是当时德国新发明的或是加以改进的,可以说,现代世界就是德国人发明的。原德国火箭专家组长冯.布劳恩甚至曾承认说:是外星人帮助了他们。

冰山摄影
拜尔德的北极探险
拜尔德少将是美国的传奇人物,他是第一个飞越两极的人。据拜尔德北极探险日记:他持继朝北极飞行,竟然看到了春意盎然的山谷,山谷中有小溪流过,山坡上分布着茂密的森林。在望远镜中他吃惊地发现了地球上本已绝种的猛犸!继而又看到绿色的起伏山丘,外面的温度为27℃。地面更趋于平坦,拜尔德发现竟然有城市存在,而空中的有飞行器,似乎具有神奇的浮力。结果,拜尔德的飞机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吸住,无法加以控制。接着,飞机的引擎停止运转,飞机在轻微地震动中平安着陆,好象是由看不见的升降机支撑着。几位金发碧眼、皮肤白皙、体形高大的人出现了,这些人并没有携带任何武器。拜尔德和无线电通讯员受到他们的热忱地款待,应邀登上了一辆没有轮子的平台车,急速奔向灿烂的城市。这个城市似乎是用水晶修筑而成,闪闪发光,整座城市有规律地发出彩虹般的色彩。走进一巨大的建筑物里,饮用风味绝佳的热饮料。10分钟后,拜尔德暂时离开通讯员,进入一架升降机,向下运转数分钟,后来升降机的门朝上无声地开启,他走过充满玫瑰红色的走廊,发现光线是从墙壁上放射出来的。他在一扇巨大的门前停下,门上有奇特的文字。
而在进入该房间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更具有震撼性。拜尔德一再使用“前所未有”、“不可思议”、“难以形容”等词汇来描述他亲眼看到的景象。房间华丽精致,那些人的声音既悦耳又热忱,他们告诉将军,因他具有高贵的素质,并在“地表”世界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让他入境。那些人还告诉他,这个神秘世界名为“阿里亚尼”,自从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以后,他们才开始关注外面的世界,并在那个危机四伏的时代,派遣许多飞行器到地表展开调查。他们表示,地下世界的科技和文化要比地上世界进步数千年,原先他们并没有干涉地上世界的战争的想法,但因为不愿再见到人类使用原子武器,因此派出密使访问超级大国,可未受重视。这次借邀请将军的机会,传达地上世界可能会走上自我毁灭的信息。他们派出的人在地上世界受到了不友好的待遇,而飞行器也常遭战机恶意攻击。
结束会晤后,拜尔德沿原路返回,与满脸狐疑的通讯员会合。在两架飞行器的引导下,他们升至823米,然后平安返回基地。临行之前无线电传来德语“再见”的声音,27分钟后着陆。1947年2月,拜尔德出席美国国防部的参谋会议,所有的陈述均有详细记录,并且向杜鲁门总统做了汇报。会议历时6小时40分钟,他还接受了最高安全部门及医疗小组的调查,后被有关方面告之严守秘密。之后他写道:“那块土地在北极,那个基地是一个巨大的谜。”

