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的七宗罪
鲁迅作品的七宗罪
对伟大人物的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表现。 —— 丘吉尔
一、虐猫
来自《朝花夕拾》的《狗·猫·鼠》:“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的一匹花猫起手,逐渐推广,至于凡所遇见的诸猫。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
二、个人主义
来自《野草》的《风筝》:“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而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三、把人性描写的太坏
来自《彷徨中的呐喊》的《狂人日记》:“妹子是被大哥吃了,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一片吃得,整个的自然也吃得。”,《狂人日记》描写的所有人都是吃人的,包括狗,还包括自己的大哥和母亲!
四、传递坏的社会风气,重男轻女,卖女养儿
来自《彷徨中的呐喊》的《祝福》:“她的婆婆倒是精明强干的女人啊,很有打算,所以就将她嫁到里山去。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唯独肯嫁进深山野奥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
五、传递封建迷信思想
来自《彷徨中的呐喊》的《祝福》:“我想,你不如及早抵挡。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祥林嫂把阿毛丢前院剥豆子,谁知孩子被狼叼了去,罪在与狼,过多的把罪状归于自己,何谈一世的罪名?另外死了去受苦又是莫须有的东西,有谁见过天堂?又有谁见过地狱?
来自《彷徨中的呐喊》的《长明灯》:“这屯上的居民是不大出行的,动一动就须查黄历,看那上面是否写着不宜出行;倘没有写,出去也须先走喜神方,迎吉利。”
六、崇洋媚外
来自《彷徨中的呐喊》的《幸福的家庭》:“——或者不必定用留学生,就在国内受了高等教育的也可以。”,暗示留学生比国内学生好。
七、间接的杀人凶手
来自《彷徨中的呐喊》的《伤逝》:“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的做事······。”子君由于同居的事,和叔子绝了交,在吃了油鸡,赶走啊随后我变成了唯一的寄托,但是我却说了这番话,假话可能刺痛了自己的心灵,但真话要了子君的命!
这一些批评都是个人的主观想法,选的这些作品也只是《鲁迅全集》的一些精选部分,后续不排除有更多的个人观点,也希望各位读者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