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仁堂教育每日一课#小儿推拿之肚角、天枢、脊柱、大椎
01肚角
定位:脐下2寸(石门)旁开2寸大筋。
操作:用拇、食、中三指作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指端按,称按肚角。3-5次。
作用:止腹痛。
应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均可应用,特别是对寒痛、伤食痛效果更好。为防止患儿哭闹影响手法的进行,可在诸手法推毕,再拿此穴。

02天枢
定位:肚脐旁开2寸,左右各一。
操作:可揉,可点按,操作1-3分钟。
功效: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应用:消法代表,用于便秘、腹胀、腹泻、胃肠炎、恶心呕吐等。

03脊柱
定位: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脊一般捏3-5遍,每捏三下再将背脊皮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推100-300次,捏3-5次。
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清热。
应用:捏脊法是小儿保健常用主要手法之一。临床上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等配合应用,治疗先、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症。本法单用名捏脊疗法,不仅常用于小儿疳积、腹泻等病症,还可应用于成人失眠、肠胃病、月经不调等病症。推脊柱穴从上至下,能清热,多与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涌泉等合用。

04大椎
定位:后正中线,在第7胸椎棘突下缘凹陷中。
操作: 用拇指或中指揉大椎,1分钟,或捏挤大椎10次,或可大椎取痧;
作用:清热利咽,发汗解表。
应用:外感、内伤咳嗽、发热。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