透过清澈的海水看,这座冰山的水上和水下部分造型很相似,都像高耸的山峰。
从地表到地内的“移民”
二战结束后至今,对“阿加尔塔”的考察热长盛不衰,各种各样的新发现也越来越令人鼓舞。1960年7月,秘鲁考察队在利马以东600公里的安第斯山脉的地下曾发现一条地下长廊。该地下长廊长达1000公里,通向智利和哥伦比亚。但是为了保护隧道,等待将来人类掌握了足够的科学技术时再来开发,秘鲁政府封闭了这条地下隧道的入口并严加把守。此地后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稍后,西班牙人安托尼·芬托斯在安第斯山脉靠近危地马拉的地方考察时,又偶然发现了一个长达50公里的地下长廊。这个长廊有尖状的拱门,从地下一直通向墨西哥。1972年8月,英国考察队在墨西哥的马德雷山脉也找到了地下长廊,其走向是通向危地马拉。这一地下长廊与安托尼?芬托斯在危地马拉发现的地下长廊很可能是同一条。据英国考察队回忆,每当拂晓,就能听到从地下长廊发出击鼓一样的音响。1981年5月,著名探险家毛利斯曾从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附近一处地洞入口进入到地下长廊。在地下长廊里,毛利斯发现了人工开凿的痕迹,洞壁平整并经过粉刷。
无数地下长廊遗迹的发现,似乎越来越清晰地表明:远古时代的确曾存有高度发达的地内文明。北极的极乐之地Hyperborea的古老程度超过地表的利莫里亚文明和亚特兰蒂斯文明,但也有一些地内人是后来陆续从地表通过地下长廊“移民”过去的。美洲的有些部落传说自已的祖先曾经在地下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回到地上。自古以来也有很多民族再也没有回到地表,成为了地内文明的一部分。

田中达也微距摄影作品
地下世界包含2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地下世界的地壳,这是地球表面地壳的延续。地球两极的每一极都有一大型的入口或洞口,有点像一个被挖去核的苹果,地壳沿着洞口缠绕下去,包裹住地幔成为空心内部。外部和内部的地壳有着非常相似的地形,拥有海洋、大陆、山脊、湖泊和河流。只不过地壳内部面对着地球的核心,核心发光并被薄雾层遮蔽。这种光比太阳光更为弥漫,因此,地心世界的白天光线比地球表面更为柔弱温和。和地表相比,地心世界中少了很多来太空的有害宇宙射线,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更适合动植物的生存。它们在良好的生长条件下,往往会体型巨大。移民到地心世界的人们,也往往不愿再回到地表。当然也有回来的,如霍比(Hopi)人的祖先。

美国亚利桑那州白口袋(White Pocket)的风蚀砂岩景观。黄昏时分,红色和白色的土壤构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摄影师大卫•克拉普(David Clapp)拍摄。

亚利桑那州白口袋“脑形岩”结构

美国亚利桑那州白口袋(White Pocket)的岩石夜景。摄影师大卫•克拉普(David Clapp)拍摄。

美国犹他州南狼丘(South Coyote Buttes)的砂岩构造。黎明时拍摄。
什么原因促使这些人们来到地下?很可能是发生在地表上的战争和许多大灾难。例如,超强的亚特兰蒂斯岛-利莫里亚战争和热核武器的力量最终弄沉和毁坏了这两大具有高度发达的文明的大陆。撒哈拉沙漠、戈壁、澳大利亚内陆和美国沙漠地带只是毁坏结果的少部分例子。当年地层深处的土壤显然被严重污染过,放射性元素指标严重超标。前苏联专家格尔波夫斯基,在印度河流域研究一具古人体残骸时惊异的发现,尸体内的放射性比正常人高出50倍。部分专家学者曾在当地挖出一些玻璃状的结晶体,这些结晶本是坚硬的岩石,只有在核爆炸的条件下才可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近年来,不仅在印度,人们在巴比伦、撒哈拉沙漠及蒙古都相继发现了类似核战争的废墟。

