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巴拿马的日子(三)中餐VS西餐

到巴拿马的第一个周末,我就去了当地的中国城吃了一顿粤式茶餐厅。妈哟,这顿粤菜真是恶心到我了。招牌菜的虾饺,皮厚且毫不Q弹,让人无法下咽。关键是那盘韭菜煎饺还吃出了一根头发。
你们一定想不到,在吃出头发那件事发生后,隔了一周,我又去了中国城。项目有个翻译妹妹要辞职去加拿大读书了,当天她开车带我们到中国城一家很大的菜馆,翡翠餐厅。她说她喜欢那里的酸辣粉。老板肯定是广东人,店里都说粤语。我用粤语跟服务员点了餐,不错,沟通无障碍,一份不要酸辣的酸辣粉。我们还点了一盘蟹。人均消费25美金左右。
菜刚上来,卖相不错。酸辣粉的级别已经基本可以跟国内媲美了。除了价格,在广州吃个酸辣粉也基本就是这个水平。同事打了一个小碗她的酸辣粉给我尝尝。牛肉,红油汤,还有酸酸的豆角,这是自打我来巴拿马吃过最棒的中餐了,泪流满面。我的那份不加酸辣的粉,显然没有那份好吃。上来的那盘蟹,也是大家争相抢食,没多久就一扫而空。蟹很小只,没什么肉,完全就像吃小龙虾一样,吃的就是那个辣味。


在这次中餐的鼓励下,我开始回办公室安利其他同事,说我吃到了美味的中餐,不得了。然后Mary是个喜欢辣的妹纸,她在我的安利下,跃跃欲试,刚好是周六,我居然又一次去了中国城,而且是同一家餐馆。Mary吃完了酸辣粉,跟我说很一般。你猜怎么着。酸辣粉跟我昨天吃的,长得都不一样。敢情厨师做饭,还看心情。估计今天心情欠佳,水平不好。我可以叫它,“薛定谔的酸辣粉”。后来又因为我们等了一份煲仔饭一个小时,服务员不承认他忘单,还跟我们争吵。一顿饭吃的不尽人意。我的安利失败,这家餐厅真不给我长脸。

中国城的餐馆正式被我拉入黑名单。
我们项目部的食堂是个“好”食堂,它让我一个月瘦了两三斤,减肥轻轻松松。一提起它的菜,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四个菜里全有酱油,全是辣的。我是个南方人。我偶尔吃辣可以,天天吃会shi人的。重油重盐重辣,我的胃担不起。
见知友的第一面,他请我吃了顿西餐。在巴拿马最高档的商场,我们还排队等了半个小时。他说真没想到我们到巴拿马吃饭还排号了。点单也花了我们十几分钟,因为餐厅里会英语的人不多,每次一开口,他就叫我们等等,他去喊会英语的过来,然后就是沉默的等待。但是,这顿西餐真是惊喜!前菜主菜沙拉酒都非常棒。从此开启了我的西餐大门。在这里吃西餐,我只能想到两个字形容,正宗(废话)。尤其是 sangria 气泡酒,那种清甜带有果香的味道,以及喝完一杯那种微醺的感觉,真的是完美到无法形容。




西餐的新世界大门被我拉开了!
这家西餐我还带室友去了第二次,她也十分好评。然后我们俩就开始研究,周末去哪里吃西餐。我们的策略是,先让巴拿马同事推荐餐厅,她再上一个APP上面搜索评分如何,看别人分享的实物图片。有点类似大众点评。然后周日那天我们去了一家网订还打五折的意大利餐厅。特地Uber过去。餐厅不大,但是整体环境不错。当天人很多,哈哈,老板人很好,在我们的恳求下让我们做了一个四人桌。然后我们点了沙拉,披萨,意面,果汁。最让人欣喜的是沙拉。原来食材的新鲜才是最好的味道,还有那个酱,反正不是国内的沙拉酱,一点儿都不腻。老板还亲自过来帮我们打沙拉,这小费给的值。披萨是素披萨,上面还有一层蔬菜,那清脆可口配上披萨,是我在国内从来没有吃过的。这家餐厅真的太棒了,还打五折。人均才20美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巴拿马当地人的午餐通常就是汉堡。汉堡在我的印象中,无非就是汉堡王或者麦当当那种,三层夹面包。但是,当地的设计公司带我们去一家他们经常去吃的餐厅,招牌就是汉堡。本着脑海中的印象,我没有点汉堡,但是我同事都点了。卖相完全不同,我切了一块同事的,试吃了一下,那味道真的是太香了。

最近端午节,由粽子开始。我开始无限怀念国内的中餐。怀念福建的小吃,粤式茶餐厅,川菜,甜点。甚至,跟戒烟差不多难度的是,我已经告别奶茶一个月了,一芳,KOI,gathering,喜茶,奈雪的茶,我想念你们(不包括你们给我带来的卡路里,可能我可以用星巴克弥补一下)。在这次之后,我还作死去吃了一顿韩国菜,又贵又难吃。这让西餐真的成为了我在巴拿马唯一的救赎,它拯救了我的吃货心。
明天又是周日,我希望美食让我填补下心灵的空虚,也让工作积累的疲惫感一扫而空。
我的其他关于巴拿马生活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