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藏着阳光 世界自然光亮
读书的时候刚接触心理学,觉得心理学除了新奇,就是太玄了,和生活关系不大,认为那是专业的人干的事。工作后,偶尔会碰到一些问题,也会记起一些常见的马太效应、蝴蝶效应之类的,其他的都已经还给老师了。 但当你工作中碰到很多现象无法解释,很多问题无法解决,而经验只是表现在“我见得多了,就是这样的”而已,你会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很无力,学生又很无助,这样的顺其自然就是我们的束手无策 ,也是另一种的麻木和冷漠。这时候是多么想从根本上寻找原因,并试图改善。 心理学就是让你去思考一些问题,并试图改进,让自己在束手无策之外也多一种选择。 其实,它交给我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让你更理性看待问题,也会提示你一些方法。 心理学里面有个“镜中我”效应和吸引力法则。 “镜中我”效应是指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应着另一个过路者。在教学中经常碰到:你看学生是怎样的,学生就会表现成那样。你对人好,人家就粘着你;你对人冷漠,人家最多对你相敬如宾。 吸引力法则是你思想集中在哪方面 ,和这方面相关的人、事、物都会被它吸引。通俗点讲就是你是怎样的人,你就会遇到怎样的人或事。你专心画画,很多资源会被你所用;你积极向上,周围的正能量会向你靠拢。 举个小徐小盆友的例子。这个小孩很灵光,也有些男孩子气,但她对老师那是要多热情就有多热情,所以你会看到这小孩内在的一种蓬勃和激情。 她的注意力就是在人身上,当然她就很在乎老师对她的态度和期待。跟她接触久了,我发现她很想做点“惊天动地”的事,比如希望参加比赛,得个奖,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很棒的。这些不是虚荣,正是积极向上的动力。所以,小盆友是很在意在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形象的。这学期,我就给她给了明确的任务,画创作,参加比赛,她积极性很高。当然我和她耐心地谈了心,告诉她之前自己的不好的学习习惯,比如画一下子就放弃,虎头蛇尾;画画的时候一心两用,看一下书,画一下画。结果,书看得不安心,画又没完成。也告诉她参加比赛的作品都要求是很好的,不是随随便便完成的。当然说这些的目的是让她注意集中在一件事上。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老师真诚的提醒,这小孩马上就进入状态了,中间我除了作一些技术指导,还不间断地鼓励,哪里好就马上肯定 。她也激情满满,一有问题就问,怎么画用什么颜色等等。完成后,我就摸摸她的头,拉拉她的手,拍拍她的画,展示展示,一直在到现在为止,她都很认真、专注,进步明显,这次在县里艺术节比赛也得了二等奖。因为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让我觉得“含金量”有点高。 得奖有偶然,也不是唯一追求,我只是试着让她克服自身困难,完整地完成一件需要集中很多注意力的事情,走一遍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 哪怕是小小的人,你给她一些期待,真诚地夸一夸,她也会投入,潜力如水,自会带来。 心里藏着阳光,世界自然明亮。在明亮的世界里做一个温暖而有点光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