航拍澳大利亚红土沙漠,震撼如火星风光

航拍澳大利亚红土沙漠,震撼如火星风光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国家公园
美国旧金山摄影师兼飞行员杰森• 特多罗拍摄。死亡谷曾被认为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也是北美最干旱的地方,这里遍地沙漠,一片荒芜景象;优比喜比火山口、麦斯奎特平原沙丘和恶水盆地,这些景观堪称北美最低点,低于海平面282英尺(约86米)。 《星球大战》就曾在麦斯奎特平原沙丘取景拍摄,模拟沙漠风光。该地区有悠久历史,这里的人类文明史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由于酷热天气条件和艰难地理环境,拍摄这些照片实为不易。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国家公园
史前核战
《摩诃波罗多》(一译《玛哈帕腊达》),印度古代梵文叙事诗,意译为“伟大的波罗多王后裔”,是古印度两部著名的史诗之一。此书记载了居住在印度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达瓦人、弗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两次激烈的战争。此书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它写成于公元前一五○○年,距今约有三千五百多年了。而书中记载的史实则要比成书时间早二千多年,就是说书中的事情是发生在距今约五千多年前了。书中的战争规模浩大,其惨烈程度世所罕见。
书中的第一次战争是这样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稳坐在维马纳(类似飞机的飞行器)内降落在水中,发射了“阿格尼亚”,一种类似飞弹武器,能在敌方上空产生并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如同一阵暴雨,包围了敌人,威力无穷。刹那间,一个浓厚的阴影迅速在潘达瓦上空形成,上空黑了下来,黑暗中所有的罗盘都失去作用,接着开始刮起猛烈的狂风,呼啸而起,带起灰尘、砂砾,鸟儿发疯地叫……似乎天崩地裂。”“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曳,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灼热,使地动山摇,在广大地域内,动物灼毙变形,河水沸腾,鱼虾等全部烫死。火箭爆发时声如雷鸣,把敌兵烧得如焚焦的树干。”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豪华手稿微型画,Sforza-Savoia Legendary,1476年,米兰加莱亚佐·玛丽亚·斯福尔扎公爵和他的萨沃伊妻子博纳的所有物,现保存在都灵皇家图书馆。
这一组图是其中描绘圣经启示录的场景——各种灾难前的异象:
上图:【房屋将倒塌】

【星星会掉下来】

【鸟会聚集在一起】

【动物会害怕】

【鱼会尖叫】

【地球会颤抖】

【地狱之口】

【魔王路西法】

【地狱的痛苦:冰冻的水】

【地狱的痛苦:气味】

澳大利亚,距离乌鲁鲁300公里的帝王谷附近,上图转载自:长腿叔叔
第二次战争的描写更令人毛骨悚然,胆颤心惊:“古尔卡乘着快速的维马纳,向敌方三个城市发射了一枚飞弹。此飞弹似有整个宇宙力,其亮度犹如万个太阳,烟火柱滚升入天空,壮观无比。”“尸体被烧得无可辨认,毛发和指甲脱落了,陶瓷器爆裂,飞翔的鸟类被高温灼焦。为了逃脱死亡,战士们跳入河流清洗自己和武器。” 这些细节与日本二战中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核辐射如出一辙。
后来考古学家在发生上述战争的恒河上游发现了众多的已成焦土的废墟。这些废墟中大块大块的岩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要能使岩石熔化,最低需要摄氏一千八百度。一般的大火都达不到这个温度,只有原子弹的核爆炸才能达到。在德肯原始森林里,人们也发现了更多的焦地废墟。废墟的城墙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筑物内的石制家具表层也被玻璃化了。除了在印度外,古巴比伦、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都发现了史前核战的废墟。废墟中的“玻璃石”都与今天的核试验场的“玻璃石”一模一样。

放大3000倍的高精度微陨石(micrometeorite)。图文整理自:《比太阳系还要古老的陨石,只有针尖大小,却含万千世界》,原图片版权归乔恩·拉森和简·布雷利·基尔所有
简介: 微陨石是降落到地球上的宇宙尘埃。科学家们一直认为无法在城市中检测到这种颗粒,除了地球上最无尘的环境,如南极或深海。直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马修·金奇博士和业余科学家乔恩·拉森在巴黎、奥斯陆和柏林三个城市的屋顶上,发现了这些来自太空的宇宙尘埃。 最初是挪威爵士音乐家乔恩·拉森(Jon Larsen)正在自家门廊上用餐,一块石头从天而降掉到了餐桌上。自那以后的几年里,拉森从四个国家的马路、房顶、停车场、沙滩等各种可能的场所一共收集了大约1200块太空卵石。 拉森和基尔合作,给每一块石头都拍250张之多的照片;在后期成品中将这些照片按图层的方式堆叠起来。这便产生了可放大3000倍的高精度微陨石照片。每一块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和质感。有的带着仿佛雕饰过的由铁、镍、铬和铂构成的闪耀珠状物。其它的像玻璃一样透明。

