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多了解一点艺术史
最近陷入对艺术史的狂热,连给孩子买的书也要读一读,昨天就读到了《和孩子一起去艺术博物馆》。虽然是给家长带孩子参观艺术博物馆的鉴赏指南,但是我也从里面了解到了新知,整个人开心得不得了。

陪孩子写作业,他写字慢又希望每个字都写好,而且不断擦写直到写到自己满意为止,白羊座的执拗常常让我抓狂崩溃不已。不止我连老师也快抓狂了,据今天早上班主任反映他课堂作业要是没写好老师要收的话都不搭理老师,不应老师,真的让我好奇他这拗劲从哪里来的。我从来没有这样要求过他。我要求的让他练琴的事他却从来不放在心上。额,带娃的崩溃期间,只有遥远的艺术史可以让我的灵魂得到短暂喘息和愉悦,要不我得暴躁到发疯。(当然写作业并不是什么大事,大的是父母的态度。我劝他不用那么用力,可是他就是那么执着,我只好放弃。别家父母劝孩子好好读书,我劝他放轻松好好玩,貌似可以被羡慕,这其中也还是充满挫败的。一句话陪写作业伤害母子感情。)

达芬奇最为人熟知的画除了《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还有《抱银貂的女子》,之前看过一部电影《盗走达芬奇》,就是以这幅画为重大线索拍摄的。非常烧脑好看。第一次知道银貂夏天的时候毛是棕褐色的,冬天变为白色,但它的尾巴尖是黑色的。画上的颜色有点发棕,但实际上它的皮毛应该是白色的。貂皮通常是用来制作皇家礼服的。在让.富凯的《圣母子与撒拉弗及小天使》中圣母白色的丝绸加冕服就是用珍贵的貂毛做里衬的,上面可以看到貂特有的黑色尾尖毛。我对皮草不感兴趣,只是知道貂皮大衣很昂贵,却不曾想还有这样的地位,也是第一次在画中注意到它的身影。这可真是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小秘密。

另外,人们认为貂宁死也不愿意弄脏自己的皮毛,因此达芬奇意在用此传递一个信息,也即画中女子(米兰公爵的情人----十六岁的切奇利亚)誓死捍卫对情人的忠诚。

还有我第一次知道黑色在古代为什么地位也比较崇高,穿黑衣的人为什么身份尊贵。因为黑色是非常贵重的染料,只有最富有的人才穿得起。同时黑色也象征着穿衣者的高深学识。这一切都在小荷尔拜因的《约翰.歌德萨乌爵士》肖像中得到了诠释。约翰爵士身上套着一件黑色短袖外套,身上穿的皮草也酷似貂皮。古代绘画表示个人身份地位的也许就是华美的服饰和衣冠了。除掉华服也就褫夺了荣耀和身份的鸿沟,就像《冰与火之歌》里的瑟曦皇后。高大威严的皇宫在气势上已经建立了一种凌驾一切的权威。这也是服饰和建筑的美学符号吧。艺术不是死的,它原来就存在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切日常生活中。

不过最触动我心的是《圣芭芭拉》画像,虽然是个宗教故事,却有着深刻的现实含义。圣芭芭拉的父亲是个专制的控制欲极强的人,他把女儿锁在塔里不想让世人窥见她一眼。结果趁其父旅游出行,她却信奉了基督教。她的父亲强迫女儿放弃信仰但无济于事,感觉对女儿失去控制的他杀害了女儿,然后一道闪电击中了这个刽子手。现实中有能控制儿女的父母吗?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指向聚首,只有父母之爱是指向分离。越爱就应该越给孩子自由,学会放手是父母一生的功课。但是有的父母极度自私,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在对自己人生失控以后还想要操控儿女的生活。结果就是玉石俱焚的人间悲剧。这样的事件也多有发生,令人扼腕痛惜。

非常有趣的是我还发现老伯鲁盖尔,我喜欢的弗兰德斯画家,他的孙女也嫁给了一个画家小特尼尔斯。一听名字你可能已经知道肯定还有一个老特尼尔斯。的确,虽然这位画家在现在并不出名,可是他们家是安特卫普的艺术世家。他的父亲、儿子和孙子都是画家,而他的妻子就是扬.伯鲁盖尔的女儿、老彼得.伯鲁盖尔的孙女。或许这才是我眼中的门当户对。家世才学兴趣爱好都登对。


咳咳,又扯远了,另外我发现品评一幅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艺术直觉和文化素养积累。既使这些都没有,那你也要保留的就是想象力和细致的观察力。如果能了解这幅画的前世今生,那无异于接收到一份穿越时空的精神洗礼,是分外值得感激的。通过画去了解彼时的风土人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维米尔、伦勃朗、哈尔斯以及委拉斯凯兹的画作多是记录当时社会风俗和个人生活场景的。在英国风景画画家透纳的《上议院和下议院的大火》中我们还能得知现在的大本钟和国会大厦是在1834年10越16日清晨的那场大火之后重建的。不知不觉这让我想起了不久前焚毁于大火的巴黎圣母院。人类历史总是有许多惊人相似。

好了,我要读书去了,下一本丰子恺先生的《认识绘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