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真的不擅长数学吗?--听一期ted radio 有感
今天路上听Ted, 主题是:Don’t fear maths. 一个曾经的数学老师现在的数学博士的一句话挺有感觉的:When you observe children, they are always counting, sorting, comparing, classifying, they are natural to maths. We do not need to teach them, just nourish them. (你观察一下小孩子,他们总是喜欢数数,分类,比较,他们对数学有天生的好感。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去教他们,而是培养他们,给他们提供学习的养分。)果然如是,我的儿子两岁多时就很喜欢数数,三岁的时候自己坐在窗台上一气数到100,大一些总是问我一些诸如一百万和一千万哪个大?999后边的一个数字是多少?他喜欢数玩具小方块,数围棋老师奖励的卡片,并且按照不同的图案进行分类。小孩子真的是天生的数学家呀!
然后Ted的另一个数学老师讲到说,可是你问成年人:“when you ask ten people ‘do you like maths?’ Maybe nine out of ten would say no”(当你问十个成年人,你喜欢数学吗?起码有九个人回答不喜欢。)到底是什么扼杀了小孩子的兴趣呢?这个问题值得反思。那位数学博士提到了一个方法,就是不要每一题都立即给出一个固定答案,老师也没有耐心去等着孩子去对数学问题做充分的思考:“They need time。”老师也可对不那么正确的回答say yes,然后让孩子们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何况许多数学问题本就不止一个答案,一种解法。
那位数学博士也谈到了自己为什么学数学,因为有一种sense of security(安全感),数学可以带给人一种秩序感。的确,从小孩子开始,人们就通过建立秩序感来获得安全感(比如有没有发现很小的婴儿,就喜欢家里的东西按照某种顺序摆放,讲故事书要按照自己排定的顺序讲,喜欢每天都看到熟悉的人和事物等等。)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就感觉许多东西逐渐失去掌控,things are in chaos, messing up, losing order。 然后我们又通过各种努力去让一切有秩序起来。所以我特别理解数学家说的,数学带给自己秩序感,甚至充满美感(obsessed with maths which bring the beauty of order.)
另一位女性计算机工程师非常自豪地说,自己非常擅长数学,并且认为女孩子并非像大家认为的那样不擅长数学,相反,女孩对数学的敏锐度其实更高。为此她辞去了计算机工程师的工作,致力于帮助女性更好的掌握数学,应运数学。
我曾经也非常喜欢数学,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数学成绩是数一数二的,解答奥数题也是又快又准。那时候我们老师喜欢出一些需要倒推的数学题。在还未接触到方程式的时候,那些题往往需要从最后一步倒推上去。我常常在很短的时间便解答完,之后就帮助老师批改其他同学的奥数试卷。初中的数学成绩也不错。高中开始接触几何,比起空间的数学,也许我更喜欢抽象的推理。即便如此,我也宁愿牺牲课间休息和准点放学来和同学老师讨论难以消化的几何问题。令我倍感遗憾的是,大学所选的专业没有数学课,连选修都没有可能。就这样和数学渐行渐远,甚至许多曾经信手拈来的东西也逐渐淡忘,退化了。
后来某一天,在大洋彼岸,我看到了和我一起访学的一位数学老师桌上的运算草稿纸,我在那些复杂的我读不懂的高数方程式看到了一种美感,一种带有秩序的数学之美。抬头再看她,忽然间生出一种“你好厉害啊”那样的感觉,心里满是“她一定有很高的智商,真的非常聪明,真的了不起”这样的感叹。并且觉得无论如何,就算我大学选了数学,我也不能够像她一样优秀。
回想起来,即使在我数学成绩遥遥领先的时候,我也从未想过去选数学作为我的专业,或者当一个数学家。也许是我有其他更广泛的爱好,也许更多的是世俗的看法:男孩子更擅长数理化,女孩子在理工科方面不会像男孩子那样出类拔萃。甚至,从来没有一个女数学家的偶像。没有一个有趣的女数学家偶像。小学时当我读到陈景润对于数学痴迷乃至生活一塌糊涂的时候,也许我暗暗想过,原来数学家是那样子,可是我不要是那样子。
当我听到那位女性计算机工程师以非常自信的口吻说:“我非常擅长数学,我的数学特别好”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内心震颤了一下。在中国,我们不被鼓励那样自信的说话,从小就被教育,当别人赞美你的时候,你要谦虚,比如说:“其实一般啦。有很多人比我更优秀”之类的。
所以今天的广播“don't fear maths”给我两点思考:1. 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怎么保护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并且不断给他们养分去探索数学之美?功利地说,不管是物理,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乃至心理学,都需要以数学为基础的大量的计算。甚至是社会科学,如经济学和社会学,也需要依赖于统计学做研究。另一方面,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而且就如那位数学家所说,是充满了秩序的美感的。既然孩子们天生追求秩序,喜欢数学,那么作为教育者,需要努力不去扼杀他们的兴趣,数学并不枯燥,而是充满了思维激荡的乐趣。2. 女孩子真的在数理化方面比男孩子差吗?为什么当一位女性对着一大群人演讲时说出:“我非常擅长数学‘’的时候我会觉得震撼。如果是一位男性我也许只是觉得稀松平常吧!而那位女性工程师说事实上女孩子在数学方面的表现一点也不比男性差,如果她们充满自信,不要妄自菲薄的话。所以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应该放下那些错误的约定俗成的认识(paradigm),去鼓励女孩子在各个领域探索。最近我看到科学家颜宁放弃清华教职去普林斯顿后又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两篇文章在,是很开心的。我记得她在采访中说过自己在清华带的一些很有天分的女性研究生,因为觉得自己是女孩子所以就轻易放弃自己在学术上的发展,去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是很可惜的。男女平权这么多年,可是对于性别的社会认知偏差仍然存在,许多女孩仍然对于和男性竞争感觉不自信。这个也是教育需要改进的问题。性别不应该是影响一个人潜力发挥的因素。
最后附上TED RADIO演讲链接,大家点击收听。TED同时也是提升英语的一个非常好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