“古尔卡”乘坐的飞行器‘维玛那’又是什么呢?诗中写到:“‘维玛那’借助水银和一种强大的推进气流,确定了在九天航行的路线。它的飞行距离可以是无限的,飞行方向可以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还可以从后往前。”在这部史诗中,飞船曾多次出现,在描述英雄阿周那乘坐飞船时“乘上这太阳形的飞船,阿周那飞升而去,当到达一个凡人看不见的地方时”,他发现了数百艘飞船。在这个地方,太阳和月亮都不发光,更不要说火炬了。没有亲身经历单凭想象恐怕无法写出这样逼真的细节。而圆形飞船不就是现代人所说的“飞碟”吗?

澳大利亚巨石乌鲁鲁。上图转载自:长腿叔叔【澳大利亚.北领地】乌鲁鲁巨石原拍摄作者写道:
为了一块大石头千里迢迢飞跃重洋,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但这件貌似疯狂的举动却每天都在澳洲中部一个神秘的地方发生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就好像被巨大的磁石吸引,朝圣般从世界各个角落飞来,静静地观看,默默地飞走。这块有魔力的石头就是艾尔斯岩,位于澳洲正中心的位置,被人们称为澳洲的“心脏”,艾尔斯岩是白人的叫法,发现这块石头的白人探险家以当时总理的名字命名了这块大石头,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土著人则尊称其为“乌鲁鲁”。 乌鲁鲁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单体岩石,长约3千米,宽达2千米,高350米,周长则接近10千米,我们能够看到的乌鲁鲁还只是冰山一角,它更大的一部分隐藏在地表之下,大概有6公里那么深。虽然之前看过无数乌鲁鲁的照片和明信片,但当我第一次看到无垠荒原中这块遗世独立的大石头时,还是毫无例外的被震撼了…… 来乌鲁鲁的游客中,日本人占了很大比例,这要归功于一部根据日本畅销爱情小说《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拍摄的电影,这个清纯而凄美的爱情故事,表达了现代人对蔚蓝的天空、澄澈的泉水和圣洁的爱的渴望……

澳大利亚巨石乌鲁鲁。上图转载自:明1234626的博客《非凡澳洲——澳大利亚行之旷野巨石乌鲁鲁!》
(地球的肚脐什么样,5亿年的乌鲁鲁巨石告诉你,这里一年有五季,谁也说不清乌鲁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不同时间,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甚至不同天气条件下看到的乌鲁鲁都展现出不同的颜色。)

整块乌鲁鲁岩石常年温热,原住民认为这就是它有强大能量的象征

乌鲁鲁岩壁上的——心形石。(澳大利亚有三大(大堡礁,大洋路,大石头),而大石头和大堡礁又有2颗心,这就是陆地上的一颗红色的心!

田中达也微距摄影作品:Burning Heart(燃烧的一颗红心)

在乌鲁鲁周边已经生活了几万年的原住民阿南古人,视乌鲁鲁为他们心中一块不容侵犯的圣石。上图转载自:长腿叔叔【澳大利亚.北领地】乌鲁鲁巨石
阿南古人认为这块巨石是澳洲甚至整个世界的的灵魂与心脏,正是他们的祖先缔造了这片土地与这块不朽的巨石,时至今日原住民依然保持着对自然与生俱来的敬畏与热爱,保持着简单的生活方式,悉心呵护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不破坏,不滥用,也许才是“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真正含义吧。

