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目的》
最近拜读林语堂先生的文章,被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超凡气质所深深吸引。
这篇文章选自先生作品《吾国吾民》,通篇讲述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态度。
第一段
提出中国人能将物质与精神生活共存于一体,二者谁也不离,谁也不弃。
再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名言:“未知生,焉知死?”进一步说明中国人知足常乐、安于天命的处世态度。
第二段
这种态度对中国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价值体系和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
第三段(忘了是几段了,记得啥就写啥)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老人有些迟钝,对进步持有怀疑。
“我们在山腰时,从不企图一定要登上山顶;我们在山脚下湖泊,从不奢求高山间的从流。我们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花开堪折直须折。”
指出中国人头脑清醒,不用浪漫眼光看待实际生活。
第四、五段:
我们处在民族的秋天。引出秋日精神:在旧于新的交替中生长,既不像春的稚嫩,又不似夏的鲁莽。
最后,作者以辛弃疾的一首诗赞扬这种秋的精神,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其实之前一直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完整,那时候就如那少年般故作深沉。现在年纪增长,才懂得后句的妙。
这分明是首充满正能量的诗,也体现了中国人的气度大方。赞!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