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扎拉罗》小感:当我们能选择在何种时代生活

《幸福的扎拉罗》图片
影片一开始晦暗的色调我就应该知道是什么调性的电影
有点闷,让人不快,绝不是那种用来消遣娱乐的电影
不过还是耐着性子看到了最后
在这个快节奏、一定要细致规划得出最佳投入产出比的时代
不计得失地看个不知道情节和结局的电影可能就是我们最后的任性了
这种随机性就好像在图书馆无数的书架中浏览
看着哪本书的书脊顺眼就随手抽出来带走
吸引我们的就是那一点可能发生的不期而遇

和重回农场的时候一样,换来的不过是空无一人
影片的最后也是落入俗套
肉体的陨损和灵魂的外逃借助的那一点象征意义
并不能代表扎拉罗内心的困惑与失落
也无法弥合观众对于善良纯真遭遇暴凌后的不忍
即便原始蛮荒与现代文明的对立并置已是老生常谈
带有一丝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狼
和在城市中重见扎拉罗后下跪的情节和元素也显得生硬
众人在发现被“愚弄”后的反转即辱骂和群体殴打
更是将笨拙的寓意推向极致

看着让人心疼,微微颤动的睫毛和俊美的脸庞仿佛练习素描的石膏像
现代文明是否是纯而又纯地脱离了蒙昧、野蛮?
对现代文明无法适应的那部分人
想要回到曾经被奴役的地方重新生活是否是种天真?
无法每次都能依靠单纯和无辜成功脱险的时候我们还剩下什么?
是选择放弃、死亡还是转身变得和施暴者无异?
单纯究竟是愚蠢还是幸福?
死亡真的是种解脱?
不可调和的矛盾究竟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或许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的时候我们不知该为自己没有生长在过渡时期感到庆幸还是惋惜
毕竟金色的80年代也是与伤痕相伴而生的啊

——致事儿b、傻b又理想主义的我们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