【提醒:上图为GIF动图,点击可查看其动态】

澳大利亚,去帝王谷的路上看到这个桌山,面积是乌鲁鲁的好几倍,平坦得像沙漠中一张巨大的桌子,大概只有上帝能在这里享用美餐。上图转载自:长腿叔叔【澳大利亚.北领地】乌鲁鲁巨石
地下长廊的用途
在当今社会,为应对诸多民族预言中的“末日”,一位美国房地产商人为人们打造了“末日地堡”。地堡位于地下约9米深处,号称可抵挡里氏十级强烈地震和500小时的洪水以及核生化袭击,即使屋外摄氏677度的烈火持续燃烧10天10夜,只要居住其间,也可安然无恙。根据项目模拟图,这地堡就像一个特别定制的大型邮轮,只不过是在地下。地堡配有各种适于生活的设施,如休息室区,影剧院,厨房,图书馆,医疗设施,健身器材和浴室等,并储存有足够使用一年的各种生活用品。他在推销自己的地堡时说。“灾难是罕见的意外,但从长远来看,它们是不可避免的。在得知某个灾难将要发生的通知后,短短的几天内你能逃到哪里去呢?”

这座罕见的平板状冰山位于南极地区,目前正在缓慢融化和分解。

一群企鹅将这座晶莹剔透的冰山当作了乐园。本图拍摄于南极地区斯科舍海。
在史前文明时代,人类的精神和技术文明都极为发达,有人甚至具备超能力。不难理解,他们也会在“末日”的来临之前做好准备。 他们修建了地下长廊,建立了地下城市避难所,为神的记录、教导和这些古代文明珍爱的科学技术建立了安全的避风港。 据说德国著名探险家兼作家冯·丹尼肯曾进入过拉坎顿人守护的地下长廊。在隧道中,他极其惊讶地见到了宽阔笔直的通道和涂着釉面的墙壁,多处精致的岩石门洞和大门,加工得平整光滑的屋顶与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的大厅,还有许多每隔一定距离就出现的平均1.8 米至3.1米长、80厘米宽的通风井。隧道内还有无数奇异的史前文物。隧道内那种超越现代人类智慧的严密、宏大与神奇,使得这位以大胆想像著称的作家也瞠目结舌。他认为隧道是用高科技的超高温钻头和电子射线的定向爆破以及人类现在还不具有的某些技术开凿成的。
----------------------------------------------------------------------------------------------
【延伸阅读】
南美地下超级史前隧道(完整版),人们尚不知道其最终通向何处!

1965年6月阿根廷考古学家胡安· 莫里茨在厄瓜多尔偶然发现一个巨大洞窟,这条隧道位于地下240米深处,属于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隧道系统,估计全长达4000公里以上,人们尚不知道其最终通向何处。

隧道中宽阔、笔直的通道和墙壁,精致的岩石门洞和大门,平整光滑的洞顶与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的大厅,还有许多每隔一定距离就出现的平均1.8米至3.1米长、 80厘米宽的通风井。


在隧道里还蕴藏着无数对人类具有重大文化和历史价值的极为珍贵的古代遗物。从莫里茨发现的隧道入口进去不久,就有个140米×150米的巨型大厅,其规模相当于我们现在最为先进的大型机场里的飞机库。大厅中央放着一张桌子和七把椅子。这些桌椅既不是石头的,也不是木头的,它像金属般坚硬,但又像是人造材料制造的。据估计它至少有5万多年的历史,而实际上它的年代更为古远。



在遥远的史前时代,是谁在几百米的地下,制造了这些人造材料的桌椅并舒适地使用着它们呢?大厅里还有许多纯金制作的动物模型,如巨蜥、大象、狮子、鳄鱼、美洲豹、骆驼、熊、猿猴、野牛、狼,以及蜗牛与螃蟹等。然而其中有些动物如大象、狮子和骆驼等,并不产于美洲,那么,是谁制作了它们的模型,又置放在隧道中的呢?更令人吃惊的是,在隧道里一块长53厘米、宽29厘米的石板上,竟然刻着一只恐龙 ! 这些制造者是怎么知道6400万年前的恐龙呢?难道他们见过真的恐龙,或者,他们像现代人一样用高科技手段研究过恐龙化石?

