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
以小人物门童为例的大时代见证
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布达佩斯大饭店》 讲述了饭店门童zero在其经理古斯塔夫由于一幅名画相互扶持,逃亡,见证了国家间的冲突混乱和贵族虚伪面具下对财产的争抢夺利的一段动荡经历。
本片运用希区柯克的悬疑手法,没有过于残酷和触目惊心的画面,用默默的情节叙述、环环推进和利用观众心理放松点突然插入重点剧情营造出神秘紧迫的气氛,配乐也像希区柯克式很具有艺术悬疑姿态的节奏跌宕紧张的古典音乐,特别是在走廊追女主角抢画那一段的音乐让人一下想到《惊魂记》里著名的浴室谋杀的交响配乐
关于这部电影的立意很多说法,有说是诠释犹太人在那样动荡年代的境遇,有说诠释冰冷工业时期的善恶……
而片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
“在野蛮的屠宰上,还是有文明的微光存在,那就是人性…”
正如这句话所说:男主角可以虚荣到就算沦落在监狱也想要喷高级香水,肤浅地讨论着金钱,自大地夸耀自己的酒店管理,形式主义地训话员工时读好几十节的诗,还与很多有钱老妇关系混乱,这样看也许他惹人讨厌得不行
他同样也悲天悯人地关心着老妇人,甚至不惜越过国境线战乱的危险老远跑一趟葬礼, 他同情弱势的逃难者zero,仗义出手大胆反抗那些要制裁zero的蛮横军官,厌恶强蛮专制,
这些都是他的人性,人性复杂,但却不乏微光,又怎能把他归置于任何一种人性上呢
所以这句台词说得很好,对于古斯塔夫,在我们看来,或许只有当在面对“屠宰场”时 他本能显露出来的那种弥足珍贵的勇敢人性,这才算是真正“文明的微光”吧
说是“微”,也是遗憾吧 或许在野蛮吞噬的过程中,点点微光的力量也许也还不够燎原,随即便逝
就像古斯塔夫最终没被自己对名画的野蛮的“欲”带来的追杀而杀死而是被自己“文明微光”的仗义反抗而杀死,也是可以细细思考一下…
(2年多的前的文章了 存档 懒得配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