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疗法——藏在心里的最后一片净土
如果今天笔者在这里问,为什么小孩子都喜欢去公园玩,相信大家可能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因为孩子玩心重”、“小孩还没有定性”等等,于是便很直率的觉得孩子还需要在家长的“指引”、“教导”下安分的坐在桌子前学习。

但是在心理学家看来,人们如果长时间离开土地的话,便会慢慢的失去安全感,从而变得焦虑、浮躁。人们之所以喜欢在闲暇时间去公园游玩,除了打发时间之外,更多是锻炼身体,放松自己的心情。
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人眼里看来“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公园会成为城市建设基础的原因之一,作为城市管理者来说,有一个历史悠久或者环境优美的公园,除了能提升城市的形象之外,更能为当地生活的人们提供一个宽广的娱乐场所。

而在1699年出版的《英国园林》一书中,英国人就已经对园艺疗法有了初步的理解以及认知。当时不少学者都觉得,能够通过自然的力量对精神病或心理疾病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到了1978年,“英国园艺疗法”协会将服务对象从心理疾病患者姬精神病患者转移到各个年龄阶段的社会人士身上,这是因为园艺疗法在二战以及越南战争之后,不少士兵都在战争中留下心理创伤,以至于难以回到正常生活中去,随后以欧美为主导的军人医院开始了以“园艺疗法”为主的治疗手段,而效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给植物松松土,给花儿浇浇水,就能够给人治病,也许在很多人看来确实是天方夜谭.

但对于焦虑、浮躁、不安等负面情绪的朋友来说,这的确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目前关于这种疗法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当中的一员,植物、土地、蓝天以及白云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毕生的追求,人类必然也是其中之一,好的绿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从某种程度来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确实功不可没。

园艺疗法是藏在我们心中的最后一片绿土,这是人类对于原始生态最淳朴的渴望,也是人活着最有意义的证明。它就静静的躺在那,藏在你的内心深处,不为所动。当你被大自然当中的某些景物所触动时,这片绿色的净土便会生长出万千花卉,与你共舞。