在隧道里还发现了一个12厘米高,6厘米宽的用石头制作的护身符。经鉴定是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的遗物,也就是说,它至少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它的背面是半弯月亮和光芒四射的太阳,正面是个小孩,这个小孩右手握着月亮、左手握着太阳。他竟然还站在一个圆形的球体上 ! 所有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自从1522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人类才第一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隧道中还有一个奇异的石雕人像,这个人像戴着形状奇怪的头盔和耳机,穿着带有许多按键的服装。史前的古人难道会穿这么复杂的服装?这种怪异的服装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外星人。但在这一切的珍宝中,最珍贵的还是那本在许多民族远古传说中提到的黄金书Metal Library。它是「一种不知名的金属板和金属薄箔制作的」。书页尺寸多数为96厘米×48厘米,每页上都盖有奇怪的印章,估计有三千页之多。书上的文字好像是用机器压上去的,这些文字与现存任何一种文字都不相同,无人认识,但有几页与克里斯皮神父保存的金碑上的奇异字母有些相似。




---------------------------------------------------------------------------------------------
(回到正文)
史前人类用超级科技打造的地下长廊,各种功用一定远远超过今人修建的“末日地堡”,相信它足以抵挡各种灾难。在大灾难来时通过地下长廊里的人们逃到地内世界成为那里的居民。很多民族从此就再也没有回到地表。 利莫里亚人和亚特兰蒂斯人的一部分都逃了地下。根据Sheldan Nidle,利莫里亚最初是一个拥有地下成员的地表社会。第一个首都位于约25000前沉入太平洋的某个岛屿上,第二个首都则位于地心世界。后者也是利莫里亚政府在大灾难后移居的位置。那时地表新的统治者——亚特兰蒂斯帝国,命令将主要的隧道入口封存起来,只有在亚特兰蒂斯末日时,利莫里亚人才打开这些封口,从某种死亡中救活了很多地表居民。这些被救活的地表居民构建了一个社会,在后来的某个时期回归地表,成为位于亚洲南部的Rama帝国。在大洪水及Rama帝国灭迹后,利莫里亚人重新聚集起来,将他们新成立的社会命名为Aghartha。Aghartha的首都香巴拉(香格里拉)则重新搬迁到一个洞穴中,此位置正位于今天西藏拉萨所在位置的遥远地底。

喜马拉雅山脉,隐藏数千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人造天空洞穴,屹立在悬崖边:

喜马拉雅山脉,悬崖边数千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人造天空洞穴(这只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还不是此文提到的神秘地下洞穴——那是我们很难了解与探测到的)

摄影:喜马拉雅山脉云层上方的银河。
据说这些地方都有通往地内世界隐秘入口, 它们分别是:北极、南极、埃及吉萨大金字塔、西藏喜马拉雅山入口(据说由僧侣守卫)、肯塔基州Mommoth洞穴、巴西Mato Grosso- Posid城、Igua 瀑布、印度罗摩-地表城市下、所罗门国王宝库、加利福尼亚Mount Shasta- Telos(传说的Agharthean城市,存在于山脉内和山脉下面)、Dero洞穴……等等。根据地理学家贝罗希诺夫1916年的报告,在阿尔泰山区也有一些地下长廊,从蒙古南部一直延伸到沙漠戈壁,中国的敦煌也可能是某个“地下王国”的入口。
深邃无垠的广袤太空,引人思绪万千,丰富多彩的地表文明也令人叹服。然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内部,人们又真正了解多少呢?地球内部也有“世外桃源”啊。

1995年2月4日《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收到来自地球内部的无线电信号》(NASA receives radio signals coming from inside the Earth)的严肃报导,指出地球是中空的,地下存在更高级的文明世界。

1994年出生的神童画家与诗人 Akiane Kramarik的画作《Detective(察觉)》,2012年,17岁作品【提醒:上图为高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简介:】Akiane Kramarik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天才、童话般的人物、“湛蓝小孩”;无师自通的她从四岁开始作画与写诗,灵感均来自她的梦境以及灵视(visions,又译“异象”)中上帝的教导与天界景象;她有着极其虔诚的信仰,每天总是先祷告,然后创作;她的画与诗,充满意境、灵性且富有哲理;这些神奇,使得其无神论的家庭都开始信神;她在全世界举行的艺术展览启发了无数人,卖画作的大部分资金都被她用来捐助非洲等贫困地区。

约旦古城佩特拉(进入其间的唯一路径——“蛇道”,道路两边是80米高的岩石峭壁)

田中达也(Tatsuya Tanaka)食物微距摄影作品:Croissant valley「落皮注意、クロワッサン渓谷」(险壑深谷,一地积水与碎岩,原来是牛角面包的落皮)
-------------------------------------------------------------------------------------------------------------------------------------
【本系列连载文章,链接如下:】
【1】【印第安-玛雅文明:墨西哥】系列:
【文明起源】印第安-玛雅文明:墨西哥巡游(1)+(2)“众神之城”特奥蒂瓦坎【高清大图】
https://www.douban.com/note/721660502/
【文明起源】印第安-玛雅文明:墨西哥巡游(3)金字塔
https://www.douban.com/note/721663044/
GoogleEarth看地球:十大古天文台奇景
https://www.douban.com/note/721664477/
【文明起源】印第安-玛雅文明:墨西哥巡游(4)创世传说
https://www.douban.com/note/721666672/
【文明起源】印第安-玛雅文明:墨西哥巡游(5)诸多史前文物【人与恐龙石刻、史前岩画等】
https://www.douban.com/note/721670076/
【集锦】史前高科技文物:人与恐龙石刻、酷似现代人的史前岩画、远古飞行器等
https://www.douban.com/note/721671749/
【文明起源】印第安-玛雅文明:墨西哥巡游(6)三界与“人”+(7)垂涎人体的外星人
https://www.douban.com/note/721672931/
【文明起源】印第安-玛雅文明:墨西哥巡游(8)失落的大陆(上)【附图:复活节岛远古石雕人像】
https://www.douban.com/note/721681514/
【文明起源】印第安-玛雅文明:墨西哥巡游(9)失落的大陆(中)亚特兰蒂斯(1)【附图:南美地下史前隧道+白种印第安“云族”之谜】
https://www.douban.com/note/721684322/
【文明起源】印第安-玛雅文明:墨西哥巡游(9)失落的大陆(中)亚特兰蒂斯(2)柏拉图笔下与埃德加•凯西预言里的沉沦大陆
https://www.douban.com/note/721687903/
【文明起源】印第安-玛雅文明:墨西哥巡游(10)失落的大陆(下)南极古大陆【速冻猛犸之谜】
https://www.douban.com/note/721691023/
【2】【玛雅预言】系列:
玛雅预言中“彩虹战士”的传说+霍比预言石解读
https://www.douban.com/note/718210802/
玛雅长老携传说中13颗水晶头骨现身【玛雅预言“彩虹战士”解读】
https://www.douban.com/note/718211411/
人类四次史前文明与玛雅的四个世界观
https://www.douban.com/note/721659263/
【3】【史前文明】系列:
【史前文明古迹】远古大陆之谜
https://www.douban.com/note/718179103/
【文明起源】中华文化的渊源【1】史前大洪水【名画欣赏】
https://www.douban.com/note/718181004/
中华文化探源【2】苏美尔文明和华夏文明的关系【文物欣赏】
https://www.douban.com/note/718182665/
中华文化探源【3】古希腊文明的东方源头【多图:名画《巴别塔》与宙斯祭坛】
https://www.douban.com/note/718199002/
【4】【玛雅-印第安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关系】系列:
中华文化探源【4】玛雅文明和华夏文明的关系(1)【文物欣赏】
https://www.douban.com/note/718199977/
中华文化探源【5】美洲印第安人是殷商后裔
https://www.douban.com/note/718200713/
中华文化探源【6】哥伦比亚古老部落的警诫——高基族人,地球平衡的守护者
https://www.douban.com/note/718202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